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姿淇
【摘 要】随着课改推进和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也不断渗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模式。如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这些无不以教师扎实备课为基础,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备课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备课
一、备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一定要有目标,切记跟着感觉走。在以备教材的时候,要对其中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针对高考,更好明确高考考点内容,即“考什么?”“怎样考?”“考多难?”由此来决定如何备课,具体备什么?
1.深挖课标,吃透教学内容
这一点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尤为重要。新教师要熟悉新课标数学的每一章节的内容知识,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将所有必修和选修的数学教材尽快数学,做到对高中数学内容前后知识上的连贯性。同时,新教师要积极利用学校组织的师徒帮扶活动和听课活动,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和请教,避免备课内容偏离课标要求。
2.紧定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可以通过其他类比或者建构加以化解。尤其在知识结构中出现转折或起着纽带作用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讲清讲透。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这是需要数学下功夫,费心思去琢磨的。比如关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例题,学生对于“超过……的部分”有不同的计税方式难以理解,老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数据先让学生自己计算不同收入下应缴纳的所得税,熟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从而降低难度,学生也能从这几个特殊数据的计算中归纳出收入为X时所缴税费如何表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段函数关系的建立。所以教师备课时应有预见性,方能采取措施化解疑惑。
3.基于教材,做到创新使用
所有的备课都要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备课新理念。新课改并非简单地改教材,备课也不是简单地写教案。新课改要将教师转变为一个学习者和研究者,要对教材的素材进行研究、拓展和深层次的应用,对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方式进行选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常规思路与方法,掌握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首先从备好课抓起。
二、备学生——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改非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因此备课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科学发展,主要体现在: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不同于工业产品,他们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教师要了解和承认学习的对象——学生的个体差异,备课时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做成分的分析,找好数学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
2.教学案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承认上述前提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教师设计教案设置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可消化”,这样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每一位同学都有获取知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在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学习的基础以及对老师教学方法不同的客观事实。有的同学基础好能力强,接受新知识就快,而有的同学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总是在知识的衔接上感觉到很吃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考虑和重视,以便于区别对待。比如: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指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组织学生合作与探究?
四、备方法和教具
1.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课堂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数学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启发探究法,实验法,讨论归纳,分层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在教学方法的具体选择上,要注重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对每一位教师来说,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变换,只要能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大胆运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潜能。
2.积极应用现代教学用具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黑板加粉笔的常规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学校相应硬件设备的安装,让现在条件允许使用多媒体,数学学科采用PPT是较为常见的,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课堂的内容也可以适当增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
老师备教法时,也可依据内容,给出科学家小故事或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版)《集合》,可以讲一讲为学生将讲解集合的创始人: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讲康托尔对集合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他的生平。讲一讲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的自相矛盾的悖论,从现实生活中“理发师的故事”到数学集合论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也可以让同学们举出与此类似的例子,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总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往这个方向迈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谢国栋.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2010(7):53-53.
[2]黄瑶. 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的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50):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