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二期课改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素材,营造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使地理课堂实现快乐、民主、高效的目标。
一、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兴趣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强有力的动机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要努力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随时把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地理回归生活。
常言说: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常常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的积极动机,这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在学习沪宁杭地区时,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照片,接着便呈现了世博会背后的故事,再配以相关的图片,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沪宁杭地区。沪宁杭地区对于上海的学生来讲,他们都比较熟悉,甚至他们大都参观过上海世博会。因此,我用直观的世博会图片和生动的故事导入该课,在一定程度上能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王琨老师在《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一文中提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情境越接近,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沪宁杭地区的学习中,我巧妙地将世博会与沪宁杭地区联系起来,拉近了学生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距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深刻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好地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二、妙用生活事例,激活课堂教学
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理科知识兼备的综合性强、抽象陛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有些地理知识难以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如地球的运动、季风等。对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对其进行类比或设计—些简单的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关知识的目的。
如在讲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一气候特点时,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不同风向。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势必要给学生提到“海陆热力差”的知识点。而对这个名词,学生就更加难以理解了。为此,我以身边的自然现象为例来说明,夏季和冬季,脚对于水泥地和泳池水的温度知觉不同,故得知同体散热和吸热要比液体陕。同理,如果将泳池跟水泥地范围放大,一直放大到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和大洋,即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在不同的季节,陆地与海洋之间就会存在温度差,即我们所说的海陆热力差。因为有温度差的存在,所以就会形成空气的流动,由此便得知不同季节的风向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通过这样的类比(以学生生活经验来说明地理原理),很容易突破教学难点,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知识,又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讲授地球公转的轨道时,提到“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且太阳不在椭圆的圆心,地球与太阳之间最近的距离为近日点,最远的距离为远日点。于是,学生们便纷纷猜测,近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夏季,远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冬季。而当我公布正确答案时,学生一片哗然,纷纷表示不能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异常认真和专注。
为了解释“远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夏季,近日点的地方是我国的冬季”这个现象,我在课堂上做了,个简单的实验:将手电筒比作太阳,当手电筒直射在地球仪表面时,被照亮的区域正好是手电筒的大小,此时亮度很亮;而当手电筒倾斜一点时,在地球仪表面上被照亮的区域变大了,但是亮度变弱了。实验表明,当手电筒倾斜的角度越大,被照亮的区域就越大,而亮度越弱。这说明冬、夏季的不同,跟地球是否接受到太阳直射有关。
通过这样的简单课堂实验,化抽象知识为具体.化难为易,既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新知,又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体现了书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活了课堂教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二期课改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引导学生站在地理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人与自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能纯粹教授知识点,而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其地理思维,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肓,读好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是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如在学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节时,我从旅游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特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此,我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金山地图,为金山的旅游业出谋划策,设计一条金山一日游线路。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平台,更强化了他们的读图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地理素养。
又如,在“商业中心及其形成”一节的学习中,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假设你是一家零食店的老板,你要在朱泾地区开一家零食店。你应该如何选址呢?为什么?接下来,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址需要考虑的要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营造出了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生活中便处处皆有地理知识;反之,若我们的地理学习脱离了生活,那必定是枯燥无趣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我们将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就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养成学习地理的好习惯,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能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地理素养。
(编辑 刘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