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波 宫玉娇
摘 要: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高校责无旁贷。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创新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要创新课堂教学阵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开拓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新途径以及进一步依托新媒体开展与中国梦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232-0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兼具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梦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中具有越来越高的普及率,因此创新新媒体时代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加强中国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安定富足的生活条件,让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深受多元思想的冲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但是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并不深刻,常常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树立坚定而又正确的理想信念方面还存在问题[1]。中国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肯定了个人梦想的地位,在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引领之下,每个人只要努力向上,就会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种对个人理想的肯定和激励,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进步与成长的精神诉求,能够为大学生在努力实现自身目标的道路上提供强大的驱动力[2]。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为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提供了历史的视角,有利于他们不断提高抗压耐挫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学会去伪存真,并自觉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促进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从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二)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常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作為一种精神力量,中国梦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创新。借助于中国梦宣传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通俗化、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和个人梦之间的辩证统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及进步并无矛盾。在宣传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时,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人民幸福梦有利于大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学会感恩,并积极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而努力;践行中国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意识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个人成长的重大影响,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懂得脚踏实地,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现状
毋庸置疑,高校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重任,大学生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对高校宣传教育成果最直接的展现。目前来看,各个高校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部分高校宣传教育流于形式
中国梦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刘云山同志于2013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高校中国梦教育至此进入快速推进的状态,一时间高校校园内到处都洋溢着中国梦的氛围,“努力学习中国梦、认真践行中国梦”的口号在高校校园内蔚然成风: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摄影比赛等各类竞赛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师生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教学科研和其他文体科技活动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也在激励着大学生崇尚先进、争当先进。但是一段时间后,部分高校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始出现降温现象,中国梦像“一阵风”似的刮走了。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中国梦不应只停留在了解其本质含义的层面,而应充满热情,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绝不是“一阵风”的应时之举,更不是流于形式的作秀,而应该与践行中国梦的行动相伴相随[3]。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
部分高校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为了宣传中国梦而开展相关活动,学生无法正确把握中国梦的本质内涵;缺少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支撑,高校在开展活动时无法找到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这种“口号式”教育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对于中国梦的价值认同,过多的强化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作为国人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它既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又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存在,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中国梦教育工作创新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
(一)创新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化宣传教育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常见形式之一,是大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中国梦的主要渠道,同时将中国梦的内涵融合到其他课程之中。新媒体时代,中国梦宣传教育尤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方式上,新媒体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课堂教育与线上教育的结合,有利于教师灵活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可通过线上教育的补充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适当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自我思考,并结合教师的引导补充可以实现对中国梦的深层次理解;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之中融合更多的案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发展与自身命运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的信念。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育时效性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范围愈加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群体中有超过80%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笔记本和智能手机,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各种通信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高校应积极利用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不仅可以将中国梦的时代内涵以传统的方式(海报、宣传橱窗、展板、横幅、校园广播等)在校园展现,还可以借助于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介绍中国梦。与传统的宣传方式不同,新媒体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的内容既可以是文字、图片,还可以是视频、动画,丰富的媒体素材可以极大吸引学生的兴趣;新媒体的即时性也保证了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时效性,任何新的时事动向及政策方针的制定,都可以及时传送给学生。借助于新媒体,中国梦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学生之间快速传播,这种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
(三)开拓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逐步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持续努力的坚定信念。近几年,受西方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树立人生目标时往往具有很大的功利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尝试开拓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新途径,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最关心最重视的问题之中,同时结合各种媒体的特点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比如,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老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贫困生补助政策,党员发展途径等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良性传播。高校将相关政策以新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做出统一解答,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与中国梦主题相关的社會实践活动,并将新媒体的优势贯穿实践活动的始终。利用新媒体激发同学们参与实践的热情,并将实践过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展现扩散,这既是对身处实践中的同学们的肯定,也扩大了实践效果的影响广度和深度。实践表明,深度挖掘新媒体优势,正确开展以新媒体为依托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践行个人梦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相互联系,从而获取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并逐步转化为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而上升为对中国梦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刘云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J]. 改革与开放,2010(8).
[2]梁爱文.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契合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3]赵曙光.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