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红
摘 要: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下提出了相似的价值观念,分别为仁爱思想和友爱论,两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都占据着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二者也存在着差异,孔子仁爱的对象和范围较广,强调推己及人,以礼来维持社会秩序;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对象是排除奴隶之外的要求有回报的爱。比较二者的异同,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大师的伦理学和哲学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仁爱;友爱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72-02
“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学生记录的语录中。孔子的思想曾被认为是国家统治的载体,为此很难恢复其原貌,本文就《论语》一书来分析孔子的“仁爱”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学说对西方的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友爱对个人具有特别的意义,并且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述了自己对友爱的观点。本文就从内涵、对社会的作用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意义来对二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仁爱思想和友爱论内涵的比较
“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每一处的含义都不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谁也不愿意去过那种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1]177他认为友爱是幸福的来源。本文就《论语》中孔子对“仁爱”思想的基本含义进行阐述,并和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进行比较。
(一)仁爱的基本内涵
“仁爱”思想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伦理道德的出发点。“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五十多处,每一处的含义都不一样,仁爱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仁者爱人。“仁”是由“人”派生的同源词,是一个人的本质规定性:在我们把自己当人的时候,也要同样的要求把别人当人。孔子在《论语》中所讲的几乎所有好的品质都可以叫作仁,但是直接说明仁这个含义是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162仁就是指爱人之心,也就是自发地、主动地同情人、爱人、愿意对人好。这里的爱人指的是爱一切人。
二是推己及人谓之仁。在《论语·雍也》孔子对“仁”下了这样的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81一个人如果想自己事业有成,想自己能安身立命,就应先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帮别人有所立;如果想自己的事业发达,就应该先帮别人发达起来。由此看出,“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由己及人,推己及人,一个人只有自己“立”了、“达”了,才能帮助别人“立”、帮别人“达”,否则只能是空谈大话。
三是克己复礼谓之仁。此处的“克己”是指克制自己使行为大体上符合人们的一般伦理要求,从而更好地维护人类社会的礼仪和秩序。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53这里的“克己”并不是说孔子主张要克制自己,恢复周礼、主张复古和倒退。在当今社会,人有太多的欲望,“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在适当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正当要求。当然,人的正当要求又是动态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人们的正当要求是不同的,但无论在哪一时代,挥霍无度、穷奢极欲都是不正当的要求,为此就应该克制。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克己复礼”,人类社会就达到了“仁”。要实现仁,孔子说“为仁由己”,仁是我们每一个人行为处事所必须遵循的行为法则,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而不是只对别人要求。
(二)友爱论的基本内涵
亚里士多德根据不同人们之间存在的不同的友爱,把友爱分为了三类,分别为实用的、快乐的、德性的友爱。实用的友爱是因对方有用而发生,这种爱不是对方自身发生的。亚里士多德说这种友爱最常见于老年人中,因为老年人所追求的不再是快乐,而是好处;对于那些生活宗旨是获利的青年人和壮年人也是这样。这种人不大爱交往,除非他们能互相获益。快乐的友爱是因双方能互相给对方快乐而产生,这种友爱也不是因为对方自身而产生。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发生在两个好人即有德性的人之間的友爱才是最好的友爱,因为这种友爱是因为对方自身的德性而产生,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善的目的。这三种友爱中,具有德性的善是一个人本性的东西,是稳定和长久的。有用的和快乐的友爱是一个人相对于他人的有用性和愉悦性,因为我们能得到益处和快乐而去爱这个人,而一旦得不到益处和快乐,这种友爱就会终止,显然这种友爱是自私和狭隘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具有相互性、相似性、共同生活的性质。单方面希望对方好的善不是友爱,只有双方都有善意并且彼此知道自己都为其付出的爱才是友爱。人是群居动物,需要过共同的生活,只有在共同生活中,友爱才能实现,我们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
(三)仁爱思想与友爱论内涵的异同
由上可见,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在本质上有其相似的地方,都是要求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善意地为对方着想。所不同的是,其爱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略有差异。孔子的仁爱是指爱一切人和物,既包括男女老幼,也包括爱世间的一切物,因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它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真诚主动地去爱他们,而不是因为要得到回报而爱。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是排除奴隶之外的爱,是两个人之间相互吸引而产生的爱,是要求有回报的爱。二者相比,孔子的仁爱对象和范围较广,二者在爱的动机和初衷上也有所差异。
二、仁爱思想和友爱论作用的比较
仁爱思想和友爱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由于受当时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了这两种思想理论,二者对社会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社会现实条件、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的影响,二者在内容上以及调节社会作用方面略存差异。
(一)仁爱思想的作用
孔子的仁爱思想产生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秩序混乱,诸侯争霸,礼乐崩坏,是中国人所谓的“乱世”,孔子的仁爱思想就产生于此背景下。孔子把仁看成是人的本性,即人天生就有的一种品性,他为了让人们在乱世中具有复礼的自觉性,并且对违礼的行为产生“耻感”才产生了仁爱思想。仁爱最初产生在家庭内部,即带有血缘关系的情和爱。仁爱在家庭中体现在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孝”,平辈之间的“悌”。父母对子女要养、要教,子女对父母要养、要敬;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爱戴、尊敬,这种爱是亲情的表现,也是“家和万事兴”理念的实践。孔子提倡在爱自己亲人的同时,推己及人,由爱自己最亲的人推及至爱他人,爱一切人,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及社会稳定。
此外,仁爱还包括了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爱,具体表现在对他人的信和对国家的忠。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要与他人交往,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爱和尊敬他人,对别人讲诚信。从国家层面来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105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境界,这体现在孔子思想的方方面面。仁爱思想一直以来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甚至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二)友爱论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个人来说,友爱是“对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谁也不愿去过那种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对于城邦来说,“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公正相比,立法者更重视友爱”[3]162-163。确实,古希腊城邦社会非常重视友爱,把友爱推崇为生活中最为必需的德性。公元前8到6世纪,古希腊打破了血缘的牵制,每个人的基本角色已不再是家庭成员,而是变成了城邦公民。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公民身份表明了公民是城邦的主人,每一个公民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父子长幼、君臣等之间严格的等级界限,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友爱,让德行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尊重。在每一个公民看来,城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每一个个体都是城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动向都必须和城邦的发展方向一致,维持城邦的秩序,使城邦达到善的目的。
(三)仁爱思想与友爱论作用的异同
由上可知,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个人生存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但二者之间也略有差别,孔子的仁爱强调由最初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推及至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爱。仁爱外在表现就是礼,礼是人们交往的行为规范,父子、长幼、师生、朋友、君臣等之间依靠礼来维系,没有礼,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规范。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主要是从公民平等这个角度来说的,由于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公正、友爱价值理念盛行,以此来维持城邦秩序,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仁爱思想和友爱论之比较启示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亚里士多德友爱论都是针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提出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成了主流的价值观念,但二者都有其阶级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任何一位伟人及其思想观念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在有时代局限性和时代烙印的同时,也存在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历史的动态因素,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是每个时代、每个人所必需的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都告诉我们要关心人、爱人、尊敬人,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存所必需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戴和尊敬,社会才会和谐、稳定。爱人首先体现在“视己若人,克己为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来看待,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关心他人、体谅他人,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这种爱才是最真诚的。其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干的、厌恶的,不要让别人去干,更不要强加于他人,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我们要时时克制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多为别人着想,少一些自己的私利,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仁爱之心,建立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秩序。
(二)在重视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以德治国
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在重视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以德治国,实现二者的结合,维持社会良性循环。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发挥作用。法律来源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支持,因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德治的实现需要法治的规范和约束,二者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既要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也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德治和法治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友愛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友爱作为最基本的优良的思想品德要求之一,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当今,校园的暴力事件越发频繁,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表现为现在的家庭给孩子的物质太丰富,给予精神食粮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知识灌输的过多,而对道德素质的教育偏少。由于这两方面教育的缺失,使今天很多孩子变得自私狭隘,只想着自己的小利益。为此,我们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对人际交往和友爱的教育。只有发自内心的希望别人好,真诚地与他人交流的友爱才是最好的友爱,是最长久和稳定的。然而当今社会正需要这种没有自私、没有杂念的友爱,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利益、私心,只会造成不好的恶果,因此,家长和学校教育者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苗田力.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孔子.论语[M].李择非,整理.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