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点探索

2016-05-14 20:41许莹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中学英语

许莹

【摘要】在初中学习的阶段,教师要特别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解放自己,解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抛砖引玉,与同仁们探讨。

【关键词】中学英语 自学能力 培养探索

在中学阶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是从大多数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从小学到中学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被老师“抱大”的。为了达到一定的升学率,老师忙于满堂灌,学生疲于题海战,而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学习缺乏创造性、自主性。一旦离开了老师的指导,他们便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自学。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预习,听课以及作业等学习环节中尤为普遍性。在这些环节中,预习与巩固是学生的最薄弱环节。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培养兴趣

自学是件苦差事,它需要良好的学风和坚强的意志来支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不盲目拔高要求,严格按大纲要求去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尽量使课上得有趣,使各层次的学生乐于学英语。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补充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或渗透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还用愁学生学不好英语吗?

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针对学生自学能力差的问题,笔者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细致有序的引导。

1.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使用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步。要培养学习能力,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工具书。首先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和一本语法书。刚开始把每单元的重点单词列出来,教会他们查字典,自己解决词汇问题。对词汇掌握的程度要求为:掌握单词的音、形、义、词性、派生词以及有关的固定搭配等。久而久之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对语法书的使用,要求学生用“查阅式”而不是“通读式”的方法。如每单元所列出的语法项目,要求学生每上完一单元的内容后,一定要查阅该单元的语法;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阅薄弱的语法项目,进行补缺漏,如遇到难题,鼓励他们多讨论或问老师,以便解决难题。

2.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学生的预习是薄弱环节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重点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第二,规范预习的基本过程。第三,检查预习效果。教师在这几方面要认真备课,拟出较详细的预习提纲。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开始时,在词语学习方面,要求学生只查每单元的重点单词,弄懂其音、形、义、词性、相关的词组及派生词等;学对话,要求学生练好听说,掌握基本句型的应用;对课文的预习,首先要求学生泛读一遍课文,做5题阅读题,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精读文章,要求找出新旧词组,找出重点和自己的难点,同时,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找主题段,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高层次的理解,即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理解,设计一、二个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加强课内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我会在每单元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自我解决本单元的问题。这节课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确定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主持人,组织对该单元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为预习时所发现的重、难点及主题中心等。这一阶段要求每个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让他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自己解决问题。对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全班讨论。此时,老师起指导作用;第二环节为大集体解决疑难。在学生小组讨论完后,由小组派代表提出组内没法解决的问题,由其他组的学生或老师共同讨论,一起解答他们的疑难。这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成了合作伙伴的关系。同学们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各抒己见,还补充自己自学来的知识,达到了自行扩大知识面的目的。最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这一环节,通过设计一些True or False questions(10题)和Wh-questions(10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个人为单位,用抢答的方式进行竞赛,并对小组或个人进行评分,定期给予优胜者奖励。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学习气氛空前的好,即使成绩较差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一改以往老师讲得唾沫四溅,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惨象”。通过课堂这几个环节的引导,学生有了预习的欲望,并逐渐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4.形成自主学习习惯。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自学习惯,遇到生词,懂得查字典,自学课文懂得从何下手。在作业中学生遇到难题也懂得通过字典或语法书来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老师争论问题。例如,当他们了解的知识与老师的解释不一致时,他们会主动提出疑问,弄清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是记笔记了。在以后的新授课中,学生们习惯上有十分钟提问的时间,他们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发现的疑点、难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时,老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一,然后再补充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重点问题,这样课堂的重点、难点十分突出,课堂容量大,课堂气氛好,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提高自学效率,巩固已养成的自学习惯。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中学英语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