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琰
摘 要:低段写话为日后的习作和写作打下基础。目前在低段写话中存在写话内容较为单一的现象,大多以看图写话为主,学生的兴趣不高。通过小学低段写话载体创新为突破口,寻找多种形式的写话载体,丰富写话的内容,让学生喜欢写话,乐于写话。
关键词:低段;写话;载体创新
一、写话现状之初探
低段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启蒙时期,低段写话更是为小学中高阶段的习作打下基础。而如今的低段写话一般是看图写话,有的未看清图意,偏离主题;有的两三句写完,有始无终;有的平淡如水,如同流水账。究其原因,主要有:(1)课堂重书面轻口头。说话是写话的前提,小学低段说话和写话紧密联系。语文学习专门有一块是口语交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现今,存在被占用、由着学生说、教师指导性不强等现象。(2)教师重练习轻指导。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以识字和阅读为主,教师往往是在练习中,顺带进行写话的讲评和指导,时间不充分,效果甚微。(3)途径多看图欠丰富。低段写话多以看图写话为主,写话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时间久了,学生的写话兴趣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小学低段写话载体创新为突破口,寻找多种形式的写话载体,丰富写话的内容,让学生喜欢写话,乐于写话,使写话真正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一部分。
二、载体创新为写话带来丰富的资源
(一)依托教材,展开仿写
小学低段课文多以儿歌、故事为主,具有故事情节,适合学生展开联想,进行仿写。低段的写话以最基本的仿写开始。
1.以句为始,从句入手
仿写从简单的句子开始,句子是段落的基础。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找春天》,在学习了课文中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后,我给出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 ),那是春天的( )吧?仿写有了基本的句式作铺垫,便成了学生是积累写话资源的第一步。
2.由句到段,仿写段落
一年级以仿写句子为主,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也逐步加强。刚开始仿写,可给学生一个抓手,注重仿写的基本要求和格式。第四课《小鹿的玫瑰花》,仿照课文中黄莺、微风的说法来写一写还有谁见到过小鹿的玫瑰花。放手让学生大胆仿写,经过孩子的再创作,写得一点儿不比书上差。
一只兔子跑来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可香啦!我还想学人类的样子,把水放进浴缸里,撒上玫瑰花瓣呢!这样,还可以把皮肤养白!”
3.连段成篇,仿写小诗
当学生有能力仿写段落时,将这些段落连起来,便成了一首首充满想象力的小诗。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谁和谁好》这首小诗活泼清新,句式简单,读后使人会心一笑,非常适合仿写。以下是学生的仿写作品:谁和谁好/蝴蝶和花好/蝴蝶栖在花枝上/一起快乐把舞跳/谁和谁好/筷子和碗好/虽然经常叮当碰/共为人们饭吃饱。
简单的段落不需要复杂的连接,随意搭配便成了一首欢快的小诗,这些素材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4.展开想象,主题仿写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2课《阿德的梦》,主人公阿德做梦幻想着未来世界发生的事。学完课文后,笔者给出写话要求:小朋友,你可以像阿德这样写写自己做得有趣的梦,也可以写写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我梦见我来到了假话国,那里一切都是反着来的,比如:文具店是卖面包的,面包店是卖文具的。还有猫是“汪汪”叫,狗是“喵喵”叫。男人穿裙子,女人穿裤子。白天睡觉,晚上干活。更奇怪的是叶子拿来当钱买东西,钱呢?就当叶子一样挂在树上。好奇怪!
从模仿到创作正是一个转化内心所思所想的过程。写话要从基础开始,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从模仿到创造,打好基础。
(二)看图写话,学会观察
低段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给予方法指导。
1.单幅图
单幅图的观察重点是抓住图中的主要人物展开写话。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园地四为例。学生一开始不知从哪只猴子入手写。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只猴子,它们分别在干什么?再让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为了避免学生的写话语序不通,教师又提供了一些关联词供学生参考:有的,有的,还有的。学生先口头说,说完再写,如此,学生写起来便更顺利了。
2.连续性多幅图
连续性多幅图要把握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特别对于低段的孩子要重点指导图画的顺序。如下图,看图的顺序按右下角的圆点。关注到顺序后,学生应该将每幅图的情节抓住。一至四的主要情节依次为小白兔到森林采蘑菇,下雨了小白兔没带伞,小白兔用蘑菇当伞跑回家去,兔妈妈看到很惊讶。将这些关键线索串成故事的主线,再进行适当地组织和修饰,便形成一篇完整、连贯的写话。
3.非连续性多幅图
非连续性多幅图是指由几幅图组成,中间某一幅图没直接给出,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此类图观察的关键是看清空白图前后两幅图,由这两幅图找准写话的重点,再展开联想。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园地八。图一小猴子们在河边玩球,图二一不小心,球掉进了河里。图四大伙儿一起想办法,最后将球捞上了岸。但是,小猴子们用了什么办法,这就给学生留下悬念。缺了一幅图的看图写话更具有挑战性,这也恰恰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途径之一。
看图写话要求教师要立足儿童视角,科学选图,激发兴趣,维持写话乐趣。低段写话,像孩子学走路一般,由扶到放,让学生慢慢走上写话之路。
(三)巧用词语,创作写话
1.连词写话
即教师给出一组词,学生运用想象将这些词串在一起写句话。学生经过逻辑上的再组合搭配,记忆了一组词,积累了词汇。
2.选词写话
即教师给出几个词语供学生选择,学生利用所选的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几句话或展开丰富的联想编一个故事。词语的选用正好给想象一个抓手,提供扶梯,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都是有帮助的。
(四)生活实践,趣味写话
学生的写话一定与自身实际经验相联系。教师可以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写话训练。本着让孩子快乐写话,写心中所想,笔者开发了几种生活写话途径。
1.联系单元内容主题写话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关于春天的,单元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眼中的春天,并给图画配上写话,以话配画,学生画得开心,写得轻松。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关于动脑筋,动手做做看。围绕这一主题,教师设计制作小制作或小发明,并请学生将过程写下来,一举两得。
2.把握校园素材实践写话
校园生活中有许多的写话素材。去年冬天下了第一场雪,趁着这股新鲜劲儿,笔者语文课上带着学生去操场玩雪,玩得过程中体验,自然有话可写。班级走廊上的绿色植物带也是孩子们观察的好去处,春天,我分发给孩子们豆芽种,指导写观察日记,不用太复杂,一张照片,两三句话即可。
3.用好日记进行自由写话
日记没有固定格式,形式可多样化,可短可长,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故事、小诗等都可采用。日记的内容鲜活有生命力,当天发生的感兴趣的事儿都可以写。
4.开展游戏活动快乐写话
组织儿童亲自参加和观察游戏活动十分受孩子们欢迎。教师事先明确要求,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儿童的写话兴趣。教师可以开展贴鼻子、老鹰抓小鸡等简单有趣的活动开展游戏写话教学。
这样的写话包含真情实意。当写话的载体变得丰富,写话的素材变得多样化时,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五)编写绘本,延续精彩
文学绘本故事,一般都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且两者起互补交融的作用。文字仅仅是简单的说明,而图文背后所能体会到的远不止这些。绘本作为一种新型载体,成了低段阅读与写话间的桥梁。
《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栗色兔子和大栗色兔子比谁的爱更多一点。看完故事的人肯定会对书中两只兔子的对话印象深刻,还可以继续编一编两者的对话。同类型的还有《淘家小兔》,这只淘气的兔子非要消失在妈妈的眼皮底下,可是每一次都被妈妈发现了,读读里面的文字,再看看配上的插图,真是有意思。另外,《可爱的鼠小弟》《小猪变形记》《爷爷一定有办法》等众多优秀的图画书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孕育想象的天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话中的这一粒粒“米”是写话的载体,有了形式多样的载体后,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开展适当的写话教学。而香喷喷的白米饭便是学生在写话道路上的成长和积累。在教师精心的选择设计和引导下,学生定会乐写、会写、精写。
参考文献:
[1]吕敬先.教儿童观察说话写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01.
[2]朱萍.绘本:儿童习作创造力的摆渡船[J].语文教学通讯,2013(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