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军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各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文言文(包括古诗词)是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径,也是现行各类《大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我们借用“问卷星”调查平台,选择了高校学习该课程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有500名学生参与调查,回收率100%(无效问卷被自动淘汰)。下面我们对此次文言文教学调查的结果、反映的问题及教学改进方向作探讨。
一、文言文教学调查
本次调查学生问卷中,除个人基本情况(性别、专业等)外,主要涉及十个方面的问题,主要结果如下:
1.文言文所占课程比重调查。
调查中,文言文占《大学语文》课程比重较大,其中超过10%者约占九成(92.6%),超过20%者约占七成(69.8%),超过30%者约占四成(42.6%),具体如下表所示:
2.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必要性认识的调查。
调查中,学生普遍意识到文言文教学内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其中认为有必要设置文言文教学内容者超过九成(97.8%),认为毫无必要者只占2.2%,具体如下表所示:
3.学生对文言文喜好程度的调查。
调查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待提高,选择“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者约占三成(32.4%),选择“一般”或“不喜欢”者超过三分之二(67.6%),具体如下表所示:
4.学生学习文言文难易程度的调查。
调查中,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并非易事,普遍存在困难,选择“容易”者不到一成(9.4%),选择“有点难”或“很难”者约占五成(48.8%),具体如下表所示:
5.学生学习文言文主要目的调查。
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其工具性质,如应付考试(18.2%)、丰富知识(52.6%),文言文的人文性质并不被重视,只有两成学生选择“提高素养”(20.8%),不到一成学生(8.4%)选择“培养兴趣”,具体如下表所示:
6.学生文言文基础水平调查。
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包括古诗词在内的文言文不到50篇(73.8%),约两成学生能背诵50-100篇文言文作品(19.4%),极少数学生能背诵100篇(首)以上的文言文作品(6.8%),具体如下表所示:
7.学生课外学习文言文情况调查。
调查中,学生课外主动学习文言文兴趣不高,超过七成的学生选择了“不学习”、“很少学习”或“按老师要求学习”,极少数学生选择了“经常学习”(3.6%),具体如下表所示:
8.文言文主要教学内容调查。调查中,超过一半学生所学文言文来自教材,另有约四成学生所学文言文来自教材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一成的学生是在无教材的情况下上课的(13.6%),具体如下表所示:
9.文言文主要教学方法调查。调查中,大约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了“串讲法”,约两成学生选择了“谈话法”或“谈论法”,具体如下表所示:
10.学生文言文阅读类型偏好调查。调查中,超过四成的学生选择了“偏好小说”,约三成学生选择了“偏好诗歌”,近两成学生选择了“偏好散文”,不到一成学生选择“偏好戏曲”,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目前《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一是课时问题。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属于选修课,一般只有一个学期,36个课时左右,其中文言文教学所用多在5—15个课时,课时明显偏少,绝大部分师生反映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根本无法讲完,只能选讲部分甚至少部分文言文作品。可以对比的是,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为必修课,一般开设四个学期,288个课时左右,是《大学语文》的八倍。
二是大纲问题。教学大纲对于教学有着导向作用,1978年高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三十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并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只有一部教育部高教司编写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且多年不见下文。没有大纲指导,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明、性质不清、内容不定,师生难以对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有恰当的认识和评价。
三是教材问题。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繁多,良莠不齐,据不完全统计,图书市场上相关教材已超过一千种,很少有两个学校所用教材一致,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也是千差万别。部分教材质量不高,对中学语文教材关注不够,出现不少常识错误或文言文篇目与中学雷同的情况。
四是教师问题。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并无一支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教师多为中文、历史院系或行政部门人员兼职。文言文教学需要一定专业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对课文有较深入的理解、阐释,否则容易停留字词释义的表面,难以进一步深入。
五是教学方法问题。目前大部分教师讲授文言文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串讲法,主要是阅读课文、解释字句、概论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总结艺术特色等一套固定程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课堂参与不足,多为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六是学生基础与兴趣问题。中学阶段大规模、强制性的文言文灌输式应试教育,短期内有一时之效,但负面影响很大。一方面,学生普遍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课外学习热情很低。另一方面,学生高考结束后很少再关注包括文言文在内的考试内容,生疏难免,曾经背诵过的作品很多被遗忘。这就造成了调查中学生文言文基础与兴趣偏弱的现象。
三、文言文教学改进探讨
根据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增加教学课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过低的课时量严重限制了文言文教学活动的展开,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有必要增加《大学语文》及文言文教学课时量,将《大学语文》课时量由一个学期36个课时提高到两个学期72—108个课时,文言文教学课时量提高到20—40个课时。
二是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教学有导向、控制、评价作用,目前《大学语文》急需一份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以规范包括文言文在内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内容、评价标准,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精选教材。当前《大学语文》教材数量众多,有部分教材质量不高,师生普遍反映并不满意,影响文言文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材需要一个准入、审核、考察、退出的优胜劣汰机制,精选五到十种教材向全国推广,淘汰粗制滥造、低水平照抄、质量不高的教材。
四是建立大学语文部,稳定教师队伍。参照高校普遍建立的“大学外语部”,建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学教研机构“大学语文部”,负责全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并以此为依托,组建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加强对内对外交流。
五是改进教学方法。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串讲法容易流入枯燥,因而有必要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综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单一,如讨论式教学、问答式教学、诵读式教学、练习式教学、点拨式教学、谈话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欣赏式教学等。
六是丰富课外活动。文言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要努力向外拓展,丰富各种与文言文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鉴赏与写作、汉服复兴运动、古风词曲欣赏与创作、参观高校附近古迹遗址、地方名人历史传记阅读、传统戏曲欣赏等。
结语
本文就高校学生对《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认识、学习投入、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文言文占《大学语文》课程比重较大;学生普遍意识到文言文教学内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待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并非易事,普遍存在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其工具性质,人文性质并不被重视;大部分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能背诵文言文的很少;学生课外主动学习文言文兴趣不高;学生所学文言文来自选自教材;文言文主要教学方法为串讲法;学生文言文阅读类型偏好小说。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目前《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大纲、教材、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基础与兴趣等六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改进:增加教学课时;制定教学大纲;精选教材;建立大学语文部,稳定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高新伟.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8).
[2]陈德才.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摭谈[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3]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4]高小方.语言要点分析法与“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5]史丰.应用型地方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索与实践[J].语文建设,2015(17).
[6]毕国珍.浅谈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语文建设,2012(18).
[7]孙梦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语文建设,2013(15).
[8]周洪波.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32).
[9]肖卓娅.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改革途径的思考[J].教学改革,2009(18).
基金项目: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资助项目(zx201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