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庆
摘 要:D.H.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克利福德扭曲的人性和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常常受到读者的讽刺和批判,通过两个文学人物的比较鉴赏、相互参照,他们原有的人物性格被重新解读:克利福德是一位可选择性的积极的悲观主义者,阿Q则是一位无选择性的消极的乐观主义者。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正是由于他们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的。
关键词:积极;消极;悲观;乐观
克利福德是英国20世纪最富争议的作家D.H.劳伦斯最后一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三大主人公之一,是工业文明冲击下人性扭曲的代表;而阿Q,众所周知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因其独到的“阿Q精神胜利法”而闻名于世。两位主人公虽属异质文明下的文学人物,但他们身上那种人性的扭曲或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历来都受到读者和评论者的严厉批判。尽管如此,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通过比较鉴赏和相互参照,或许对固有的人物性格会有不同的解读。
积极与消极
克利福德的积极性体现在:虽因战争而残疾甚至失去性能力,但这些并未使他萎靡不振,相反,他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不断实现个人价值。克利福德出生于一个富贵的家庭,婚后一个月他便投入到了战争中,但战争使他失去了健康的体魄。可是他并未放弃生命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他与康妮回到Wragby庄园,虽过着与园外平民联系不多的生活,但他依旧野心勃勃,开始奋笔疾书,希望将他的作品发表在最现代的杂志上。读者对其作品的评价却是褒贬参半,严厉的批判如刀绞般刺痛他的内心深处。他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在博尔顿太太的影响下重新对煤矿开始感兴趣,
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和强烈的权利,”Under Mrs. Boltons influcence, Clifford began to take a new interest in the mines. He began to feel he belonged. … It was a new sense of power, something he had till now shurnk from with dread” [1]69。
抛开克利福德的虚伪和扭曲的人性不论,就这种奋进的心态表明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身残而心不残;相比之下,在创伤面前阿Q却是以消极的方式自我重塑,身不残而心残。阿Q的消极体现在:面对种种困境,对己他总是以自欺的方式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即“阿Q精神胜利法”,对人,则恃强凌弱。首先,面对闲人、王胡、钱太爷大儿子的打骂,阿Q虽在形式上打败了,心理却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乎他总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3]83。其次,面对“强者”他无力反抗,却将自身的怨愤发泄在“弱者”身上。连续被王胡和钱太爷儿子打骂之后,阿Q受到如此的屈辱,面对仰面走来的小尼姑,越发气恼“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3]89,便对小尼姑几番羞辱。阿Q得知自己的短工活计被小D夺去后,便大打出手。因为在阿Q的认知里,小D是个穷小子,身体瘦弱,地位卑下,还在王胡之下。面对生计问题,阿Q没有采取正当的谋生手段,而是采取了偷盗行为。即使偷盗,阿Q也翻不得墙,进不得洞,偶得了一包财物便逃回了未庄。阿Q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消极的因素,但这未阻碍他乐观的步伐。
悲观与乐观
克利福德的悲观在于他的过度理性,加之工业文明冲击所产生的人性的扭曲。战争致残迫使克利福德不得不过着“灵”与“肉”分离的生活。正是这种分离使得他和康妮之间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场“意志”间的斗争,克利福德冷酷和僵硬的意志始终左右着康妮。肉体上无法满足妻子,只能在精神上控制。究其内在是因为他怕失去康妮,这是他的悲观思想使然,此其一。其二,除了婚姻上的悲观以外,克利福德在经济和政治上强烈的“控制欲”也体现了其悲观思想。克利福德认为谁是主人,谁是仆人,都是由命运安排的,总得有人作当家的老板,而他作为企业拥有者恰好“命中注定”要担负起掌权的责任。婚姻上虽渐渐失去妻子,但在经营煤矿上他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权利,掌控一切的权利,“he felt a new sense of power flowing through him: power over all these men, over the hundreds and hundreds of colliers. He was finding out and he was getting things into his grip”[1]71。因怕失去所以悲观,为了防止失去,所以要有强大的掌控权。而阿Q则不然,阿Q的乐观则在于他的愚昧、无知和颓废。因为愚昧,所以不会有太多的思想顾虑,不会有太多的理想,也不会害怕失去什么,只须安贫于自己的小天地;因为无知,所以没有真假、是非之分,一切等同事之,人云亦云;因为颓废,无须上进,安逸于现状,得过且过。
结语
两位文学人物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究其原因是由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克利福德出身于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自身理想。虽身体残疾,他却背负着家庭和个人的荣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被迫前行,不得不积极进取,然而他的生活态度注定是悲观的。有欲望就会有失望,这种欲望和失望的背后就是悲观思想使然。阿Q出身贫苦,姓甚名谁都不清楚,以至于鲁迅先生为其作传时都犯了难。这样的小人物在旧时的中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更无需说良好的教育,所以他的消极是因为他别无选择,根本没有抗争的能力。再者,阿Q孑然一身,无须背负任何家庭和个人的使命感。没有欲望,便没有失望。无须担心失去什么,已经是失无可失。因此,阿Q的乐观实则是一种无奈之举。克利福德的生活是可选择性的积极方式下的悲观,而阿Q则是无选择性的消极方式下的乐观。
[参考文献]
[1] D.H. Lawrence. 2010. Lady Chatterleys Lover[M].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 蒋炳贤. 劳伦斯评论集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3]鲁迅.呐喊[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