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培养卓越人才成为众多高校的方向。在此目标之下,提升办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是各个高校改革的主要切入点,与此同时也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明确了教务管理队伍的重要地位,挖掘了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教务管理队伍 重要地位 存在问题 加强建设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可谓老生常谈,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因教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的教学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明确教务管理队伍定位、挖掘教务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加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始终应该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的重要地位
1.1教务管理队伍是保障教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教务管理队伍是指高校教务人员,包括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工作人员、学院教务人员。在本科教学中教务管理队伍承担着教学运行的具体管理工作,是承接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高效的教务管理队伍能够出色地完成上传下达的工作,保障教学秩序,而完整、有序、高效的教学秩序是高校办学质量提升的基本前提。
1.2加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外,还应该包括教学管理的改革。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以及学生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带来的挑战不仅要求高校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角度日益拓展,而且要求高校教务管理有能力面对新兴的人才培养方式。
1.3加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是培养卓越人才的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它强调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联合培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的规划。培养卓越人才,需要教育和管理的高效结合,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讲,要求不断地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
2.高校教务管理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专业化程度不足
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学历普遍偏低。教务管理人员多以初级、中级职称居多,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小。第二,专业不对口。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运行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这就要求相关教务员充分了解本院学科设置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作。但在一些高校,对于教务员岗位的专业要求不够高,选聘过程不够科学。第三,相关培训不足。学校和学院对于教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在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日趋多样化、教务系统不断完善和升级等情况下,教务管理人员能力受到局限。第四,执行能力欠缺。教务管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还需要严谨性、时效性、科学性。不照章办事,不按时完成工作或工作中打折扣,工作过程不够认真严谨而出错,工作过程不够科学导致效率低下等现象是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2.2人员流动性较大
教务管理岗位往往工作内容繁多,责任重,工作压力较大,专业技术性强,与其他行政岗位相比,轮岗和晋升的机会都偏小,工资收入和绩效相对较低。此外,教务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为常规性的事务类工作,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很难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长期的重复劳动往往会造成心理倦怠。以上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教务管理岗位人员的流动。
2.3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服务意识下降,教务管理部门作为教学运行的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同时也是服务部门。其服务对象涵盖全校师生,因此需要较高的服务意识。在长时间繁重工作后,尤其是在服务对象是学生时,容易出现服务意识减弱的现象。其次,责任意识欠缺,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乃至校风与教务管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是分不开的。责任意识不够高,对自身工作职责了解不够充分,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积极等,都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3.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一些措施
3.1学校角度
3.1.1提高待遇。
提高待遇就是常说的激励机制、奖励机制,可以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个方面进行。物质奖励是对优秀教务管理人员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具体形式可以是提高工资待遇和绩效奖励,增加生活补贴等。精神奖励是给予教务管理人员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荣誉感,如:设置“优秀教务管理人员奖”等,对优秀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全院或者全校表彰。
3.1.2引进人才。
学校在教务管理人员岗位的选聘上,坚持专业化、科学化、年轻化。选聘专业对口的人才,充分了解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出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选聘过程要求科学化,目前一些高校为了吸引人才,将其家属安排到教务岗位,被安排人员往往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这对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阻力。选聘对象的年轻化,教务管理队伍承担较多的工作任务,对于其身心都是相当的考验,因此教务管理队伍需要一支年轻、稳定的专业化队伍。
3.1.3加强培训。
系统专门的培训是教务管理队伍活力和效率的保障。加强培训可以从学校和学院两个角度进行。学校培训是指以教务处为主要部门开展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国家、学校政策精神和办事规章为主的制度培训;以学习教务系统、教务软件、教务管理过程为主的专业技术培训。学院培训的着手点应该是结合本院政策、学科设置、专业特点的系统化培训,使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遵循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时效性,提高事务性工作的执行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3.1.4合作互助。
在教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其他部门,比如学生等级考试报名费的收缴会涉及财务处,学生学籍异动会涉及学生处,学生活动教室或场地的借用会涉及后勤管理部门等,教务管理工作从来不是教务管理部门的专属,因此需要各部门的合作。加强和合作互助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管理过程的合理衔接,保障信息交换渠道的通畅,经常性的进行信息交换是加强合作的重要内容。第二,以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的交流是加强合作的重要形式。
3.2教务人员自身角度
3.2.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服务意识。
从自身出发,自觉的加强政治学习,教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完善教学管理入点,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2.2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
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包括加强管理水平、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等方面。首先,加强管理水平,是指教务人员要自觉的学习管理知识,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借鉴院外、校外乃至国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并且在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流程。其次,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特点,了解学院横向专业设置,了解专业人才培养在各阶段的纵向构成。最后,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系统,并且把教务系统和自身学院特点高效结合。
3.2.3增强科研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务管理工作是规范的过程管理和创造性的管理的有机结合。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应该因人、因事、因地制宜,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在尊重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变通;既要科学严谨保证各项工作的合理结果,又要追求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
高校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需要不断地提升办学质量,而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是保障并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完善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应该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刘占柱,尚薇薇,徐玲.卓越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03).
[2]赵宗志,武艳艳,李文芹,崔兴凯.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文教资料,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