从道教思想角度解析《红楼梦》

2016-05-14 13:21王先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家红楼梦

王先平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融合了道家学问、儒家思想和佛家境界,本文主要分析道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看其体现的主旨中心,以及人物性格特点。

关键词:红楼梦;木石前盟;虚无境界;道家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14-01

《红楼梦》的多样性让其成为一门学问——红学,可做深入研究和长期探索,一部《红楼梦》,多种文学底蕴及思想内涵的传达。从道教思想来解析红楼梦,我们从中看到虚无,看到出世,看到淡泊名利,同时也有对封建体制的深刻鞭鞑和反应。

一、开篇即从《好了歌》了悟人生

我们都知道作为道家学派的典型人物庄子,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认为人如果能够顺应自然,那便是纵情任性。解除生活与精神的束缚,追求灵魂的绝对自由,抛弃凡事的纷纷扰扰,去呈现赤裸的灵魂和思想。在一开篇,《好了歌》就通过一个癞头和尚和道士唱出来,要想人生好,必须了却功名、金银、娇妻和儿孙,这正是庄子主张的“无名”“无功”“无情”。

《好了歌》一开始就说明要了却功名情感,但红楼梦却说此书大旨谈情,看着相悖,实则相关。“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说明此书却是写情,但到最后,几乎所有的痴情都淡出了人生的舞台,宝玉也最终了却情感,随着和尚道士离开红尘“天下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都说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让人们深入的去了解俗世的欲望、功名和情感,人生苦短,却是难了却这些欲望,但人生最终都要了却,都要出尘归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楼梦》也是在劝勉世人无为而治,了却功名情感。

二、核心人物宝黛的道家思想

在人物的刻画上,对宝玉和黛玉的描写深入人心,两个活得剔透干净的主人公,无时不在体现着灵魂与思想的洁净,挣开世俗的观念和牵绊,寻求精神的自由解放。

《红楼梦》所塑造的宝玉曾是个离经叛道、抗拒封建主义的混世魔王,厌恶功名利禄,一心追求随心所欲的生活。宝玉具有道家思想无用之用的典型,道家的虚静之心支配着他的心理基础,“庄子以虚无言德,以虚静言性言心,以超脱之心与天地万物相通。”在红楼梦第三回中,宝玉首次亮相,就用《西江月》概括了他的性格,其中所体现的纵情任性蔑视功名等都是道家思想的极致表现,宝玉一生活得纵情任性,蔑视富贵功名,逍遥自在,体现了其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在对宝玉的情感追求上也无不体现着道家思想,开始无时无刻都在惦记着黛玉,可是他的真心却又往往不被理解,金玉良缘像是宝黛之间的一个魔咒,让两人的情感总是出现各种小问题,以假意试真情,多情被恼,因而最终宝玉的情感也逐渐开始由为情所苦走向无情。第二十一回宝玉看到《外篇·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一段时,不禁提笔续曰:“……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宝玉已经渐渐的感受到情感带来的烦恼,再到二十二回,听到《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顿时觉得大为赞赏。但其实道家的无为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宝玉在黛玉离开人世的时候,依旧还在为情所苦,但逐渐开始感叹人生,悲也喜也爱也恨也,一切都成空。

黛玉的精神境界更是与道家一脉相承,她彻底否定功名利禄追求人格自由独立的特点就是道家思想的体现,也是她与宝玉思想统一获得爱情的根本原因,宝黛的情深建立在一致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知己知彼,志同道合就是两人的根基,例如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湘云过来贾府让宝玉多读一些仕途经济的书,并且多与一些官宦往来,宝玉听了却拔脚就走,说这叫混账话,并宣称:要是林妹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有喜有惊,有悲有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三、道家“浮生若梦”的表现

在道家文化中,人生如梦是《庄子内篇·齐物论》中首次提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人生与梦境哪个才是真的,虚无的境界才是追求精舍与自由的绝对,在红楼梦中,“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暗示了人生若梦,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渺渺真人对顽石的劝语:“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到最后终究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这也是宝玉在红楼众女儿之间的情感纠葛最终了却一切的体现,在全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成败都不过是一大梦幻,虚无人生。宝玉也曾经多次梦游太虚幻境,如神仙般惬意到极致,但美梦之后往往万事皆空,“人生一场春梦,转头万事皆空”这是一种典型的道家的浮生若梦的观点。而书中,对其他人的梦境描述也无一不在传递道家的到头一梦的观点,如秦可卿临终前托梦凤姐之言: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元春在最后托梦给贾母“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早。”等等其实都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综上所述,从道教的角度上来说,《红楼梦》较好的诠释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不管是核心人物的价值观描述,还是故事情节的最终走向,或多或少都具备浮生若梦的观念,体现虚无,体现出世,体现淡泊名利,也体现出对封建体制的深刻鞭鞑,这都是红学中深刻的道家思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杜江.从女性崇拜谈《红楼梦》中的道家思想折射[J].语文建设, 2013(29).

猜你喜欢
道家红楼梦
界与域的环境伦理思考——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凭鉴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太极拳与道家思想之大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