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明
《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回,描写郭靖背着黄蓉去找一灯大师疗伤,受到了渔樵耕读四大弟子的阻挡。遇到书生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黄蓉……见那书生全不理睬,不由得暗暗发愁,再听他所读的原来是一部最平常不过的《论语》,只听他读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得兴高采烈,一诵三叹,确似在春风中载歌载舞,喜乐无已。
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什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约莫四十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其他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岂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那书生听她这般牵强附会地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心中也暗服她的聪明机智,笑道:“小姑娘果然满腹诗书,佩服佩服。你们要见家师,为着何事?”
以上黄蓉所说的“五六(人)”和“六七(人)”其实就是一种数字的连用。
汉语数字的连用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两个数字连用表概数。一般是由紧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的数量范围大约在这两个连用的数字之内。如:
(1)考试辅导用书虽然看了三四遍,但还是有种雾里看花、丈二和尚的感觉。
(2)瘦瘦弱弱的一小伙子,被人拽出去,七八个大小伙子打,跟捶破麻袋似的那么打。
例(1)的“看了三四遍”,是大约看了三遍或四遍的意思,例(2)的“七八个大小伙子”,就是大约七个或八个大小伙子的意思,都表示不确定的概数。
从“一”到“十”,相邻的数字都可以连用表概数。如:一二人、二三回、三四次、四五天、五六年、六七岁、七八间、八九秒、九十月。
“十”以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也可以连用表概数,如“十二三人”,就是大约十二或十三人的意思。“十”以上相邻数字的连用,后面的数字一般只出现个位数,且两个个位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十位以上的两个相邻的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及以上的数字也可以连用表概数。连用形式是先采用个位数字连用,然后再带上相应的位数词。例如:二三十、三四百、五六千、六七万。个位数字之间也不能用顿号隔开。
不相邻的两个个位数字也可以连用表概数,但仅限于“三”和“五”。例如:
(3)这样的事情每周有都有个三五回的,你让我说都说不过来,太多了,从来没数过。
(4)河中鱼产丰富,每年有三五个月的冰封期。
例(3)的“三五回”就是三到五回的意思,例(4)中的“三五个月”就是三到五个月的意思。
同样,也有相应的“三五十、三五百、三五千”这类数字连用表概数的表述形式。
第二种,两个数字连用表乘数。一般是由两个不相邻的个位数字连用,表示的数量是这两个数字的乘积。这种用法,委婉含蓄,别有生趣。例如:
(5)雪中红梅、雨后春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初生牛犊、二八少女,都可以说是生意盎然的象征。
(6)龙刚冷笑一声:“哼,商量是五八,不商量是四十。”
例(5),“二八少女”指的是十六岁的少女。例(6),因为5×8=40,所以商量是40,不商量也是40,意思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也可以是两个相邻甚至相同的个位数字连用,但这种形式一般会把乘积同时说出,以避免听话人的误解。例如:
(7)杭州有九九八十一庵寺,普陀有八九七十二蓬。
回看黄蓉和书生的对话,《论语》中的“五六人”和“六七人”其实应该是表概数的用法,就是大约五人或六人、六人或七人的意思。黄蓉才思敏捷,故意将其理解为是乘法的用法,用来巧妙解释“达者”(七十二贤人)中有多少“冠者”(成年人)和“少年”(未成年人)的问题,让人读来妙趣横生,连连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