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学科领域的逐步深化,课堂上教师该怎样尽力提供一个有利于展示、实现而不是限制和压抑学生主体性的自由时空,从而消除其课堂“孤独感”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课堂宏观调控和结构上作了如下尝试。
关键词:小学 语文课堂 孤独感
一.激活个体自学——变听讲授为自我体悟
1.充满信任,明确自学要求,引发认知情感。的确,教师充满信任的期待是促使学生形成自信的催化剂。教师在这一“罗森塔尔效应”氛围中适时地揭示自学要求与期待目标,则将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引发为“征服欲”。因为情感因素是认知活动的动机系统,认知指向可以提高情感境界,形成学习的积极动因。这是消除学生课堂孤独感的前提。
2.揭示方法,保证自学时间,紧张智力活动。方法是认知的拐杖。只有认知要求而无方法无异于把学生置于黑暗的荒野,茫然无措只能使其孤独无望逾加浓烈,刚刚燃起的学习动因便缺少了意志的坚强支撑。提示方法并非相盘托出,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点拨、暗示认知新材料的途径与方向,并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其探究。学生将以紧张的智力活动取代教者支离破碎的讲解。
3.适时反馈,展示自学成果,强化成功体验。适时反馈是对学生经过意志支撑的紧张智力活动的检查,是暴露学生个性,显示独创性的机会,是对学生展示学习能力与结果这一强烈愿望的满足,具有感受成功喜悦、增强后继学习兴趣的巨大作用,是发挥其主体性的又一体现。
二.张扬小组功能——变“独木难秀”为“争荣共生”
植物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单调,没有生机,会枯萎死亡: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不仅根深叶茂,而且生机盎然,竟相争荣。“共生现象”给我们传统教学中名存实亡的“学习小组”的功能指明了方向。学习小组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经过自学的学生个体在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吸纳、讨论碰撞中验证自身、取长补短、激发灵感、趋同异见、明晰难点,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设置小组“集体空间”。传统的秧田式座位缺乏“生生交往”的活动空间,是教师主宰控制课堂行为的固有模式,较难组织起“讨论——借鉴”的合作学习。实践证明,扇形、马蹄形、圆形等座位成为学生交往协作的较理想空间组合,且强化了学生的小组协作意识。
2.加强小组合作指导。①培植学习组长,形成集体核心,赋予调控小组学习的权力,促其分工、整合小组学习过程这一能力的形成。②优化组合,共同提高。学习小组应由优、良、后进学生构成,从而为中下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借鉴、交流、锻炼的机会。③积极倡导求同存异。语言文字具有内涵丰富、形神兼备的特征;而理解语言文字的方法、过程又因个人不同而显出差异。作为小组应在积极趋同的前提下倡导畅所欲言,展示结果更重过程,允许保留不同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④教者应主动参与小组的讨论交流,艺术地设疑激趣,审慎地抓疑解难,提高小组学习的境界。
三.强化“脑筋振荡”——变单向受授为多向启动
思维属于艰苦的劳动过程。心理学家把发动大家开动脑筋,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出主意、想办法称为“脑筋振荡”。人不断地参与各种脑筋振荡,定能振荡出新的创意,迎接更大的挑战。
我们在主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极大地发挥小组内交流吸纳、趋同存疑的作用,此时,加强细习的学习结果反馈、“组——师”交流已成必然。教师应雍容大度地鼓励并接受学生的主动质疑(变“启动”为“受动”),并巧妙地以小组汇报为基础创设组间质疑互动的机缘。我认为此时教师的策略有:
1.待问设疑。教师应在小组学习完毕后多问常问,诸如“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你们小组有争论难决的问题吗”的一些问题。
2.反抛激荡。小组汇报后教师应明智地反抛:xx小组认为这段文字应如此朗读,你们认为如何?又如:他们认为彭总电闪雷鸣般地发作只是对团长失职行为的愤慨,有不同意见吗?请小组间展开争论。
3.整合升华。此环节是在组际充分辩论趋同的基础上,教师作权威性、升华性小结。这是教师主导性的有机体现,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充分肯定和学法总结的最佳时机。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课堂气氛、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对形象的感知和情感的体验。在教学实跋中,我深深认识到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变授为导,善于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