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6-05-14 13:09程晋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县域经济

摘 要:现代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信息业、批发零售业、对外贸易业等形成的覆盖流通领域全过程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安徽省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民营经济发达,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5000余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推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约社会发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桐城物流产业的现状、物流产业升级的前景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县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 县域经济 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160-02

现代物流产业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对当前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桐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得益于“两头在外”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动,桐城市的物流业正逐渐从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转变,从零担式、散乱式向产业化和集群化迈进,已成为该市工业经济和商贸流通发展的“加速器”。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的现代物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网络基本健全。全市共有经工商、交通等部门联合认证的专业资质物流企业47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仓储、运输类企业100多家,其他未登记注册的“专线物流”个体户数百家,在本地办理运输证件的货车6000多台。2015年,全市正规注册的物流企业共完成货物运输389万吨,货运周转量达38000万吨/公里,全年纳税1800多万元。以顺安、辛顺等为代表的一批初具规模的物流企业,运输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全部一次性直达,其他县级以上城市基本能够通过节点城市进行转运实现全覆盖。

二是物流园区加速形成,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物流园作为一个区域内功能集约化、规模化的综合物流服务集中区,是地区现代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目前,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大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正在形成。规模最大的飞腾国际物流园属省861项目,占地180亩,投资2.2亿元,是安庆市唯一具有4A认证的物流企业,园区内各类现代物流设施齐全,处于全省行业龙头位置。自2012年4月份投产以来,飞腾物流园立足桐城经济开发区,辐射安庆全市货运市场,入园企业25家,已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塑业及本土的盛运、鸿润、白兔湖动力等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位于206国道旁的辛顺物流园,已入园物流企业16家,园区瞄准该市发达的乡镇产业集群市场,以零担货运为主,物流网络体系健全,运输方式灵活快速,占据了全市制刷、注塑、制盖等产业的原材料、产成品流通的大部分市场。坐落于双新经济开发区的双新物流园正在建设之中,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达25000平米,建成后可容纳物流企业60家,年货运量可达50万吨以上,能够全面满足未来双新经济开发区的货运需求。

三是物流企业“小、散、弱”,行业组织程度不高。该市的物流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大多规模偏小,拥有专业资质的物流企业仅占10%左右,大部分物流企业设施不足,属“四个一”物流企业,即一块招牌、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没有货运站场,极少数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辆,多数从事零担、专线等基础物流服务。物流行业缺乏自律组织,多数企业还处于零散、量小、无序状态,忽视安全生产、货损货差现象普遍存在,以压价等不正当手段招揽货源、把持控制运力等现象时有发生,全市现有的6000多辆各类货运车辆,80%集中在个体运输户,日常合理利用率不足50%,组织化、专业化水平非常低,各类税费流失严重。据统计,去年该市开票纳税的物流、仓储企业(含个体运输户)112家,不到总数的50%,多数物流经营户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四是现代物流意识不足,行业发展方式粗放。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对物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对现代物流业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其在产业经济中的影响力和无可替代的位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该市物流行业发展要素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物流资源和站点分布散乱,管理部门间协调不足、权责不清,行业准入机制薄弱,对物流企业的监管缺失,物流企业无证照经营、违章超装滥载、随地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给全市的交通安全工作,特别是城区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也给当前的文明创建工作带来了无法根治的顽疾。同时,该市多数生产或流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在降低生产成本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专业物流服务质量缺乏信心和信任,第三方物流在本地市场严重不足,发展相对滞后。如飞腾国际物流园的仓储、装卸、信息和配送等高增加值物流业务主要是针对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化塑业等外来大型企业,而本地市场仅以初级的运输业务为主。另外,多数物流企业由于受自身规模和市场的影响,缺乏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的勇气和规划,停留于运输、仓储的初级阶段,管理理念落后,经营方式随行就市,对物流行业集聚发展作用认识不足,对物流园区心存抵触,滞留于传统物流的粗放发展阶段。

二、桐城市物流产业升级的前景

桐城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应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而更有效地逾越或清除前进中的障碍;另一方面,更应该乐观地看待该市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形势,进而厘清产业发展思路。

首先,实体经济基础牢固。自“十二五”以来,该市工业总产值年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规模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工业经济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375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68.1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是“十一五”末的2.7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2.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2亿元,同比增长8.0%。当前,该市工业园区升级扩展,招商企业的加速落户,重大工业项目的陆续投产,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将更加巩固,势头越发强劲,全面拓展了物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其次,区位交通优势日显。桐城地处合肥和安庆的中心地带,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交汇之地,南来北往,东承西接,商贸物流腹地广阔。随着近年来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都市圈等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桐城在中部地区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目前,覆盖全市的公路交通体系已全面完善,通往境外的合九铁路、沪蓉高速、206国道、228省道等贯通全境。济祁高速、岳武高速东延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06国道一级路升级改造工程等正在建设之中,引江济巢工程即将开辟水运新航线,加上未来合肥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的全面建成,桐城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巩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第三,产业升级孕育机遇。“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成了该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家纺服装、建材化工等主导产业,对生产原料和产成品的流动依赖程度非常高。随着工业经济转型加速,制造业领域分工进一步细化,制造企业的产销分离,仓储、运输甚至市场信息搜集、销售等“后勤”服务外包委托给物流企业将成为大势所趋,这为该市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另外,该市以商贸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与物流运输依存度较高的桐城商贸城、苗木花卉大市场等项目的投产后,该市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机遇。

三、加快县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物流业已经成为支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要加快县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将政策杠杆和市场主体有机结合,为县域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活力源。

一要健全组织,增强行业发展凝聚力。建立高效的政府协调管理机构,调研中多家物流企业强烈要求政府加强对物流产业的协调和管理。借鉴物流发达地区的有效经验,各县(市)需要尽快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物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商务、交通、发改、公安、工商、税务、规划和安监等相关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协同负责全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工作。只有通过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牵头推动,才能及时地理顺物流产业管理体制,整合物流产业发展要素,破解物流市场管理的权责不清、管理不顺等问题。推动成立物流行业发展协会。以现有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为基础,着手促成成立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间服务、协调、监管及自律的重要职能。同时,通过行业协会推动该市自主物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加强物流产业链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行业发展的凝聚力。

二要加强规划,开拓产业发展新思路。各地应完善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在现有物流园区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和交通布局,按照“规划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经营集约”的原则,做好物流产业的行业规划。以桐城为例,该市可依托桐城市经济开发区、双新开发区和沪蓉高速,建设和完善飞腾国际、双新两大物流园区,定位于为规模以上企业提供第三方“后勤”服务市场,为全市第三方物流业迅速发展开路引航;以该市范岗镇的辛顺物流园为基础,打造灵活快速的零担货运中心,瞄准乡镇的产业集群市场,根据制刷、包装等产品单次货运量小的实际,提供零担货运和仓储服务业务,着手建立服务于沿206国道产业长廊的物流体系;通过招商引资形式,依托兴尔旺大市场、桐城商贸城和苗木花卉市场,建立以商贸物流业为主营业务的物流园区,规范全市商贸流通市场。通过科学分工规划,形成各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促进物流企业的升级发展和合理分工。大力改造部分条件具备的传统运输、仓储型物流企业,促使其找准定位,科学规划,提升层次,扩展业务范围,逐步转型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顺安等一批初具第三方物流特征的企业开展物流方案设计、策划、咨询等增值服务。加快发展专业性物流企业,鼓励部分中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集中主力开展功能性物流业务,争做实体经济供应链中的专业物流供应商。

三要加强整治,营造健康发展新秩序。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准入流程机制。由市物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整合全市物流业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程序,从物流企业的营运证、准运证和营业执照等审批入手,对申请开办仓储、运输服务的经营者进行从业人员、经营场地、经营能力、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资格审查,建议将交通部门的审批程序前置,以更好地从源头把关,利用行政杠杆引导物流企业走向正规化、诚信化经营。大力整治物流市场秩序,通过行业协会在全市物流行业形成市场淘汰机制,用市场手段淘汰一批经营无规则、发展缺思路的经营户,扶持那些有实力、讲规则的物流企业发展壮大。要积极引导物流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以便于统一管理、集约土地,发挥“抱团效应”。严厉打击无照经营、恶性竞争、沿街占道、违章超载、欺诈客户和忽视安全生产等违规经营行为;探索制定和执行城区道路货运限行方案,保障城区的交通安全畅通和物流配送的合理有序。

四要倾心扶持,培育企业发展新平台。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国家及省市各级制定的关于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向上争取可能的政策支持。要根据本市产业实际采取扶持措施。比照全市标准化厂房建设政策,单列物流产业用地指标,切实解决地方上主观想支持物流业发展与工业用地指标客观制约的矛盾问题;借鉴合肥、芜湖和铜陵等省内物流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进入政府规划的物流园区的企业分年度实行结构性减税,对获得国家A级评定的物流企业实行一次性资金奖励;联合工商、交管、税务等部门在各物流园区设立管理和服务办公室,对经税务部门认定的物流园区可实行合并纳税和代开发票业务等。

参考文献:

[1] 桐城市统计局.桐城市2015年GDP完成情况的分析与建议.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市交通运输局 安徽桐城 231402)

(作者简介:程晋,经济师职称,现任安徽省桐城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域物流产业发展、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运输市场管理等县域内道路运输经济。)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县域经济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