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6-05-14 07:40赵凤玲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出血量

赵凤玲

【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3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除1例医护沟通不当造成医疗纠纷外,其余均未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结论 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的关键。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上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大类,非损伤性又称原发性脑出血。它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压伴小脑内小动脉病变,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长期嗜酒者是脑出血的潜在危险因素。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并发症高的特点,尽管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多数人保住了生命,但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1]。现就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6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男27例,女9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2岁,其中有长期大量饮烈性酒史20例,均经头颅CT确诊,出血量最少8 ml,最多30 ml,住院时间最长53天,最短15天,平均34天。除1例再次脑出血死亡外,其余出院时均能翻身、生活基本能自理,24例能独立行走,7例能借拐杖行走。

2 护理

2.1 急性期护理 (1)为防止脑出血加重,首先要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及不必要的检查,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勤吸痰,定时翻身,留置尿管,氧气吸入。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患者窒息,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对昏迷时间长,出血量大的患者,必要时作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保持血压稳定和心功能正常。(3)要重视基础护理,防治泌尿道、呼吸道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4)昏迷患者需要安置鼻饲管,以利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若无消化道出血可予胃管内补给营养品及药物。保持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及适当的出入量。(5)脱水剂应用:一般急性期脱水剂都要常规应用,当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重,频繁呕吐,血压升高及心率减慢,往往提示脑水肿加重,及可能出现脑疝,要及时告知医生,这时应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极为重要。

2.2 恢复期护理

2.2.1 脑出血患者 在病情平稳后进行被动运动,一般发病后1周即可在床上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按摩肌肉及活动大小关节,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防止肌肉、韧带挛缩。

2.2.2 出血量小,血压稳定的患者 2周后可下床走动,但要循序渐进,先练习在床上坐,注意不要让患者背靠物体而坐。这是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及日后站立、行走而做的准备工作。患者能独自站稳后,让患者重心逐渐向患腿,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不宜过早地使用拐杖,以免影响患侧训练。

2.2.3 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 最好卧床1个月后,再下床活动较为稳妥。我科收治的1例出血量22 ml的男性患者,入院时二便失禁,肢体偏瘫,嗜睡,不能言语,经积极治疗及护理,病程2周时,能坐起说话,饮食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晚饭后,护士巡视病房时在没有请示医生的情况下出于好意与家属一起扶患者下地行走,刚走出十多米远,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发生再次脑出血,其后一直昏迷不醒,经全力抢救及精心护理,发病第40天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是由于护士强行拉着患者下床走路才发生不良后果,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发生医疗纠纷,经给予经济补偿才算平息此事。

2.3 心理护理 脑出血常引起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自认为“已成废人”,拖累家人,又要承担大量医疗费用,有的患者拒绝输液及服药,不配合治疗,这时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暴怒抑郁,保持情绪稳定,关心体贴患者,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讲解一些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给予精神安慰,保持乐观心态,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3 体会

护士不仅要认识到职责,而且要认识到她们职业功能的限制,若无医嘱,不予推荐或给予医疗处理,护士在紧急情况下可给予医疗处理,但应该将这些行动尽快地报告医生[2],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可有效预防医疗纠纷。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率高于脑梗死,但当患者从急性期抢救存活后,肢体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经过医护人员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指导,通常均比脑梗死要恢复得好[1]。出院时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定期检测血压,戒酒及忌食肥甘厚味是预防脑出血发生及再发的最重要方法。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在整个疾病的治疗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33-2435.

[2]冯忠堂,董峻,张瑞宏.医学伦理学.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76.

猜你喜欢
急性期脑出血出血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