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学习 激发创新意识

2016-05-14 22:07洪云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方体长方形西瓜

洪云峰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解放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主体参与方式的变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设疑引“欲”,激发自主探究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设疑引“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探索的欲望,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比如,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出示课题后设疑: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想了解什么呢?学生自学后提出:(1)什么叫圆?(2)什么是圆的直径、半径?(3)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4)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创设悬念,引导学生自然、自主地去探究,带着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

二、营造探索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自主探索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展、去“再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宽松的学习氛围,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摸索:

1.用好奇心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具有强烈好奇心。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首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甚至思维模式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数学的美。其次,要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就饶有兴味地说:“这节课,由同学们来当老师,我当学生。你们每人想好任意一个数,让我判断它能不能被3整除,考考我吧。”新奇的要求与新颖的师生和谐平等关系,拨动了学生们好奇心和试探意愿。

2.激活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醒、鼓舞。”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年龄特征、知识经验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用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四人口渴难忍,八戒找水找不到却抱回个大西瓜。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每人吃四分之一。”八戒一听满脸不高兴:“哼,西瓜是我找回来的,应多分一些,最少也要五分之一。”悟空听了直笑:“切八分之一给你,怎么样?”八戒兴高采烈地答应了,还当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西瓜时,八戒突然拍脑门大声说:“嘿!嘿!我真傻!”听到这里,学生热情倍增,问题也喷涌而来:“猪八戒吃的西瓜是不是最多,为什么?”“为什么猪八戒吃西瓜时直说自己傻?分数该如何比较大小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其主动性得到发挥,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3.质疑探究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金钥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质疑可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求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在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引导他们向老师提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释疑,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如“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有4条边,为什么长方体的棱不是24条,而是12条?”“一条棱有2个端点,长方体有12条棱,为什么只有8个顶点?”“长方体和长方形究竟有什么不同?”在讨论中,有一位学生对“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提出了一个颇为生动新颖的例子。他说:“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即是长方形,它只有长和宽,没有高。我把长方形剪了下来,这时它就有了高(厚),所以它是长方体。”通过质疑问难,自由讨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引导开放思维,鼓励尝试创造

如果老师提供了思考问题过程的每一个台阶,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被动地沿阶前进,那就谈不上主动发展,也会使学生的创造空间缩小。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认知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尝试的成功与否都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并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争论。

如“修一条长1400米的渠,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修完?”教学这道题时,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数量关系,发挥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较为普遍解法是:

(1)1400÷(1400x20%+4)-4

(2)1400x(1-20%)÷(1400x20%+4)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别的解法,有的学生沿着“修全长的20%要用4天,那么还要修的(1-20%)是20%的几倍?”这个思路得出解法(3)4x[(1-20%)÷20%];还有学生则想到:“4天修了全长的20%,几天才能修完全长,再减去已修的4天。”出现更为简便的解法(4)4+20%-4;有的学生还采用“解方程”“解比例”等方法解答,拓展了思路,领略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归宿,才能使素质教育“主动性”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和体现,也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长方体长方形西瓜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大小西瓜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当夏天遇上西瓜
长方形的困惑
巧切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