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强调人们作诗为文要富于创造,刻意求新,不落窠臼。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令人诵读不厌,兴趣盎然,印象深刻,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让我们再看你一眼》(下面简称《让》)就是这样的一篇“求新”之作。
一、巧选材料,构思新颖
作者突破了赞颂教师的俗套,选择了小学生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课”这一特定时间,又撇开了毫无新义的“叮嘱”和“希望”,写文叶老师心情沉重地向学生发还以前在课堂上没收来的小东西,借此语重心长地对学生再次进行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对待人生的教育的事。这虽非引人注目,但作者硬是着眼于这些新鲜而细小的材料,精心炮制,点铁成金,又着以简洁生动的儿童语言,使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生活气息,深刻地反映了新型师生关系,塑造了一个小学教师的美好形象,集中表现了文叶老师热爱学生、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可贵品质。
《让》的选材详略得当。课堂上发还东西的过程,翔实生动;下课后,学生围着老师依依告别的情形就较为简略。同时运用多种叙述形式细写老师向学生道歉及其原因,而师生均为对方的“真诚”所感动,泪眼迷蒙,低声抽泣,仅数语寥寥。诚然十多岁的孩子,基于他们活泼、天真、好奇、爱动的特点,课堂上犯有吴肖肖等人玩小东西的毛病是不足为怪的。可贵的是文叶老师充分利用这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态度亲切而教诲严肃,语言浅显而议理深刻。既使他们懂得如何对待知识,又教他们如何做人,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至于下课后孩子们的赠物泪别,也只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和表现手法的衬托。如此匠心地剪裁,繁简适宜,疏密相间,既突出了重点,又使情节张弛有度,和谐自然,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材料,构文谋篇的艺术功力。
二、巧用人称,叙事抒情
一般说来,人称的使用在一篇文章里应是单一的,要么是第一人称,要么是第三人称。但《让》一文却紧紧围绕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巧换人称,叙事抒情。
此文是第三人称写法。文中以“她”(即文叶老师)的活动贯穿始末。作者采用这一人称,可以比较自由地表现其上课前的矛盾心理和沉重心情,课堂上发还东西的经过及其内心活动,对往事的回忆与内疚,接受孩子们的纪念物品之后的不安等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故事情节在主人公的看、听、说、想、做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而“她”的思想性格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刻画。“他”、“他们”,即那些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孩子们,运用这一人称能较灵活地表现其聪明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和与老师水乳交融的情谊,同时也由“这些小树要成材”,衬托“园丁”的勤苦敬业。
在叙述老师上“最后一课”的过程中,作者多次采用第二人称,而且每次指代的对象又各不相同,几个排段中的“你”,分别指代吴肖肖等六位同学。先用直呼其名而后用“你”代其人的方法,以女教师的温善口吻,直接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倍显亲切、自然、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文叶老师抓住典型对全体同学循循善诱的可亲神采。
除此,情节高峰处,尚有两次使用了第一人称。在老师心情沉重地将“东西”一件件发还之后,在老师诚恳地向代人受过的尤伟同学道歉之后,在下课铃响过,大家围着老师扯衣角、流眼泪,争送纪念物品之后,在即将离开母校时刻,唯一相求:“老师,我们舍不得离开您!”,“老师,让我们再看您一眼,再看您一眼吧!”运用呼告的形式,将老师从第三人称提到第二人称的位置,面对面地直吐心声——亲切的呼告,发自肺腑,强烈地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难以割舍的依恋,从而将人物的感情和故事情节推到了高潮,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量。
三、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循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妙笔生花,巧设悬念,使文章波折层叠,异彩纷呈。当上课的铃声响过,老师一步步走上讲台的时候,脚步怎与往常不同,“滞缓而沉重”?读了首段即刻明白,原来是孩子们要毕业了,暑假后他们都要到中学读书了,今天上的是分别前的“最后一课”。这群聪明得出奇、顽皮得可爱的孩子要离她而去了。作为五六年来朝朝暮暮,眼睁睁看着他们长大,他们的进步与落后无不牵系于心的老师,心里能不难受吗?一个问号刚刚化解,文章紧接着又生疑云:这一课老师本不愿意上,“但她又必须上好”,其矛盾心理可想而知。那么究竟如何“上好”?读者急待回答的乃是下文,乃是作者不吝笔墨,认真叙写的内容新颖、形式别致的文叶老师上的这“最后一课”。这个悬念的设置与回应,形成了文章的主体,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中含有许多小波折的一个大波折。
《让》之所以令人爱不释手,印象深刻,是因为它从内容到形式,均避免了“依傍和模仿”,选取了新的材料,运用新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教师的优秀品质。
(钱方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 22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