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优课 晒出风采

2016-05-14 07:41郭向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磨练一节课技能

郭向敏

全国教育界轰轰烈烈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对教师来说,无疑搭建了一个提升教育教研水平的平台,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注入了活力。作为一线教师,理应抓住此次活动契机,晒出优课,晒出水平。那如何打造出精品课程,晒出最靓风采呢?磨课无疑是最佳路径。

我们听特级教师的课,总觉得他们的课设计得非常完美,无懈可击,这样的课是一次成型的吗?当然不是。每一节课的教学他们都要经过无数次地备课和修改。在《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中,我感受到了一堂成功的课所走过的路。王崧舟老师设计的《万里长城》,就经历了多次的“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的过程。《万里长城》的导入,最早的设计是这样的:先让学生欣赏一组长城的照片,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调整后改为: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首赞美长城的小诗。这个导入后来又改为:老师动情地朗读英国女王伊丽沙白、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长城后留下的题词,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关于这堂课,王老师反复修改各个环节达十多次。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修改中,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放下”、“上升”中,好课才如雕琢后的美玉熠熠生辉。王崧舟这样评价自己的磨课过程:课是在不断地“放下”、“上升”中走向完美的,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

可见,磨课是教学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何为磨课?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从磨课方式来看,基本是两种:众人磨一课,一人磨一课。众人磨一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同课异构或者是一人代表反复磨练;一人磨一课是自己对同一课文反复磨练,锻炼自己不同方面的上课能力。不管是何种方式的磨课,我们应该清楚磨什么?

1.磨清学生所需。

教学要目中有人才能高效,因此,备课要考虑学生的切实需要。同一学校年级的学生,不一定就是齐头并进,因此,在厘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实情。如我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在第一次上的时候和第二次上的时候就对目标作了微调,前者重在“引导感悟”,后者则重在“整合感悟”。

2.磨教学技能。

一节课是否成功高效,既有学生因素,也有教师因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有即时评价、调动组织、示范演示等技能展示,教师可在磨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各项技能,使自己课堂如行云流水,无痕对接。

3.磨教学创新。

活用教材是成为新课程改革教师的共识,怎样在教学中展示创新的环节或手段,是磨课的重要研讨内容,因为在经典的课堂教学中,有那么一两个亮点,是磨课的最大魅力所在。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展、专业成长的过程,磨课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教师要备出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过程。通过磨课,老师们专业水平有了飞跃,对教学研究有了浓厚的兴趣,摆正了师与生的关系,课堂有滋有味,不再有职业倦怠,自己幸福了,学生也就幸福了。

我感觉磨课的意义有这么几点值得关注:第一,磨课是一种发现。在磨课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发现盲点,当然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发现知识特征和知识的美,不断发现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这种发现不断为我们打开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吸引我们前行。第二,磨课是一种带着发现的重新出发。磨课不是一直往前走,同一节课上了在不同的班级上,从形式上看每一次都是回到原点重新上这节课,其实每一次都是带着前一次的发现重新出发,每一次出发都是在不断地接近教学的真理。第三,磨课可以让我们享受到职业的高峰体验。天天没有变化的备课上课会让人对教学产生一种厌倦,而打破这种平衡,来磨一节课,感觉就不一样了。它让你的智慧和才华汇聚到这节课里,让你产生一种成就感、价值感。第四,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永远是一个过程。不是说磨一节课、几节课或磨一年课就完成了我们的专业成长,它应该是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长久过程。据此看来,磨课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修炼。

猜你喜欢
磨练一节课技能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工匠精神之磨练
漫画
用聪明的方法 得最好的成绩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