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明
摘 要:阅读教学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阅读是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关键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开放性地去读文章,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成为常态。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值得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求学生能够“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够“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对学生来说,阅读教学是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首选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如教学吴晗的《谈骨气》时,先引用了这样一则情境:一位打工青年孙天帅在珠海瑞进电子有限公司外国老板制造的罚跪事件中宁愿被开除也决不下跪,多数人赞扬这位青年有骨气,然而也有一些人说:“只要有钱,跪一次又有什么了不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通过以上,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增强了学生对骨气的认识又能鼓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劲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所谓“授人以渔”就是指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的能力。
如游记的正确表达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让我们读后明白作者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确有如临其境之感。一般说来,游记的顺序与观察方法有关,主要有下面四种:一是以感情的变化为顺序,如《春》以昐春、赏春、颂春为序,并在“赏春”中,根据感情发展的需要,依次出现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这种写法往往与时间、空间关系不大,主要是感情起着主宰的作用。二是以游览访问为顺序,如《山中访友》依次写到山中见到的种景象:古桥、树、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蚂蚁等,层次一目了然,脉胳清晰分明。同学们初学写游记,宜采用这种顺序。三是以视线的推移为顺序,如《济南的冬天》。这种写法有别于“移步换景”法的地方是:立足点不动,只是视线在移动。视线推移的顺序,也正是描写景物的顺序。教学时正是针对不同的游记形式,指导学生在阅读的技巧和技能的提升。
无论阅读哪种文体,都离不开品读语言。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断改变授课方法,并在变中求新,以新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就应当抛开古文翻译直白讲授方式,用逐步提问题的方法:如本文描绘了岳阳楼的哪些景色?作者通过写哪些具体事物来写景的?为什么同样写了岳阳楼的景色,给人的感觉不同呢?写景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等等,学生为了找准找全答案,就会在阅读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己去寻求答案,学生的创造力也得以提升。这样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效果自然显而易见了。
三、紧扣文本材料,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去是要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知道文章想传达的意思,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得跳出教材,将文本中读到的、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将文章中的人文关怀表现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体味生活。
景物本身没有感情,但作者秉持“写景贵有情”的创作理念,往往赋予所描写景物以人的思想或感情,点滴之处无不渗透、抒发着真挚情感。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情辞并茂,把对济南温暖、安适的浓郁情致,精准巧妙地托于笔端,神韵悠长,令人回味。“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贴切的“卧”字,济南城外的小雪和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的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卧”字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情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恰当地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这“卧”字,又正好与第二段中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冬天的济南。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温情”,写“温情”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