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互动 成就精彩课堂

2016-05-14 06:45赵秋霞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6期
关键词:师生课堂教学课堂

赵秋霞

课堂互动是指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有效的互动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课堂互动理念已深入人心,许多教师都会采取这种形式,力图在课堂教学中让师生都能够“动起来”。但不可否认,有些“互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互动的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可教学质量却不见太大提高。要突破这一“瓶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优化课堂导入,激活互动

就政治课而言,若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优化课堂导入,就能够为课堂有效互动作一个有利的铺垫。

一是要突出“热”。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大,视野开阔,若教师用热点来导入课程,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确立起互动的基础。

2014年,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中国大江南北。在习近平夫妇访问韩国时,彭丽媛与韩方人员谈及该剧时说:我和女儿一起看习主席年轻时的照片,觉得他很像《来自星星的你》的主人公都敏俊。习主席因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来自五颗星星的都敏俊习”。这些资讯就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材料,若我们在课堂上以该剧切入教学内容,便能瞬间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获得他们的热烈回应。

二是要设置“疑”。上课伊始,教师有意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在讲“意识的能动作用”时,我这样导人:同学们都熟悉苏州的地标建筑“东方之门”。这幢大楼便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大楼的设计图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属于意识现象。根据我们在前面所学的原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那么就应该是先有大楼,后有设计图。但现实中却是先有设计图,然后再按图纸施工建大楼。这是否违反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就必须学习“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是要注重“趣”。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引入生活实例、趣味故事、小品笑话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在讲《消费及其类型》时,可选取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片段,并以小品中的台词“过去家里唯一的电器——手电筒呗”来设计问题:从家用电器手电筒发展到今天的家用手提电脑,说明了什么?决定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又是什么?

二、凸现学生主体.增进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是在体验中互动,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对话要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连的情境,学生才能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深刻的思想教育。如高三总复习阶段,有学生抱怨每天都很忙很累,但就是学习效果不理想。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问卷,让学生填写自己每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哪段时间被浪费了,是如何浪费的。通过清晰地回顾自己的时间安排,让学生知道,要提高学习成绩,就要做时间的主人,知道时间去哪儿了;另一方而,我们也可以在时间问题上贯穿哲学知识的应用(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是在质疑中互动,鼓励学生探索创新。政治学科涉及的现实问题很多,若我们给学生以质疑的机会,有助于其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启蒙。课堂上,学生可就社会热点、焦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尽管不一定正确,有些看法甚至比较偏激,但是通过有效互动,这些偏激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原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三是在合作中互动,倡导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从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如我们让学生去调查被称为“小绿车”的苏州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市区2.24万辆公共自行车的日借还量已经超过16万次,“小绿车”高负荷骑行致自身“伤痕累累”。除了正常磨损外,大量的“小绿车”还遭到人为破坏。市区首批2000辆车报废已过半,而一辆车政府一年要投入1700元。学生通过收集信息,讨论分析,明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政府财政投入的意义,以及加强公共设施管理的重要性。

三、及时反馈评价,强化互动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用心倾听,全面关注。及时灵活地做出回应。通过评价、引导,使学生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杂乱走向有序,从“云山雾水”走向“豁然开朗”。

一是在问答中掌握信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相互问答既是一种情感交流,又是一种信息反馈。恰如其分的提问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问答,我们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是在讨论中捕捉信息。课堂讨论是及时获得大面积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其思维都能活跃起来:如学习矛盾观时,我让学生辩论:“自媒体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捕捉课堂的隐性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课堂教学作调整。如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学生们便各抒己见:“有天堂和地狱吗?”“形体不存在后人的灵魂会去向何处呢?”“天堂说不定存在,只是人类还没有能力找到吧?”“也许真的是外星生物创造了我们这个世界?”……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个知识点,教材中的材料还不足以说服学生,故需要教师采取更加广博的论证来加以引导和佐证。

三是在观察中获得信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传授知识的方法,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动静。要随时关注他们,以调节自己的课堂节奏,将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化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动机的资源。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和见解,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当学生在互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使学生充满激情与自信。如果学生有游离在课堂互动之外的情况,要及时了解原因,使其及时融入课堂氛围之中,尽量让课堂充满流动的阳光,使平等、和谐与交流并存,让发展、挑战与沉思同在。

古人云:“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有效的课堂需要互动,只有“动”起来,课堂才是一池活水。但有时,课堂教学也需要“静”,通过阅读、感悟等形式来深入思考,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动”与“静”是课堂师生互动的两种表现状态,往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我们动静有时,动静有序,让师生的情感充分融入课堂,让现实的生活充分渗透课堂,那么,学生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师生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麻辣师生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