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颖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以班级授课制为特点的教育形式,学生的活动大多数是以班级形式出现的,班主任理所当然地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思想道德教育要想有好的效果,必须要有吸引力,象磁铁般地吸引住我们的教育对象,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必须做到有情有理,情真理切,情理兼容,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实理去教育学生,确保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动之以情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为人类所独有,它在人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所谓情感是人的意识中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物,它构成人在不同形势下的激情和意志的反映基础。为什么一次富于情感的促膝谈心、一句句温暖体贴的话语、一束束信任与鼓舞的目光会在被教育者心灵深处留下难忘的印象,给他们带来奋进的力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的炽热情感在他们灵魂深处激起了波浪,促使了认识与情感的相通,引起了他们意识的能动变化。由此可见情感作为一种手段,是我们班主任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武器。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情感丰富的未成年学生,他们一般的成绩不是特别优秀,在中考中一般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在中学受到关心和关注的很少,往往属于被批评的对象,心理比较脆弱,脾气比较怪异,所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还要“以情感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管理教育未成年人,不能硬管、赌狠,否则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在师生间产生敌对情绪,更进一步地伤害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用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呢?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其次要爱学生,爱是一个人的天性所需,离开了爱,教育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说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师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真心爱护班里每位学生,和学生间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得到老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他们从师爱中看到个人的力量,既可以唤起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发生共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感情投资。
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教师还要用心赢得学生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励,一份小小的奖励,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力、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二.晓之以理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
以情感人决不意味着以情代理,更不意味着无原则的姑息和迁就学生。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道德、正义与法理,让学生能理智地处理自己的事。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一味主张“软心肠”、“老好人”,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敢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听之任之,对学生是有害的。
对学生说理,就是让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会做人;能遵章守纪,做优秀学生;能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首先要教学生全面做人。学生整体而言在同龄人中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相对要差一些,加之部分学生受家庭和社会与环境的影响,“懒”字当头,享受在前,不思进取,缺乏做人的基本常识,礼貌、礼仪、修养这些看似与教育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纳入我们的德育教育中来,让学生先学做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当今青少年日趋严重,青少年犯罪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本身来说都是一件影响十分大的事情。除了学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班会和日常管理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做到情理兼容,收到良效,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处理好“通情”与“达理”之间的关系。只注重“通情”,而忽视“达理”,就会感情用事,甚至损害原则;只注重“达理”,而忽视“通情”,理就不能很好的贯注,不能发挥以理服人的作用。只有“通情”才能真正“达理”,只有通情达理,才能令人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