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6-05-14 10:39查方旺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师应写作能力创作

查方旺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提到作文,学生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教师也是想尽一切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从模仿、练习与创作三方面入手的方法,使小学生真正理解作文的意义,使其能在生活中处处产生创作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写作文要求学生既具备相对充足、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也应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应用能力,更对其创新思维与创作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可见,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更应从各层次、各类型的作文入手,帮助学生逐步确立既符合作文基本要求又富含个性化色彩的写作风格。笔者从模仿、练习与创作三方面入手谈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以精彩文段为教学资料

以字、词、句的积累为作文教学的基础,达到有效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活动的目的,教师应首先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作文教学的层次化推进。一般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最多的阅读内容即是课文。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倾向于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课文教学重在文本理解,而作文教学则只能以技巧、套路为基础。这种界限过于清晰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的计划实施度,但其本质上并未能有效实现教学目的,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该教学模式仍处于低效阶段。在小学生接触各类型作文之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见缝插针地开展作文教学。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白杨》中,针对其中关于景物的描写:“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教师首先应该是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对该部分景色描写进行想象与描述,并进行情境提问,如:“如果你看到这幅景象,是怎样的感受?”“我们现实生活的景色是怎样的?”“你喜欢这样的画面吗?”使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入对景色描写的想象与深层感受中,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其次,在经过提问、感受与分享的环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该段景色描写进行总结;从各种角度欣赏作者的写作视野,如描写中包括了“车窗”“大戈壁”“浑黄一体的地界”,又囊括了“车窗内”与“车窗外”的角度层次,形成了从近到远、由远及情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使学生以该精彩文段为参照,对身边印象最深的景象进行描写。模仿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而以经典文段为教学资料,可提高学生模仿创作的质量,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写作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二、开启生活化写作模式

在尝试性作文教学阶段后,教师应将教学重心置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思路上,帮助学生写出新颖的文章。一般来说,写作文以认识、理解、体验、模仿为基础,其习作的核心在于描述、表达的方式与思维行径。完成作文的认识与模仿教学任务后,教师应进入引导学生建立基本写作思维的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质量。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上看,许多教师容易忽略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而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作文成果上,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失去信心。由此极易在学生心中产生“权威服从感”,根据老师的评价改变作文风格,以获得肯定的评价与表扬。作文思维的忽略将逐渐抹杀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使其在面临事件、景物等场景时丧失本质的表达特点,长期将进入语言表达能力缺失的矛盾中。可见,关注学生对把握、认识、提取与总结、表达情感的作文能力,有助于培养其个性化写作特色。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个性化写作思路,教师可将作文教学改革核心放在生活化写作模式上,使学生从生活出发,体验生活、描述生活、表达与升华生活,从而完成作文教学的本质价值。

例如,在上述的《白杨》景色片段的模仿描写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文学习成效选择时机进入自主创作的练习环节,开启生活化写作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对景物、情境的观察水平与感悟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校园、公园等场所进行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避免生活化体验混乱与无效现象发生。如,在观察路边绿化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行观察,并引导其进行表达与分享,引导的问题可包括“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景色你有什么感受?”等。其次,对学生进行作文思路的引导,同样以有效提问为引导途径,如“如果你要表达你对路边小树的同情,你会先描写怎样的画面?”“你认为什么样的字、词才能最好地展现你的心情?”等,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创作思路,并将其内化呈具体的表达形式。另外,完成生活体验后,带领学生回到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此时,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包括“记叙文”“景物描写”“诗歌”等类型在内的文章片段,为其提供丰富化的表达途径参考,从而达到摆脱创作思维桎梏的目的。

三、构建创新写作平台

创作,是以语言掌握表达习惯为基础的创新活动。因此,要真正从小学阶段培养其作文写作能力,教师还应注重创新。从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成果来看,由于教师的偏好、范例作文的过分引导、创作动力的缺失等因素,其创作的文章虽然华丽,字里行间可圈可点,但整体看来,许多学生的写作风格重复、情感一致、表达形式枯燥,阅读起来无从得知学生在创作时的情感体验,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总之,现阶段的“高分作文”模式为学生建立起创作的围城,若教师不加以干预与引导,一旦学生缺乏相应的作文套路,则将陷入“表达无门”的困境。笔者认为,解决小学生创作低迷的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写作平台,将课堂上、课后的“作文作业”转变成生活中、课堂中的作文乐趣,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构建趣味性的创作空间,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许多小学生已经进入相对完善的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生活模式,其对自媒体、游戏等形式的信息载体具有更高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从这方面入手为学生构建创新写作平台,为其提供趣味性创造空间。例如,在微博、微信、贴吧等媒体平台建立创作共享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每周设立如“我爱的天气”“我的午餐”“小学生的日常”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进行短文创作;教师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且对写得好的文章进行表扬,也可以在班级设立学习园地展示好的作品,并展现其在网络平台上的热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创作热情,从而不断发展其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写作能力建立与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作文教学对其阅读能力、理解水平、生活感悟以及创作能力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以教学现状为基础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模式,使小学生真正理解作文的意义,使其能在生活中处处产生创作的热情,具备创作的能力与特色。总之,只有符合学生情感特征与思维兴趣的作文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2]王益芬.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J].江苏教育,2006,(24)

[3]廖跃红.发挥“贵生课堂”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生活教育,2015,(18).

[4]曲建珍.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课外语文,2015,(18).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教师应写作能力创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