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
正君老师:
您好!
我儿子上课时喜欢打岔,老师认定我儿子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四年级班主任反映过这个问题,现在五年级班主任也说到这样的情况。前几天儿子回来告诉我,上语文课时,讲松鼠的一篇课文,老师问大家喜欢山鼠还是松鼠,儿子立马说喜欢马铃薯,全班哈哈大笑。四年级时儿子成绩很好,当时的班主任还是挺宠他,由他胡闹。我的疑问是:儿子的行为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什么心理原因?是我们当家长的曾经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导致他这样的吗?我该怎么引导他呢?
无奈的家长
家长二
正君老师:
您好!
周五学校家长会,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变懒散了,暑假后更是不在状态,新学期开学后,语文数学英语的测验成绩刚出了结果,许多家长大惊失色,都觉得意料不到下滑那么多,我儿子也是这样的情况。儿子一直学习自觉,我从来不陪作业,不帮检查作业,不督促背书,一直以来成绩挺好,按级内排名上当地重点中学不成问题。可是这个学期做作业的态度非常不认真,大概十来分钟做完了,英语直接抄答案,不思考,所以测验56分。数学语文暂不担忧,阅读题扣分不多,他也是喜欢看课外书,近段时间重看了金庸的15本小说。可能上五年级难度大了,孩子们暂未适应,所以表现懒散逃避。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认真面对学业。
焦虑的家长
两位家长提到的都是相似的情况,对于孩子的一些独特情况,不知自己如何去教养。第一个家长的孩子很有幽默感,深层原因确实是想获得关注,却造成了不好的后果。第二个孩子到了高年级开始厌学,班上学习成绩普遍下降,与老师有关,也与现在的应试教育大环境有关。
解决方法
第一个孩子 我们家长平时对孩子倾听得可能不够。如果以后注意,只要有机会,就对孩子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倾听他的话,孩子的心态会越来越宁静与平和。如何倾听孩子呢?《窗边的小豆豆》里面那个小林校长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第一次倾听小豆豆说话,就用了四个小时。倾听孩子,是家长的必修课。倾听,有很多非常神奇的作用。倾听是温暖的爱,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关注,可以疗愈心理创伤,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可以启发孩子自我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口才,让孩子更有自信。家长也可以启发性地问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你在课堂上那样回答问题,造成了一些什么后果呢?然后家长耐心地倾听。因为孩子当时是什么都没想,脱口而出的,根本不会想到什么后果。所以我们也可以对孩子表示出这样的理解:儿子,你当时肯定什么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了,是不是啊?孩子说是,家长就说“哦,嗯,应该是的,想都没想就说了,确实,我们很多时候也是想都没想就随便说话的,我很理解你当时的行为”。家长这样理解地说话就行,孩子会反思的。如果家长唠唠叨叨讲道理,教育效果反而差。讲道理的教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很多时候讲道理起的是反作用,要启发孩子自我教育,而不是讲道理。
第二个孩子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可以眼光长远,用很多正面的做法慢慢消除学校教育中的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做好家庭阅读环境建设,引导孩子看课外书的兴趣。长期大量广泛高品位的课外阅读,是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手段。当然,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条件,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玩耍时间。阅读和自由玩耍,会逐渐治愈孩子的厌学症状。孩子通过看课外书,开发了智力,知道了很多或清晰或模糊的背景知识。有了这么多通过课外阅读学到的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就会很容易,将来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就会很轻松。不必纠结现在的分数,不必纠结现在的成绩下降。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和高中成绩就好。分数和成绩,也不决定人生的幸福。决定人生幸福的,是人的长处(兴趣、爱好、天赋、特长、一技之长),是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