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秀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端五节、五月五、五月节、端节等,是我国三大民间节日之一。近年,这一节日已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以示节日的隆重。端午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来历众说纷纭:一说源于纪念屈原,二说源于纪念伍子胥,三说源于纪念孝女曹娥,四说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端午节的风俗也五花八门,除众所周知的划龙舟、吃粽子外,民间还有更多庆祝丰收、除祛虫害的端午风俗,可说是一地一乡风,一乡一民俗。
现将这些端午风俗罗列于后。
驱邪防虫避灾
古人以为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这一天是恶魔群出,毒虫作祟,疾病流行的日子。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古代的“五毒”指蝎子、蜈蚣、蛇、壁虎、蟾(或蜘蛛),现在看来这五类动物并非全为有毒的东西,有的还是有益动物与良药。进入五月气温很高,苍蝇、蚊子孳生,人们容易中暑;疟疾、痢疾等病流行。古时医疗条件差,人们为了免灾祛病,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久之成俗。有些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如插艾草、悬菖蒲、挂葛藤、佩香包、浴香汤、吃蒜头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均有值得提倡之理;而喝雄黄酒等则应废弃。此外诸如贴朱符、系五彩丝、贴门神等纯属“心理防虫”之列。
1.插艾草、贴艾虎
端午节插艾草之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艾草俗称艾蒿、艾子、白艾,是一种属于菊科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南朝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中称:“艾叶……主灸百病。”《中药志》中载:“艾叶可以温气血,逐寒温,止血,温经,安胎。”现代研究证明,艾草中含有油酚、腺碱、胆碱、维生素等成分,所发出的芳香对驱逐蚊、蝇有一定的作用。
贴艾虎是人们把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或把彩绸剪成虎形粘上艾叶佩戴在胸前或插于发际,古人以为虎乃百虫之王,用艾叶编成的虎会更使蚊蝇等害虫望而心惊,闻而胆怯。
2.粘茧虎
在福建省、台湾省等地,过去民间把蚕茧剪成虎形粘在小孩的额头,传说这样可以防虫毒之害。显然,此俗源于贴艾虎,实无防虫之效。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在仪征一带端午节玩物最多,“削艾为人,剖茧作虎,像生店制小龙舟,闺中制各肖生物,襟上佩之,曰‘老茧人”。而浙江南浔人则称艾人佩茧虎为“健人老虎”或“健人虎”。
3.悬菖蒲
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去寒热,除三尸九虫”。江南人家常在五月五那天日出前到野外采蒲,悬于门上,或拴在小孩的脖子上,有的还将其泡入酒中。
4.挂葛藤
葛藤曾是古人夏日衣服的原料,它不仅能解热透疹、生津止渴,而且可用以治疗麻疹、感冒等。由于这种植物属藤本,古人认为它是绑鬼束虫的“神仙索”。
5.插楝叶
据1933年出版的福建省《连江县志》记载,该地民间在端午节除用艾、蒲悬门外,还插楝叶,云可禁蚊。楝叶中可能含有少量的苦楝素,对蚊子有一定的驱赶作用。
6.佩香包
香包亦称香囊、馨香、香布袋,它源于做“艾虎”。巧手的妇女用五颜六色的绸布缝制成老虎、粽子、桃等各种各样的袋子,内装艾草、菖蒲、雄黄等杀虫物质,于端午节这天挂在小孩的胸前,以免虫菌之侵扰。
7.浴香汤
居住在贵州和湖南两省的侗族人民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妇女们要上山采集中草药,回家后煮成汤洗涤身体与头发,谓之“浴香汤”。瑶族群众亦有此俗,认为这样可以免虫疾。
8.吃蒜头
不少地方的群众要在端午吃煮蒜或把蒜头悬挂在门上。大蒜被称为土壤里生出的“盘尼西林”,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对于预防肠胃病有一定的作用。
9.喝雄黄酒
古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于端午节要饮雄黄酒。雄黄,又称鸡冠,是一种矿物质。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祛燥湿、杀虫、祛痰功效”。把雄黄研成粉浸在白酒中置烈日下曝晒后,白酒即为雄黄酒。除了成年人喝外,还要用雄黄酒给小孩子擦鼻子、耳朵,或在小孩的额上画一个“王”字,说是可以避小虫,俗有“洒了雄黄酒,百虫都远走”之说。1942年刊印的福建省《古田县志》载,当地人在端午节要“喷雄黄酒于屋四周,以祛虫蚁”。
现在知道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不仅有毒,且为致癌物质,久饮会损伤肝脏,因此不宜饮用。
10.焚稻槁
清咸丰二年刻制的台湾省《噶玛兰厅志》载,当地人在端午节的午后,“焚稻槁一束,遍熏帏帐,弃诸道旁,名曰送蚊”。
11.扇蚊蝇,扫蚤虫
清代康熙年间,山东省荏平县的百姓在五月初五的五更,象征性地用扇子驱逐屋内的蚊子和苍蝇,并用笤帚扫地,以期扫除所有的跳蚤,扇走所有的蚊子和苍蝇。
12.贴饼符
旧时,端午节那天,道士们会沿门兜送画有张天师、钟馗、财神、姜太公的神像或者画有聚宝盆、摇钱树的中堂以及写有避五毒的符咒并盖有饼印的黄纸,以为百姓“镇妖祛邪”。有的道士还用饼笔在黄纸上画一个八卦图或一个神像,下书“赦令”二字,中间上下直书“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蚊虫一切尽消除”,两边有一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向百姓兜售。实际上,此举乃道士们逢节化缘的“高招”,对于防虫祛病无任何意义。
13.请师公,赶害虫
松佬族群众在新中国成立前过端午节时,要请师公穿着红道服,以两人抬一纸船为导,到田埂上念经,巡游赶虫,以保禾苗免受虫害,茁壮成长。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废。
庆祝丰收谢蚕神
农历五月初,江南蚕区的蚕农们已度过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养蚕缫丝季节,新蚕、新丝也已纷纷出售。蚕农们丰收不忘蚕神,在端午节要感谢蚕神的保佑。所以在蚕乡,端午节又叫“谢蚕神”“谢蚕花”或“端午谢蚕花”。
浙江省杭州、湖州、嘉兴一带的蚕农在谢蚕花时,各家各户要备上猪头、肋条肉等菜肴以及新丝(或新蚕)、蚕花烛、纸锭等供品,并要摆出“马鸣王菩萨”的神位或“马张”,即印有骑在马上的蚕花娘娘的水印木刻画像,进行祭拜。中午,蚕户要吃一顿丰盛的午饭,谓之吃“蚕花饭”,通常户主还要给家中的成员们买一身新衣或其他礼物,以示慰劳。各家的远亲近邻也会互送软糕、批把之类的礼物,有些养蚕大户,还要请皮影戏班到家里唱“蚕花戏”,原为娱神,现已为娱人了。戏完之后,当幕布用的那张棉纸也成了神纸,名曰“蚕花纸”,主人家会将其珍藏,次年用它垫蚕匾,以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