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人文的大纛

2016-05-14 21:42任瑞
青年时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文高中语文笔者

任瑞

摘要: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必须构建大语文观的宏观视域,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富于人文精神的文本,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未来人生的愿景勾勒,为学生今后的学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关键词:人文素养:生涯规划

2014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文件称,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那么,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与学生的学业发展、职业发展有什么关系,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意识,都是当前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创新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等。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而在实际教学中,工具性由于其显性特质,又有立竿见影之效,易受很大一部分教师的关注和追捧;而人文性,由于务虚,往往淡出教育急功近视的视野。高中语文教学当与义务段语文教学一脉相承,承担着人文学科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有耐心,更需要我们有规划。语文教学应服务于学生成长,应眼中有“人”;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须静等花开。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意识的主阵地当在课堂。如何使人文情怀春风化雨、熏陶渐染学生的性灵,最终为学生的生涯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资源的充分、合理的运用。

新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文本资源,许多美文中都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能够在生涯规划方面奠定学生的情感倾向、价值取向。下面是笔者所作的尝试。

一、体验探究,人生定位思考,渗透生涯前途教育

笔者在备课苏教版必修一第三板块“月是故乡明”时,考虑到高一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构建的特定年龄阶段,对“家园”的认识和情感并不陌生,但又缺乏思考的深度,而且高中的学生又大多喜欢冒险,渴望独立,对远方对未来充满了一种梦幻般的期待,于是把《前方》一篇调至单元教学的起点,利用《前方》充满了悲悯之情和人文关怀的文本特征,调动学生对家园、对人生作深入的思考,从而为人生定向。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往事,调动情绪体验,去与文本碰撞共鸣。学生贮藏的生活经验一旦被激活,利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理想和前途畅想。一堂课下来,同学们都认识到自己未来的生涯需要从现在做起,详细规划好自己的每一步,不至于在迈向“前方”的道路上感到困惑和迷惘,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准确定位定向。

二、名人研读,人生榜样树立,渗透生涯责任意识

名人效应具有无可替代的榜样教育作用,笔者在执教《<论语>选读》时,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和经历,提炼孔子身上最具闪光精神的品格

担当情怀,为同学们的人生提供效仿和借鉴的对象。

笔者在执笔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时,师生共同总结:有所得,必先有所失,有所取舍去就。孔子要显名于后世,那么今世便是他的炼狱。他当然懂得用行舍藏的为官处世原则,然而越来越凋敝的人心世风逼得他主动出击,向前一步,完成了从智者到仁者的转变。

这堂课下来,孔子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修齐治平的担当情怀及名垂青史的价值追求深深地打动了课堂上的师生。我想,这种富含人文情怀的文本及课堂教学,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点滴渗透到他们的生涯规划、人生规划中。

三、宠辱不惊,人文精神涵咏,渗透生涯取舍策略

人生,可能会面临一次次的精神风暴,萍聚一方,星散四野,人生的每个路口和拐点,都需要平心静气地作出理性的取舍。

笔者在执教《我与地坛》时,再现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精神困境。继而通过咂摸地坛中精彩的景物描写片断,引导学生领悟:相对于“我”面对人生厄运的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地坛对岁月强加于自身的变化却波澜不惊,反倒似乎是主动地除去身上所有的雕琢与浮华,显露出生命的本真。“豪华落尽见真淳”,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地坛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以便让“我”在满园沉静的光芒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了解人生的真相,对人生的生死和起落应坦然面对,最终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取舍: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像《我与地坛》这样的人文精品,往往在不经意间流淌出关于人生的充满睿智的隽语,对我们人生的去往和大向,会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丽琴.润物细无声一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J]新课程,2014(8).

[2]魏炜.论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4(9).

猜你喜欢
人文高中语文笔者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