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动态耦合分析

2016-05-14 00:40马莉郭春荣干秋燕赵思晴陈俊
对外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业链耦合

马莉 郭春荣 干秋燕 赵思晴 陈俊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表明当前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不协调,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发展缺乏科学定位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不匹配,高校与企业缺乏协作导致人才培养难以协同。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态耦合关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高等教育应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动态科学定位;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培养新型人才;高校与企业共筑人才培养工程。

关键词:人才链;产业链;耦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39-02

产业结构的变动终究将回归到就业结构的调整上[1],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协同性与统一性,即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是动态耦合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内在的统一性被割裂开来,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都在按照自身轨迹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2],即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问题并存。本文对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促进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割裂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学科自身逻辑发展及学校教育需要,忽视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导致高校学科专业严重趋同,追大求全现象严重,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直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际上,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是矛盾统一关系,即动态耦合关系,如果供给忽视需求,必定会造成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

(二)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不匹配

目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表现为对低层次的就业人员需求较大,对管理等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抑制了中高层次人才的就业空间,而且影响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同时,我国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趋同,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层次难以匹配。

(三)校企缺乏协作

发达国家往往采用高校与企业联合的模式培养人才,如起源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并由滑铁卢大学成功引入的全球高素质人才培养的CO-OP(Cooperative Education)教育模式就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成功典范。但我国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协作,多数还是各自为政,相互间缺乏合作的主动性,两者即使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持续性差、缺乏体系,成效甚微。

二、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动态耦合的对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应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动态科学定位

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内在耦合关系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应当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进行动态科学定位,将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与职业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无缝对接[3],实现结构有序调整、质量稳步提升的内涵发展。例如,基于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中对高素质应用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指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根据产业价值链体系的现实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推进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基于坚实智力支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培养新型人才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绩效是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必然战略选择。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企业的崛起均基于技术突破与创新并依托产业价值链整合与分解,在不同领域与产业价值链条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产业在分解与融合过程中催生了新业态,引发了对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等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应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积极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依相持的稳态。

(三)高校与企业共筑人才培养工程

高等教育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4]。同时,高素质劳动力注入产业链低端可以提高产业升级的速度。因此,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的发展实质上为协同工程,高校应与企业真正发挥产学研合作功能,共筑人才培养工程。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985、211”工程院校,应努力发挥协同创新功能,与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将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研发进行有效集成,形成两者相互响应机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在为高新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当致力于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一线亟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于高等职业类院校,应当努力培养中小企业及大型生产加工、服务企业所亟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满足此类人才需求的同时为我国提升工业及服务水平奠定扎实的智力基础。如此,由技能型、技术型及研发型人才构成的服务于产业价值链的人才链架构才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果佛山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6.

[2]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5).

[3]邓宁推进产教无缝对接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J]广东合作经济,2014(3).

[4]杨林,汪海宁,邵晓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基于青岛的实践[J]劳动经济评论,2015(1).

Abstract:The abundant suppl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shortage exist side by side in our countr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talent chain and industry chain are not coordinated .The reason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acks scientific orientation leading to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market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ismatch between talent cultivation structure and demand level. In addition, the lack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leads to the difficulty in cultivating talent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dynamic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carry on dynamic scientific positioning based on the value system of industry chain and adapt to new industries and new formats to develop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means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uild a talent training project.

Key words: talent chain; industry chain; coupling

(责任编辑:郭丽春刘茜)

猜你喜欢
产业链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基于改进SBELM的耦合故障诊断方法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脱氮除碳研究Ⅰ: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