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调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日趋严峻,客观地反映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刻不容缓,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政策推动,广大外经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新形势下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指向和当前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实践条件和评价体系上,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和方法,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搭建更好更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3 年,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东北亚经济圈,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经贸发展带,经贸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国内外贸行业,特别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些地区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更是表现出巨大的需求。然而,从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不但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井喷”现象,反而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根据调查原因得知,国内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没有很好的对接,这就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下,市场对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外商对华投资与中国对外投资均快速增长的新背景下,如何优化和创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 背景下企业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企业对人才需求数量逐渐增加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 、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规模等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的对外投资开始出现大规模增长后涌现了大批的外贸公司,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涨。
(二)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上升,国内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这种积极性在不断持续提升,这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较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实际操作能力、个人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甚至有一些企业还要求学生需要持有相关的岗位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登记证书等才能上岗。
(三)学生的跨岗位综合能力受到重视和欢迎
企业除了对学生在外语、 国际商务谈判、计算机、业务操作等方面的专业的有更高的要求以外,还希望学生能具备国际化视野、有对各国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的眼光、能具备开发、拓展、维系市场的能力。据资料显示,单一的操作性国际贸易人才将慢慢被企业淘汰,新型的国际贸易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战略决策、 市场分析、 商业谈判和管理协调、跨岗位的综合能力。
(四)学生的创业能力将成为社会需求的一项新能力
2013 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 发展构想“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下文简称为“双创”) 等思路和举措,针对后者,教育部等国家部委还专门出台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加入到“双创”行列中的相关文件。可以设想, 未来几年,随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随着“双创”政策的不断落地和推进, 巨大的市场需求势必会吸引一大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加入到“一带一路”国家经贸互动的具体经济活动当中。
二、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一)“一带一路” 战略背景缺乏重视
我国正处在“一带一路” 的战略背景下,而高职教育在这一时期需要为国家输送这方面的人才,通过对如何看待“一带一路” 战略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这一问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校学生表示不清楚; 高校教师对“一带一路” 战略也处于了解表面含义的状态。由此可见,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去关注“一带一路”战略。
(二)课程结构陈旧
许多高职国贸专业开设了相关的英语听说、英语口语、外贸函电等英语课程,不过课时不多,教学模式传统,而且学校很少重视相关国情民族文化的课程,致使学生对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能力偏弱,难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大多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对跨国文化了解甚少,与客户接触时不知所措,大大降低了业务量,而外语交流能力还停留在简单阅读阶段,有些还需要随时备着英文字典或者相关书籍,“聋子外语”、“哑巴外语”的情况仍十分普遍。在传统的商品贸易发展为更为广泛的产业贸易、资本贸易、文化贸易、知识贸易、信息贸易,并最终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的当今时代,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重点将转向为培养具备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知识产权交易、电子物流、国际采购等行业新知识技能的人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可以说,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从来没有缺少过实践环节,但是根据企业的用人反映情况表明,走上岗位的学生大多都存在动手能力较差、遇到问题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问题。仅熟悉普通国际贸易知识,缺乏实践和创新的学生必将难以适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要求的对外贸易新常态需求。
(四)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仅仅依据考试分数和平时的“点名”,很明显,考试分数只能表明学生学习基础或专业知识的好坏,平时上课的“点名”也只能检验学生的态度,两者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潜在的创新能力。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存在国情复杂的问题,政局动荡很难预期,地区、阶层、宗教派系差异性大,官方外交不可能全面了解民间需求与广泛民意,需要更多的方式进入到整个社会的肌理中。这就需要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考核学生时,还应该考核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外延性。
(五)缺乏创业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创业可以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又可以和工科等其他技术性专业形成优势互补。但是,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仅仅只是强调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流程等方面的讲授,很少有学校会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行培养。
三、“一带一路” 战略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培养学生具有能创新、可创业的国际化视野
首先,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在加强专业基础和英语学习的同时,可以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语言、多样的文化及各国风土人情与国情,有针对性地开设小语种课程和相关国情民族文化课程等,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和跨语言沟通能力。
其次,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强化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和能力的课程建设,增强跨专业的商务、 管理、 沟通、案例研究等课程模块,嵌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人文、商务礼仪等个人修养塑造模块,设立创新创业学分,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院级、省级和国家级赛事或者组织学生去外校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习到同龄人的交流风格、人格特质、心智模式、学习能力等,拓宽视野。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企业家讲座、合作企业来校培训等多种提高国际化视野系列活动,让一部分学习成绩和能力突出的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提高他们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选择去大型外贸公司就职或者创业的意识与能力。
(二)注重提高学生有思考意识、能动手锻炼的实践能力
面对当前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占所有学分的比例很低,说明学生的实践环节是很少的。显然,增加实践环节的培养,不仅增加了学生交流的平台,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一方面,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来解决,另一方面,可从合作企业第一线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到校授课,或者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前往一线企业学习和锻炼,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互动,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等。同样,对于学生创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可以采用创业导师制。创业导师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师,可以引进和邀请实体界甚至业界成功人士,校内导师可以为学生奠定创业的理论基础,企业导师则通过担任以及开展相关培训、辅导和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利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与用人单位共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有关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制定详细的、可以考核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标准体系,并围绕评价体系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到扬长补短。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合作企业的作用,每年可以密切跟踪合作企业对毕业生的用人满意度,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培养措施,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大部署,而培养的专业人才作为此部署的重要战略资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抓住机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的结构,优化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探索一条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革新与发展的道路,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多样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鹏,武戈,邵雅宁.“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2015(12):143-145.
[2]尹浩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学园,2016(02):35-36.
[3]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05)
[4]侯巧红,祖静,刘俊娟.“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高校外语教育新思考.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简介:
龙晓辉(1982.01- ),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