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玲
摘 要:现在大多数学校以班级为基础。学校的绝大多数教育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而班级的各项活动又必须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班级管理包括教师对班级实施的管理和学生集体的班级自我管理两个相互影响的方面。研究表明,班级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极其重要和直接的因素。班级管理过程,是学生集体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班级是学生发挥、发展自主性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个性化;小组;班级自我管理
一、依能力、个性的差异组成学习小组
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有效鼓励措施,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各种有效激励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改变其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孩子处于一定的小集体,并对小集体有了认同感后,小集体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集体的期待、暗示,往往能够成为孩子进步的巨大动力。同时,小集体的荣誉感和集体自尊心,也能够促使学生努力向前。在四人一组的小组中,教师要考虑:既要有品学兼优的同学,又有态度不认真、学习困难的潜能生,还有成绩列于中游的,常常不能被教师关注到的中间群体。这些学生组合起来,常常能发挥出巨大的学习能量来。优等生俨然一个小老师,能够指导、带动中等生、后进生学习,从而得到自己各方面的发展;中等生的基础往往是扎实的,既帮助后进生稳固基础,又能够向优等生靠拢;后进生在大家的鼓励中,在大家的帮助下,进步更大。我们提供“自主管理小组”这一平台,创设比学习的氛围,制定比学习的章程。既比成绩,更比态度;既比优秀,又比进步。促使班级授课制下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到到每一份发展。
二、建立小组班级自我管理的平台
在班级设置4个“前置作业检查员”,检查每天的前置作业完成情况。发现一人次没有完成的,检查员加1个笑脸,若督促他完成之后,再加1个笑脸。在班级设置一个“随堂测试员”。每天对听写、背诵及数学当天内容进行随机测试。答对,被抽查者加1个笑脸;答错,“测试员”加1个笑脸。
班级“每周之星”评比。每周评选“助人为乐之星、大胆交流之星、主动做事之星、最佳人气之星、宽容谅解之星、作业整洁之星、运动之星、关心集体之星”等。评比原则;是各星的评选资格必须是笑脸数目超过全班笑脸人均数的同学。参评的同学采取任课教师和班委会提名,学生投票的方式产生。评到“每周之星”一次。连续获得2次,升级为银星,获得“作业检查员”的资格;连续3次,升级为金星,可以豁免一周的清洁卫生打扫;连续获得4次,升级为“天王星”,为下月提前获得5个笑脸。每月各学习组笑脸综合评比结束后,所有的数据归零。分别为“状元小组”(笑脸最多),学习用品1份,照片上黑板报。“榜眼小组”(笑脸第二)学习用品1份,姓名上黑板报。“探花小组”(笑脸第三),姓名上黑板报。“潜能小组”(笑脸最少)写反思材料1份。照片上黑板报每天评比(由班长负责黑板报书写)受到老师、学校表扬,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作业全优的同学获得“喜洋洋”称号,姓名上黑板报,加2分笑脸。作业缺交、抄袭,违反校纪班规,违反寝室纪律的,获得“懒羊羊”称号,扣2笑脸。
有了小组间的竞争,无形中构成了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一张管理网。而起管理作用的恰恰是这张网中的每一条线——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点——每一个学生。你会发现,一个成熟的管理网形成后,教师将会很轻松地看这每个学生的进步。
三、为小组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
文化,小组也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有文化的小组才是团结、有凝聚力的。小组文化,应该是小组自己独有的,是集体智慧、才识的个性化表现。在这一个个个性化的组名后面,彰显的是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智慧与集体的舆论和期待……营造丰富的小组文化,若说小组板报展示的是学生们的精神面貌,板报则是实实在在展示着学生的学习成果。板报的内容来自于学生的日记、作文,以及组员采写的板报稿。在手抄报中,照样彰显小组的个性文化。板报表扬先进,表扬进步;鼓励后进,鼓励进步;批评不良现象,揭露错误行为。它成了班级的重要宣传工具,是班级的舆论导向。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板报的版面定为8开大小,单面设计,每月一期。手抄报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安排丰富的小组活动,每月有班委会组织安排1-2次不同类型的活动(如演讲、四大名著读书活动、小组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这是小组文化的精彩的一面。看着,孩子们自己组织参与的活动,虽不成熟,但处处闪动着智慧。小组的文活动能凝聚人心,能催人奋进,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小组的学生走出组外与其他同学互相合作,也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合作。比如举办各种球赛,接力跑等班队体育活动,又如小组手拉手,搞互助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既有小组的荣誉感,又有班级的集体感。
四、组建一个合作的小组
组员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也相互合作。有竞争,就要有合作。当今社会,要独个儿创出一片天地来,已是不大可能了。“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既要建设讲竞争的小组,又要建设善合作的小组。才不至于使得,因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而班集体凝聚力没有了;不至于使得与小组外的其他同学难交往、难合作。我们积极创设各种平台,让小组内组员间互相合作,也让小组外小组间互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