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
摘 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要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起,引导他们变“被动”为“主动”,那就一定要让他们“动”起来。
关键词:自主探究;自主性;探索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59
长久以来,学生一直以“听众”和“看客”的身份坐在课堂之上,被动地等待着教师的“传授”,如同张着小嘴儿待哺的鸟儿,更有甚者,连嘴都懒得张了,需要老师“撬”开嘴硬塞进去,如同一场战争,弄得师生都深感疲惫,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定收效甚微。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中指出:“如果你的头脑常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
一、自编学习资料,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只有在积累的前提下,才能谈活学活用和发展。以前总是教师替学生归纳整理阶段性的重点、难点,反复强调,但效果甚微。教师可以尝试着改变这种做法,把这些归纳整理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
(一)自编识字教材
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生字词随时记录下来,自己动手查字典,注音释义,建立字词档案,形成一本识字教材,可以自主设计版面并进行装订。这一活动可以贯穿整个初中三年。为鼓励学生识字、练字,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地搞一些查字典、词典比赛,或组织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识字大赛、听写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识字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为提高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二)自编复习学案
每一单元学习完毕,教师可请学生自己按教师规定的要求和格式编写复习学案,把这一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使用三色笔(红、蓝、黑)标注出重点难点、次重点、一般了解等,使不同知识应该掌握的不同程度要求一目了然。
二、扮演教师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不仅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自主选择课内教材
教师要把选择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喜欢哪篇文章,对哪篇文章有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就选择哪篇文章来作为讲解内容。确定好篇目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读教材,查找资料,学习编写教案,学习利用网络下载和整合教学课件,然后站在讲台上有模有样地扮演教师角色,把自己对该文本的理解与同学分享讨论。整个过程虽然会付出很多辛苦,但是学生却可以乐此不疲,争先恐后地过把“当教师”的瘾,除了这种形式有趣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可以尝到甜头——真正学到了知识。
(二)自主编写课外拓展教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在七年级就可以开展一周一诗、一周一成语、一周一名言等活动,把文学爱好者组成小讲师团,学生自找资料,自备教案,自己为同学讲解。这些活动可以大大激发一些爱好读书学生的热情,他们一方面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新知识来充实自己。
三、自主阅览,让学生爱上读书
长期以来,课堂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或教师参考书上对文章的解读。要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自主阅读。
要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切不可一开始就把一些大部头的长篇巨著一股脑地推荐给学生,应该指导他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七年级刚入学时,教师可以先结合课本推荐一些现代散文或诗歌,比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朱自清的散文等。到了八年级,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巴尔扎克、莫泊桑、欧·亨利等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也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名人传记。
四、互评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似乎从来都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往往是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学生只关心分数,对教师的评语很少有认真看完的,然后就把作文塞到书桌里了。这样的周而复始,累了教师,学生却并无长进。鉴于此,我们要建立学生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解放教师,让学生“动”起来,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
(一)分组
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大约八九个人,一人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汇集工作。组内还要结成对子,两人一对或三人一对。
(二)明确互评标准
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确立互评标准,引导学生在严格掌握共性标准(评价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特殊情况(某类文体的某个或某些相关要求)。确定标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起初,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全体学生商讨确定相应的标准。后面,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换意见直至明确批改要求。
(三)互评互改
第一步,先在对子间互评。两三人之间交换文章,帮助对方改正错别字,改通语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和总批,给定分数和等级,交流后推选出一篇相对好的文章。
第二步,组内互评推选。组长汇集各对子之间推选出来的四篇左右的文章,组织文章作者或组内朗读好的学生来读这几篇作文,然后组织组内学生发言点评这些文章的优缺点,最后推出一篇最优作文。
第三步,班内评选。六个组共推选出六篇作文,六位作者走上讲台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然后教师组织班内学生点评,最终推选出全班最优作文,并请这位作者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再次修改,然后打印出来。等到学期末汇集到一起,出一本班级优秀作文选,以备在全班交流、学习。其余学生各自按同学们所给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或者进行重写。
让学生“动”起来,不再做“听众”和“看客”,并非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大撒把”,任由学生“自由”,毕竟知识的准确性、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等都需要教师把好关,这时候就更应重视教师的“导”“引”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需要更渊博、更灵动,运筹帷幄,驾驭自如,万不可使自主探究流于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 李梅香.自主探究出真知——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 精神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
[2] 刘晓琴.快乐语文,我是主角——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A0).
[责任编辑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