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情况,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出血; 焦虑; 抑郁;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7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39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的特点,如果不进行及时抢救,数小时或是数分钟之内患者便可死亡,病死率极高,为40%~60%[1]。患者即使生存下来,也大多留有严重的肢体障碍、失语以及偏瘫等,还会带来肺部感染、压疮、尿路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3]。笔者所在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4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其对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会议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均经过颅脑CT或MRI进行确诊。其中研究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45~79岁,平均(65.3±7.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2~77岁,平均(65.1±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急性期护理。患者由于急性起病,患者本人及家属均没有护理该病的经验,因此,会导致束手无策,也没有正确的护理常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指导工作,认真教会他们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将患者的床头抬高15°~30°,每隔1~2 h翻身1次,肢体保持于功能位;由于按摩肌肉可以有效的刺激患肢的感觉,促进患肢的淋巴以及血液循环,有效的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还可以防止营养性或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发生[5]。因此,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肢进行按摩,动作要轻柔、规律,每次15~20 min,2次/d;有效促进患侧关节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幅度由小至大,由近至远,3~4次/d,每个关节每次活动3次。(2)恢复期护理。患者处于恢复期后,意识清醒的患者多由于急性发病、病情危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或肢体功能障碍等,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担心以及绝望等不良情绪,甚至有的患者不配合或是拒绝治疗和护理,对病情和治疗造成影响。患者家属也由于难以接受患者偏瘫等病情,出现急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向其介绍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通过后期的康复锻炼和治疗,病情是可以好转的,建立患者及其家属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争取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为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促进患者的休息和康复,可以为患者播放轻柔的音乐,或是指导家属多于其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建立良好的心态。为了早期、有效的恢复肢体功能,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翻身、上举以及床上桥式运动等,5~10 min/次,2次/d;指导并鼓励患者自己做日常自理活动,包括坐起、翻身、进食、洗漱、入厕以及穿脱衣服等,在日常活动中有效的锻炼肢体的功能[6]。
1.3 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7],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越强。(2)心理状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情况。(3)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的危重症,病情进展快,由于颅内压的迅速升高,导致脑组织受到压迫,形成脑疝。由于急性脑出血发病突然,患者又多遗留有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较大,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8]。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建立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给予早期的康复训练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9]。大量研究认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表明,不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还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本次通过对4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疏导患者的心理,指导其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以及生活自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改善更加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40.91%(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文世红,宋乐群.急性脑出血的预见性护理[J].当代护士,2014,21(4):64-65.
[2]林敏,邹少娜.小量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2):1442-1444.
[3]陈肖媚,庞伟茂,王海英,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113-116.
[4]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29(6):378-379.
[5]张朝霞,陈玉丰,曾国华,等.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21):1908-1909.
[6]尹小燕.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7(3):29-30.
[7]郭志雁.高血压脑出血35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66-67.
[8]卢精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3):713-714.
[9]韩红梅.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6):5-7.
[10] Furie K L,Kasner S E,Adams R J,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J].Stroke,2011,42(4):227-276.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