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物理教学中学习支架的搭建策略

2016-05-14 01:39赖艺忠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习支架支架式教学中学物理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年来广大中学教师正在接受并实践着这种教学方式。本文作者结合文献资料和自己教学实习所得归纳了在物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搭建兴趣、问题、建议、范例、实验等五种类型的支架,分析了搭建“学习支架”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物理 支架式教学 学习支架

新课标下的物理课程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作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为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开发出支架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且用建筑行业中常用的“支架”来比喻,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为其搭建学习过程中的支架,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如何适时地给学生有利的辅助,如何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学习支架”,成为一线物理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物理教学中常用学习“支架”的搭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支架式教学一般包含五个环节: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物理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在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中适时地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很重要,同时为下一次开展教学奠定了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搭建的支架类型。[1]

1.搭建兴趣“支架”

根据知识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的教学情境,能营造真实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其朝向预定目标努力。在“速度与加速度”教学中,教师整合了课程资源,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动物世界》中的一个画面:在大草原上,有一只猎豹正隐藏在树丛中等待着猎物的出现,这时一群斑马从这个地方经过,猎豹迅速起跑,朝着马群直冲过去,斑马群见此状况,马上加速拼命逃跑……然后教师让大家讨论马群能不能脱离危险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们看视频后觉得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加浓厚。在教学中教师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外内容引入课堂,展示出了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就会感受到所学内容的价值,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搭建问题“支架”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搭建支架的方式。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此类支架。在初一物理“运动与静止”教学中,教师开课前先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感觉耳边有蚊子结果伸手抓住一颗子弹的故事,给出几个问题:飞行中的飞机和已出枪膛的子弹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什么情况下我们人类才能徒手抓住子弹而不受伤?子弹射来的方向和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呢?给出一连串问题,整节课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产生了兴趣,主动进入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过程中。

3.搭建建议“支架”

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协作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境,这时教师就需要适时地提出恰当的建议,使得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和问题支架比较,建议支架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当教师将一个问题转化为一系列问题后交给学生后,每一个问题和任务就像建筑中支架的每个节点,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会有些不完善之处,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辅助,搭建建议支架,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4.搭建范例“支架”

好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教师解释后学生仍含糊不清的情况,使学生迅速达到学习目标。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实验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实验过程,这样不仅教师避免了由于实物接线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生也观察的更加清楚。这里教师应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支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演示操作和对操作要领的提示,以及教师让部分操作规范学生的演示,都是范例支架的应用。[2]

5.搭建实验“支架”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外,更要搭建强有力的支架,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成功”的愉悦。在《杠杆原理》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小孩为什么把大人翘起来的疑问,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探究,最后教师综合实验结果启发学生总结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一理论结果。教师通过实验支架的搭建,不但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检验了其以前学到物理知识,掌握了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搭建学习支架的注意事项

在学习支架的搭建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该什么时候提供哪种类型、何种程度的支架辅助,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多则成为包办代替;过少则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握这种辅助的“度”至关重要,也十分不容易。其次,教师应适时适度调整“支架”,“支架”是动态的,支架提供的辅助程度要时刻与学生当时的能力相适应。支架搭建过高,学生达不到这一水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支架搭建过低,学生“信手拈来”,失去了思考、探究的价值。此外,教师搭建的支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方向,但最后目的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应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减少支架的辅助,直至撤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解决的是同样的问题,因此师生必须有效的合作与互动。在互动合作中,教师经验丰富,充当先导,对教学活动整体把握,但教师并不可以控制学生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促进、辅助的支架即可。好的“支架”设置要适时、适当。逐渐地,学生可以在没有外界指导、辅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时,学生就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参考文献:

[1]宁芳霞.支架式教学用于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初探[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姜琳.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的案例分析[J].物理教师,2012(1):7.

作者简介:

赖艺忠,男,(1993- ),福建省建瓯市人,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本科

猜你喜欢
学习支架支架式教学中学物理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支架”的继承与融合
强化支架意识提升学习效能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
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