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单从字面上来看不难理解,就是传记与文学的结合。传记是指通过记载历史生活中的一些人物的生平故事来展现人物的内在风貌,这就必须要求文章尊重史实,不能凭空虚造。文学则要求在真实叙述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文学手法把人物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要有创新,有技巧,有想象,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平铺直叙,让人读来枯燥乏味。所以传记它是历史真实性与文学审美性的统一,也可理解为是历史的客观性与作者创作的主观性的结合。由此显而易见,它在史学与文学这两方面的价值是不言而喻、不可估量的。
人类一开始撰写传记是为了记录历史,记录人类发展的历程,好给后人留下一段段清晰、永久、多姿多彩的历史记忆,以便后世子孙能够以史为鉴,知晓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正如李世民所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格兰的卡莱尔也曾说过:“世界的历史就是伟人们的传记。”可见,传记文学承载的不只是单单的人物、事件,而是背负起了整个世界的厚重历史,在它们身上历史才能得以绽放、鲜活,并被永久保留。读者在与传主同欢共苦的过程中自然也就了解了某一段历史,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中国的《史记》,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史书。它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这三千多年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它把各种各样的人物、错综复杂的事件共同连接成一部雄壮威武、气势磅礴的“历史连续剧”。通过这部“大型连续剧”,读者就可以了解那段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诸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的核心思想、发展史及其对人民的影响。此外帝位的抢夺、宦官的专权、外戚的干政、领土的归属等所导致的战争的频发、朝代的更迭也都让读者对于历史有了更为清晰地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嵇康之后绝广陵,三顾茅庐请卧龙,卧薪尝胆图复国,霸王别姬刎乌江,董卓专权烧洛阳等等历史事件无一不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犹如穿越历史,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有整体的知晓,并由此衍生出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更是读者人文素养的积累过程。
有了这一批批传记文学的诞生,才能让读者们从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等多方面对古代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类似于《史记》这样传记文学的出现,那么我们泱泱几千年的辉煌只能淹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永远无法填补的空白,也将成为人类永远的遗憾。
同样西方有一部《切利尼自传》,它通过不同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全景,体现出文艺复新时期的那段生活,帮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更好去体会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内涵。
所以,传记文学就如一台打印机,它把早已流逝的岁月,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以文字的形式一张张复制出来,供后人去了解、评判,这也是源于它最本质、最根本的目的。有了传记文学这种记载历史的功能,读者就能对历史上的诸多名人、重大事件有充分的了解,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知识财富,充实了内在,提高了文化修养。另外传记文学除了是历史的承载者之外,它的文学价值也不容小觑,它能带给读者在文学艺术上的审美感受,使读者能如临其境,如与其事,如见其人。因为传记文学在叙述的过程中其实和散文、小说一样,都融入了诸多文学表现技巧,所以同样具有很强的审美性。
郭九麟教授就曾说过:“写作传记文学要求作者花大力气搜集传主的大量材料,而后又在此基础上来构思、选材、描写,并注意细节,材料的准确,达到人物的历史真实性和表现的艺术性的统一。”这种艺术性就是文学性,如形象生动地再现人物的生平故事,深入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能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并结合议论、抒情、叙述、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把故事情节叙述得淋漓尽致,从而让广大读者不仅能从中间接参与传主的人生历程,而且还能学习作者在写人叙事、人物刻画、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色,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成为提高自己写作水平,提升自己文学审美能力的又一大有效途径。
如《李方舟传》这篇传记精心挑选了李方舟参加食堂工作、船上照料产妇、向政府捐献房产和书籍、为丈夫庆祝生日这四个素材,在整体的谋篇布局上运用时间顺序,在具体叙述经历时又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把来龙去脉讲得特别清晰。同时在行文过程中,其不仅仅局限于人物的外在行为,更重视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个性鲜明,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位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热爱家人、以集体国家利益为主的平凡而又高尚的妇女形象。
文章结尾写到在丈夫七十岁生日那天同游南翔古漪园,无意中听到一位女艺人的浅吟低唱,唱词内容大致是夫妻本恩爱幸福,期待能白头到老,安享晚年,岂知世事难料,妻子早早先行离世,至此夫妻生死殊途、阴阳两隔。表面上是李方舟夫妻二人游园时偶听的伶人悲歌,但实质上隐喻着李方舟日后的凄凉结局,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于离世妻子的深切怀念。本来这应该是一件欣喜舒畅的事情,但最后却以悲凉凄怅收尾,使文章曲折跌宕,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而且结尾借劳动人民来赞美李方舟,同时又借那雪白的菊花来比喻李方舟心灵的纯洁美好,这种以景收束全文的方法起到了语尽而意不尽的效果。
再如《居里夫人传》,全文用求学、研究、辞世三个小标题来构架起居里夫人的一生,使整部作品的脉络层次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在求学部分,作者又细分为衣食住行四方面来体现居里夫人生活的清贫,条理清晰。在这中间亦有诸多的人物细节描写。如她把摩肩而过的人视同墙壁,每月只用四十卢布,住简陋但极端安静的阁楼,不参加朋友聚会,冬天只用一两袋煤块等无不体现出居里夫人这种甘于平淡、甘于寂寞、甘于清苦的精神。另外在她给哥哥的信中谈到:“父亲已经开始对我很亲爱的谈到她,我想恐怕不久父亲就要把我忘了……”这一细节描写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普通的居里夫人形象,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触及的神圣人物,她其实就是个小老百姓,也如平常人一样会害怕父亲的疼爱被嫂子给剥夺,这样的细节描写就使人物的性格体现得更完整,更立体。
文章最后写到“她是世上最美丽,最高贵的人”,而“她那一双粗糙的手,胼胝,坚硬,被镭烧得很重,已经没有它们一向的痉挛习惯,它们伸在被单上,僵直,一动不动”,如此美丽高贵的人怎会有如此一双粗糙的手?作者巧妙地通过这种对比,衬托出了居里夫人为了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让人觉得她的高贵和美丽。
最后文章结尾的“放射性”一语双关,既指居里夫人的研究成果在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暗指居里夫人的这种献身精神和对祖国的赤子热忱将永远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给人以勇气和力量。
《居里夫人传》通过这些惟妙惟肖的细节描摹,再加上对比、比喻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作者为居里夫人的对话内容展开的合理想象使传主的形象变得更丰满,更鲜活灵动。
传记就是这样一种以文学的形式记录着历史的体裁,它不仅扎根于客观的真实人生,再现人物心路历程,而且还能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诗化地勾画出当时宏阔的社会背景,还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史记》同样也是这种典型的志史与造美兼有的一部伟大传记,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其在文学上和史学上的价值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了能使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司马迁善于取材,如《廉蔺列传》就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这三个最典型的事例,重点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无私爱国。又如项羽,司马迁就围绕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突出了项羽的悲剧人生。同时司马迁又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如在鸿门宴中,作者通过对比互衬的方法让众多人物在同一场面中展现出各自鲜明的性格,项伯的温和憨厚,张良的善于谋划,范增的远见卓识,樊哙的勇猛机智无不毫发毕现。《史记》中这些呼之欲出的典型人物,形成了自古以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画廊,既可以当作一部宏大的文学作品去赏读,又可以当它是一部感人生动的历史巨著去感知。
好的传记作品其实就是“史”与“诗”的结合,好比传记文学的一双翅膀,缺一不可。如果离开了客观真实,那么传记就没有了生命,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传记文学的根。同样如果离开了文学性的描述,那传记就缺乏艺术感染力,显得平庸枯燥,干巴苦涩,味同嚼蜡,就没有办法重新复活人物,无法打动读者,也就失去了它的可读性,失去了它的价值。钱钟书先生要求传记“史蕴诗心”,也就是强调传记这种历史和文学的融合。好的传记文学应是在扎根史实的基础上开出的绚烂文学之花。正因如此,读者在阅读每一部传记作品的时候不仅能对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有清晰地了解,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它异彩纷呈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综上,传记不仅能让读者走进历史,走近人物,并且能提升他们的文学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就是传记文学培养读者人文素养的体现。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传记选读”促成学生人格素养提升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a/2013/02/046)
(王日淦 江苏省泰州中学 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