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设计中职化学课堂

2016-05-14 13:49张鹏韬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氯气原电池二氧化硫

张鹏韬

人们认识事物是先从感知开始的,并且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简单、生动、具体、形象化的事物更容易被人们感知和认识。中职化学教材中有一些化学概念、理论非常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常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对教学环节进行巧妙构思与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理论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就如何巧妙设计课堂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经验。

一、巧设实验,将抽象内容具体化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鲜明有趣的实验,尤其是将学生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及原电池反应时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苹果,在苹果上插入一个铁片和一个铜片(两金属片之间有一定距离),然后将两金属片用一根导线连接并接入一只电珠,发现电珠发光。当同学们发现电珠发光时觉得不可思议,好奇导线中怎么会有电流通过。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电流产生的原因。苹果内含有酸和无机盐,当铁片遇到酸、盐等电解质溶液时就会被腐蚀失去电子、被氧化变成Fe3+,失去的电子沿导线流向铜片(铁元素比铜元素活泼),酸中的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铁片:Fe - 3e- = Fe3+ 氧化反应(负极)

铜片:2H+ + 2e- = H2↑ 还原反应(正极)

这就是一个原电池装置。从这一实验中学生可以明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在原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上有电子流出,做负极,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电子通过原电池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在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

组成原电池有四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极、电、路、自发):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另一种为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4.氧化还原反应能自发进行(至少有一个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二、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思维总是从质疑开始的。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设疑、激疑、导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层层登攀。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解决”的不断循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直观性、验证性的特点,把教学设计为“质疑→思疑→反馈→提高”四个阶段,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课堂教学中,讲解氯气的漂白性质时,可做如下教学设计。

1.质疑:氯气的漂白作用

演示:取两条干燥的玫瑰红皱纸,其中一条用水浸湿,分别把两条皱纸置于新制的氯气瓶中,过一会儿发现:润湿的纸条褪色,干燥的纸条没有变化。实验表明:氯气没有漂白作用,氯气溶于水后才有漂白作用。

2.思疑:氯水为什么有漂白作用

问题提出后,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到,一定是水与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能够漂白的新物质。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氯气与水的反应”部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盐酸及水都没有漂白作用,从而归纳出氯水有漂白作用的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3.反馈:是否所有的氯水都具有漂白作用

演示:取两条玫瑰红皱纸,一条插入新制的氯水瓶中,一条插入久放的氯水瓶中。结果发现:新制的氯水瓶中纸条褪色,久放的氯水瓶中纸条不褪色。从试验中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出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长期在光照下会分解,因而久放的氯水不再有漂白作用。

4.提高:联想思维

比较氯气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有何不同?

演示1:向氯气的水溶液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发现:前者,溶液先是变红,但随后红色消褪。后者溶液变橙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不消褪。实验说明:氯气的水溶液具有酸性,同时又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只有酸性,没有漂白性。

演示2:取两根黄色的麦秸秆,将他们分别置于盛有氯气和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集气瓶中。过一段时间发现:前者黄色的麦秸秆没有变化;后者黄色的麦秸秆变白,给变白的麦秸秆加热,其又恢复原来的黄色。

通过上面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所谓氯气的漂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次氯酸有很强的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而二氧化硫的漂白是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结合,从而产生漂白效果,且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受热或时间久了就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实践证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设疑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面对抽象的概念、理论和知识点,教师要组织恰当的实验,选取贴切、生动的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教学的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易于理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氯气原电池二氧化硫
构建“素养为本”的化学智慧课堂——以“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为例
葡萄酒为什么要加二氧化硫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原电池”复习导航
葡萄酒中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硫?
不定方程讨论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无污染氯气制备贮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