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岭
一
“老师,今天怎么又是写作文?”
“写作文怎么了?写作文很容易呀!”
“老师,我不会写作文!”
“你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文章,怎么不会写呢?”
“我没有内容可写!”
“怎么会呢?早晨起来走在路上,背着书包走在校园里,与家人在一起快乐地外出游玩,与伙伴一起玩耍,等等,怎么会没有内容呢?”
“我不知道怎么写下来。”
“只要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呀!”
这是我们常常能听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似乎成了很多学生童年的梦魇。而这正是凸显教师价值、展现教学智慧的地方。
我们先来瞧一瞧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每单元的“习作”和对应的课文: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年段,就要学写“习作”。此时的“习作”需要的是语言文字的模仿与积累。而从习作内容和对应单元的课文来看,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可能无法以“文”来促“写”,课堂教学、习作指导成为截然分开的“两张皮”,最终是“教课文”是一套方法,“写作文”又是一套方法。有的教师甚至还会生成这样的感叹:“不会教书,更不会教学生写作文。”
再来瞧一瞧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每单元的“习作”和对应的课文(见下页表格)。
到了高年段,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习作内容与单元课文有了一定的链接性。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有了一定的课文“借鉴”,也有可能从“文”到“写”,直至“创作”。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教材的编排不仅仅是为学生的“学”(或称之为“借鉴”),更重要的是为教师的“教”预留了较大的空间。为此,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将“习作要求”作为一种“凭借”,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延伸,慢慢积累与内化。
以上这些都迫切需要教师的“教”发挥巨大的作用,需要的是改变理念,改变“教”的方式与方法。
二
有的人会说:“看来,在写作文这个问题上,教师的作用太大太大了。”
有的人会说:“看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文的能力。”
有的人可能还会说:“看来,教师能够让学生写作文‘一蹴而就。”
这些说法有些偏颇。教学不单单是教师“一人独揽”的事情,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者必须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教育环境和指导,但这一‘指导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的,指导就是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使它最充分地实现自己。”①从课文或阅读材料的学习到实施写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拓展到了对同类文题进行自我理解、自我创作。教师的指导过程类似于“慢温热疗法”——通过热这种物理性刺激(类似于课堂教学中基于文本的课堂“对话”)使人体升温(类似于学生将旧知、新知相融合,丰富其内涵)而加强血液循环(类似于形成“自能获得”的学习)的治疗方法。这样一来,写作便是一个“慢”的过程,我们需要慢慢地“亲近”,探索儿童写作心法;慢慢地“了解”,探索儿童写作能法;慢慢地“引导”,让学生不怕写作;慢慢地“教写”,让学生爱上写作;慢慢地“创写”,让学生乐于写作。
植物的生长有着各自的规律,揠苗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无论是心理、生理,人的成长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也有自身的规律,具有每个年龄阶段的“独特性”。基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关于“写作”也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这样的提示暗示“写作”是“慢条斯理”,而非“一锤定音”。
低年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他们认识世界的特征是直观性和表象性,只对周围所熟悉和亲近的事物、人物感兴趣,内心还没有生成探求的欲望。这个阶段,他们爱模仿,爱说话,爱反复。教师在引导学生说话后,可让学生将自己说的话连在一起。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慢慢地”过程中完成了“写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段(三、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强烈的探求心理,他们爱新奇的事物,也爱幻想,已经不再满足于观察、接受自身周围的世界和已知的东西。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逐渐开始对自身有新的看法。这个年段,要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低年段“说话、写话”的基础上,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习作内容,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如“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下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习作。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要求。
高年段(五、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年龄段。这时的学生求知欲较为强烈,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也关注各种未知的问题,开始富有感情,顽强地表现出“独立”“自我”的倾向,渴望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个时期的写作也慢慢地步入了创作的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第一学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学段主要是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纵观三个年段的“习作”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同一写作内容(比如写人、写事)或同一写作题目,要求是“慢慢”提升,“缓缓”推进的。
三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熟能生巧,只有经过长期的阅读积淀、写作磨炼——“慢工出细活”,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作为教师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慢慢地”去鉴赏文学作品,感知文学的魅力,遵循阅读、模仿、借鉴、创作的基本规律,“不急不躁”地写。同时,融进美育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掌握文字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高运用文字的技巧和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立足20多年的一线教学实际经验,探索“慢”策略的作文教学,以“儿童视角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新思维”为研究方向,探索“儿童心法”(写作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法则)、“儿童能法”(写作过程中儿童所采用的技能、技巧),始终将“实践”放在首位,从“故事”“幻想”“体例”三个方面例举小学生作文教学实践操作及效果。
“让孩子们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从而喜欢上语文课,直至喜欢写文学作品。”这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们也极为珍惜自己的每一次机会:从平日里的练笔到每次的课堂写作,学生们发挥出自己多样的才华。特别是在班级举行的读书月活动中,许多孩子都向全班推荐自己所阅读的书目,每一周的“阅读推荐会”成了学生所期盼的,他们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翱翔于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之中。
《梦幻之旅》《小书虫漫游记》《神秘莫测的一八二〇》《少年派的故事》等接龙故事,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推向了高潮,瞬即爆发了争先恐后的创作局面,那一篇篇来自他们心底的思潮涌动于纸上,《梦幻之旅》更是有幸刊发于《快乐文学》杂志上,从2010年的9月连续至2011年的5月。有了激动便有了感动,有了感动便有了行动。于是,许多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故事创作:邓淑乐的《精灵世界》、王琬天娇的《魔胞胎》、徐璐的《兰贝贝,虹壳壳》、朱涤非的《动物学园》、汤敏超的《我心飞翔之丛林探险》、王鑫的《樱梦的成长史》……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我所教授的学生发表的文章近500篇。我也将学生们的习作汇编成册,于是便有了《花儿朵朵绽放》《一年又一年》《基于“儿童法则”的作文实践操作的研究·学生作文集》《小荷才露尖尖角》等,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011年10月,我主编的班级七位孩子的文学作品集《精灵世界》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4月2日《扬子晚报》以“7个小学生‘玩出23万字小说:溧水一语文老师带着学生玩接龙故事,内容集结成书”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曾读过台湾作家张文亮的散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很受震撼,总觉得该要好好深思一番。当“我”站在“蜗牛”的位置上去观看世界,才发现了“慢”的好处和美妙。我常想:作文教学何尝不是一出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场景戏呢?我们所需要的其实是转变思考的位置,让自己学会“慢”思维、“慢”等待,等待儿童在课堂上、生 活中慢慢地成长,发现属于他们的“秘密”与精彩。
总之,作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作文教学,须讲求一个“慢”字,但是要“慢”得有条理、“慢”得有成效、“慢”得有章法、“慢”得有收获。希望作为读者的你,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完善属于您自己的“慢”法。
由于自身一直在“慢”的路上,加上水平有限,很期待您读完此书后,对拙作做出批评与指正。
①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