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常作伴知识审美两相通

2016-05-14 12:36张肖侠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学知识鉴赏能力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依据新课标,首先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评价标准和审美鉴赏能力评价标准两个方面,提出了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接着从文学知识掌握评价标准和审美评价标准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设计思路,来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最后从提高鉴赏效果出发,从明确的课程目标、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学策略。

新课改以后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古诗词的容量增大了,归类也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高考古诗词所占比例也有较大上升。古诗词鉴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把古诗词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忽略从诗词本身去阅读鉴赏,一味迎合高考出题者的意图,从而使古诗词鉴赏教学走向歧路,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要研究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1]强调了阅读和鉴赏的文学知识要求,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知识掌握标准。同时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提出了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审美标准。综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字词的释义﹑用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常识,包括背景材料中的时代背景、诗人﹑作品等背景,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诗歌风格特点、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标准体现了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特征。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要考察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否了解了古代文化常识,是否了解了诗词的写作特色,是否能借助一些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是否让学生抓住了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性标准要求。

2.审美鉴赏能力的评价标准。古典诗词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审美鉴赏能力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诗歌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性。新课标中规定:“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突出强调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人文性,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古典诗歌审美性特征。审美鉴赏能力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否喜欢古诗词的阅读,考查学生是否把握了古典诗词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察学生是否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并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否把握了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古典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又要把握作品的艺术性。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性的培养主要是从教学设计开始。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需要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和审美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知识审美两相通的效果。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视角的教学设计。文学知识掌握能力视角的教学设计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让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脉络,了解各个时期诗歌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类型,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文学作品是时代背景的反映,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盛唐时代国势强盛,唐诗多有气势,而且唐诗题材多样,有希望建功立业的,如杨炯的《从军行》;反映边塞生活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献诗求引荐的,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北宋王朝积贫积弱,故北宋词多苍凉悲壮,南宋多爱国篇,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2)熟悉各个时代的诗人生平及其艺术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不同的格调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李白的诗风飘逸洒脱,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风平白清新,李清照的诗风婉转凄凉。(3)诗歌的语言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准确地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对其进行评价和鉴赏。语言特点的把握要抓关键词,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4)诗歌的种类特点。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掌握诗歌种类的特点,有助于整体上理解诗歌。中学诗歌鉴赏应该引导学生着重掌握山水诗、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这几类诗的种类特点。(5)古典诗歌创作的规律。古典诗歌有其创造的格律、韵律等基本规律,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把握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或改写诗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这是中学诗歌鉴赏能力培养中比较高的要求。

2.审美评价标准视角的教学设计。古典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璀璨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要提高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要培养审美情趣和良好文化涵养。新课标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3]。新课标的变化表明今后古诗词鉴赏的评价标准将更加注重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作品价值的独到理解。因此,审美评价标准视角的教学设计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的作者感情,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读者审美评价的依据。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传达了伤别情怀。《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所表达的凄楚悲凉情怀。(2)抒情手法。不同的古典诗歌具有不同的抒情手法,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感情,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这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方面。如借物咏怀、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用典等。了解了这些抒情手法,诗歌的基本情调就把握了,再鉴赏整首诗歌就事半功倍了。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怀古词,抒情手法为怀古用典,而怀古意在伤今,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抒发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3)诗歌中的典故。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显著特点,古典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这些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从而来表达思想情感。不了解这些典故,就很难理解诗词含义。教学中要让学生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作者用典的意图,通过典故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姜夔的《扬州慢》也多处用典。

三、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策略。在提高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中,其实施的教学策略也是关键,我们认为这些策略包括:

1.明确的课程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具备清晰的方向,新课标明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目标,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的把握,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性。依学生的实际,结合新课程精神,才能制定出适当﹑完整的教学目标,从而达成教学的有效性。在课程目标方面,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教会学生基本的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古典诗歌的类型、作者的信息、诗歌的风格、词牌知识等。在过程与方法中,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技巧、表现手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古典诗歌中表现情感的词句,把握诗歌的感情主旨和审美倾向。

2.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面对一首古诗词,能够确定其教学重难点,把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内容既重知识,又重能力,善于发掘教材内涵,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首先是诗歌的语言美。从字、词、句、段、篇以及词法、句法、义理、考据、辞章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入手,使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其次是诗歌的韵律特征。包括诗歌的表现特征(如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象鲜明等)和主要表现手法(如烘托、用典、虚实、象征、起兴、联想和想像、渲染、抑扬、对比、照应等等),重要作家的作品风格以及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最后是诗歌的意境。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以全面感知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4],体验诗人的感情,真正使学生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有了这些具体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和意境美,进而体验、感悟诗人的心灵美,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的核心,因此选择符合古诗词本身的教学特点和文学作品鉴赏规律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渗透诗歌鉴赏理论知识,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一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古典诗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整体着眼,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悟能力,整体阅读的能力。对有些诗歌可以采取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透过字表深入诗内的韵味,从而把握诗歌的精髓。如在教学《诗经·关雎》时,应该通过诵读让学生留意诗歌的的押韵。有些诗歌可以采取整体感悟法,通过整体感知诗歌及小组合作探讨等过程,理解诗歌的内容。如,《蜀相》一诗可以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授课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感悟诗歌的内容,鉴赏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二是组织学生读诵诗词。我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韵律美,能够诵读,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的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项目来源:陕西省教育规划课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任迎春.关于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吴晓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J].新课程,2014,(3).

(张肖侠 陕西省宝鸡市姜谭联立中学 721008)

猜你喜欢
文学知识鉴赏能力高中学生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