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国
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一堂好课,必须具备两个特质:一是要有意思,二是要有意义。语文课如果达到这两个特质,我想就可以称其为优质课,这样的课堂可以称作优秀课堂了。下面我们就简单谈一下语文课堂中这两个特质的达成。
一、有意思
有意思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有趣味,有内涵,有特色。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写、说、思、辩的能力和兴趣。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充分的读做基础,其他一切语文学习都不会落到实处,走向深处。语文学习的读包含多种读的形式,有默读、速读、浏览、朗诵、背诵、跳读、品读等。每一种读都会有各自的效果和收益。其中朗诵和背诵是语文课堂中两种重要的读的形式,语文课堂上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就没有了生气,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没有了活力,缺少了活力自然就缺少了激情。我把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定格为“死课”,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不乏“死课”涌现,课堂上老师不厌其烦的对课文分析讲解,把一篇很好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踹踹的不像样,而我们的老师还在津津乐道,乐此不疲。难怪有人说“语文死了,语文老师还不知羞耻的活着”。我很关注语文课堂的诵读,为此,曾给学生们编写了语文诵读口歌:每天琅琅一刻钟,清肺健脾血脉通。摇头晃脑动肢体,强筋健骨体康宁。读读写写语文味,快乐课堂高效生。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和关注语文教学中的诵读,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诵读对于提高记忆力的重要意义,而记忆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学生,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正是博闻强记的最佳年龄,错过这个阅读背诵的最佳时机,就会造成终生的遗憾”,“吟诵古今中外的作品,一方面可以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高雅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李希贵还从培养语感的角度指出了诵读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李希贵认为,“只有多读、熟读,反复吟诵,才能培养语感。背诵名家名篇,既可以加深对精美语句的感悟,也可以体验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趣,逐渐养成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悟能力”,“背诵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强烈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
写是读的提升,读和写是密切相连的同时读和写是相辅相成,互相给力的。我校语文教学倡导的“读写一体化”模式正是打造优秀的语文课堂所探索出的一条佳径。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厚实思想,积淀性情,锤炼语言,真正走进了浩大的语文世界,从而为自由发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则是作好材料积累的一条主要途径。当学生有了语言、知识和思想的积累后,经过心智的加工,便会形成“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情形,这就需要倾吐。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倾吐的热情,培养学生倾吐的兴趣和习惯,把写作变成学生的自觉需要。写作终于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倾吐的快意,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师生关系融洽也是好课的一项重要标准。写作要从一课一练,一点一练,形式多样的“放胆文”做起。日记、读书笔记、随笔等形式灵活,关键要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表真意,切莫无病呻吟,如果那样学生久而久之会对写作乏味甚至惧怕,从而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学生没有兴趣的课堂当然谈不上优秀课堂。至于说、思、辩等语文能力是建立在读与写的基础上的,读写得到了真正的落实,说、思、辩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要做到语文课堂有意思,还要注意到学生学习形式的灵活有序,遵循学习的规律,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打造真实的学本课堂,让学习的事发生在学生身上。课堂上学生的独学要扎实,对学要真实,群学要有序,备展要充分,展示要精彩,互动要积极。这样的课堂才会张弛有度,动静有序,充满活力,学生才真正动起来,课堂的思维量才会足起来。一堂有意思好课就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了,思维量是否充足。
二、有意义
有意义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课堂效率高,目标达成度高。真正要做到课堂有意义首先要做到备课充分精细。一堂课上的是否成功,是否精彩,关键在备课。我们说“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就是这个道理。精细的备课一定要考虑好三个要素:学生、内容、方法。这其中备学生是备课首先要考虑的要素,教师一定要摸准学情,然后根据学情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最后根据学情、内容目标去备流程与方法。这其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导学案要设计的有层次性,思维含量高。其次,有意义最终要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现行《课程标准》为我们明确了三维目标即只是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不是单一割裂的而是互相渗透交融,由三个维度构成的整体。单一关注某一个目标或者忽略某一个目标,最终会导致每一个目标都难于达成,这是我们以前课堂的通病。所以,优秀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有意义,有意义一定要把课备精,把三维目标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