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与思考

2016-05-14 15:12袁晓娇
科教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策

袁晓娇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但伴随产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通过梳理文献,总结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客观因素;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观就业障碍。最后基于对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加强专业基础与技能训练、依托心理健康课程和咨询服务克服超出客观现实的主观就业障碍等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7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generated employment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rough combing the literature, summed up the objectiv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uccessful employment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revealed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subjective barriers to employ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and skills training, relying on mental health programs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beyond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subjective overcome barriers to employment and other minority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s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种全会都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加之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体现为初次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就业过程漫长。例如有调查指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2007-2009年的平均签约就业率不到23%;①西北某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前与用人单位的签约率仅为14%,大多学生要毕业2~3年才能就业。②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体现为就业层次较低,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有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县级以下的政府部门、学校及小型私企工作的占70%左右,且70%以上少数民族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无直接关系。③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有针对性地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客观就业困难

研究者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因素探讨主要集中于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客观竞争力的分析。具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不利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扶持政策不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教育薄弱,就业空间狭窄,以及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专业设置不合理等。④⑤而个体客观竞争力的弱势则主要体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薄弱,家庭经济困难,且在语言、计算机技能、社交适应等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⑥

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就业障碍

近年来,研究者提出除客观现实存在的不利因素外,主观就业障碍也可能对大学生顺利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主观就业障碍是指个体认为当前存在或将来可能遭遇的与职业相关的障碍,而不必是基于现实背景或真实的信息。⑦尽管这些障碍可能在现实中没有基础,但它对个体的职业决策过程有直接的影响。根据职业社会认知理论,个体对职业和自我的主观认知通过职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职业决策过程,也就是说,一旦个体感知到有让自己不可逾越的鸿沟时,即便有浓厚兴趣,也有可能放弃该职业。尽管社会环境与客观竞争力基本相同,不同学生主观感知的就业障碍及压力可能很不一样,就业结果也可能截然相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主观上对就业和自我持有不恰当的负性认知和评价,造成了超出客观现实的就业压力,往往使得他们放弃争取就业的机会和尝试,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本研究采用吴雪梅编制的主观就业障碍问卷⑧对西南地区某高校13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问卷分为个体主观感知的外在环境障碍和内在自身障碍两个维度,其中外在环境障碍包括就业竞争、家庭背景、亲人态度三个方面,内在自身障碍包括专业水平、职业知识、社交能力三个方面。问卷共38题,采取4点计分,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在该方面主观感知到的就业障碍越大。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在4点计分刻度的问卷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主观就业障碍的得分均值为2.48分,可见主观就业障碍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最大的就业障碍在于就业竞争,即担心当前社会竞争过于激烈、求职人多而用人单位需求太少,害怕自己比不上其他竞争者;第二大障碍是亲人态度,即担心自己无法满足父母、恋人对自己职业的期待;第三大障碍是专业水平,即对自己的专业水平缺乏信心,认为自身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有所欠缺。相较而言,社交能力、职业知识和家庭背景几个方面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造成的主观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引导对策

基于上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主客观因素的分析,要想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需要从根本出发,从国家层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与引导。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和民族院校也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来引导、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

(1)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调查结果可见,害怕激烈的就业竞争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大的主观就业障碍。尽管高校扩招,用人单位需求减少等客观现实确实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自信不足、了解的信息不全面,过分夸大和担心就业竞争,谈求职色变,主动放弃争取就业的机会和尝试,或一味追求“冷门”却又并不能让自己满意的岗位,对其就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可通过开设“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辅导”等职业指导课程,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充分地了解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以及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扶持政策,同时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自身能力、兴趣、个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就业政策、社会需求等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2)夯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客观就业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对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的担心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因此需要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其就业自信心。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就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计算机技能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难以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的专业学习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高校应提供平台和机会,在普通话、外语、计算机技能等方面对有需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补偿式教育。此外,部分学校教师会对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予以特殊照顾,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双重标准,但这也可能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形成负面认知,损害其专业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加强其专业学习与训练,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培养,而非一味地降低标准和要求。

(3)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处理家庭—工作关系,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除了信息了解不全,专业基础薄弱之外,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超出客观现实的主观就业障碍还源于自我认识不足、家庭沟通欠缺等因素。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更多面对担心歧视、工作地域选择、自己与家人期待相矛盾等困扰。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固然有效,但面临就业压力和困扰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在民族院校,通过心理咨询一对一的服务模式解决就业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可以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以选修课的形式对高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家庭关系与沟通等方面的发展性辅导,从而扫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路上的心理障碍。

(4)注重甄别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疾病,对有特殊需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疏导主观就业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在学习、语言、社交等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也更多受到地域、习俗和家庭的影响,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往往比汉族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下,有学生可能选择逃避,排斥求职就业,也有学生选择明显低于自身能力的职位,还有学生因压力发挥失常错失就业机会,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症状。高校的专兼职辅导员应给予少数民族毕业生特别关注,定期了解、掌握本班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进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其他专业机构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调适就业心态。

注释

① 汪子云.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对策探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② 张久献.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理论前沿,2014.6.

③ 马忠范,郑喜淑.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8.4.

④ 敬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3.

⑤⑥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⑦ Albert KA.,Luzzo DA.The role of perceived barriers in career development: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9.4.

⑧ 吴雪梅.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及其特点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