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兵
当前,误解、曲解“教育国际化”的大有人在,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种种行为与科学宗旨、方法与正确目标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的现象,“非中国化”“非民族化”甚至全盘西化的意味渐趋浓烈。通常表现为:
一是招生动机异化,经济因素干扰,求学费用昂贵,使得学生入学要求低,生源甄选标准简单,不闻不顾学生特点,便宣扬所谓的贵族、精英教育,实则是金钱的“送去主义”。
二是课程设置“媚外”,淡化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以西方教材为载体,西化渗透,忽视课程体系构建与师资力量配备,包括课程融合与教学内容衔接不合理。
三是管理体制“套用”,照搬西方一套,脱离国情,忽视学生成长规律,德育目标不清晰,教学质量堪忧,“双差生”“学渣”现象屡见不鲜。
四是人才培养“亲外”,办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学生能考入耶鲁、剑桥等名校学习,育人的终极目标却是为西方国家培养服务人才,本末倒置实则是人才的“送去主义”。诸如此类,真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与反思。
笔者认为,教育国际化其实是一个双向或多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涉及中外思想理念、文化资源、历史积淀、育人模式、教育手段之间的彼此借鉴与交流合作,在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彰显自身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为我所用,实现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全球化特征的教育现代化。正因为教育具有民族性,才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所以,笔者认为,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的“送出”与“拿来”。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厘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教育国际化应当培养心系祖国家乡、具备国际视野、融通多元文化、富有创新能力、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这对于“如何培养人”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在生源筛选、育人理念、教育模式等方面学习借鉴,因地制宜。
第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在交流合作中,既要充分利用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等教育资源,又要提防西方消极文化的渗透和意识形态的侵蚀,防止本民族核心道德和基本文化消解。应做到立足传统文化土壤,以本国课程为主,始终体现国家意志,民族特色与文化自信。
第三,管理体制的借鉴与优化。教育国际化不是追求模仿,而是传承国内优秀教育传统的同时,借鉴国外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洋为中用,使本国教育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融通世界,共享资源,洋为中用,相信符合国情,符合规律,符合人本的教育国际化实践才能推动中国向教育的最美好愿景迈进。
(作者系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