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自然地理学”的渗透

2016-05-14 08:08沈亮
关键词:游牧民族农耕中华文明

沈亮

摘要: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产生持续而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中国的文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审视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方向,能够为高中学生认识历史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为此,笔者以黄土地、黄河、降水和气候四方面为切入点,简浅地分析这些地理环境因素对中国的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教学的奥秘所在。

关键词:地理环境;中华文明;黄土地;黄河;降水气候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29-2

如何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视角去分析其对中华文明、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笔者以“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这一课为载体,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以探究课的形式把“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中国历史的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

一、黄土地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

在中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原始社会的农业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水稻培育,从现有的考古发掘可以证实,不仅在浙江河姆渡出现了距今七千多年的水稻遗物;而且在湖南境内的彭头山遗址和玉蟾岩遗址更是先后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和一万四千多年的水稻遗物。这些都有力地证实了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多元化的。然而,纵观夏商周三代发源及拓展的区域,中心区域基本都在今天的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的关中地区、河北省西南部及山东省西部。其他地区的文明往往是初期较为发达,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走向衰落,在南方地区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北方这一区域的文明为何不断发展,越来越辉煌,而南方却走向衰败呢?因素固然多样,然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却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我们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很容易观察到夏商周三代的中心区域与黄土高原是高度重叠的。黄土地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不会是偶然的。在生产工具简单落后、铁器尚未出现的原始社会后期乃至夏商西周时期,纤细松软的黄土显然更有利于古人的利用和开发。与此同时,当时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也比较优越。竺可桢在其《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分析道:近五千年期间,可以说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1]相比现在的北方地区,当时黄河流域的平均气温要高出一两摄氏度,气候比较温和,降雨也充沛。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古代北方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为之后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反观南方,虽然也很早就出现了农业文明,但由于土壤主要以红壤和棕壤土为主,肥力较多但土壤粘结,在铁器尚未使用之前,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加上南方当时温度比现在偏高3摄氏度左右,较为湿热,瘴气甚重,瘟疫容易流行。即使到司马迁时期,他在《史记·食货列传》中还写道“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这些地理环境因素综合起来看,在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的古代,总体不利于南方农业文明的发展,也不利于南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可以说,黄河中下游成为中国先民生存和繁衍发展的摇篮不是偶然的。

二、黄河对中华文明政治的影响

当然,中国文明的发展不仅和黄土地紧密联系,更和黄土地上的“血脉”——黄河紧密相连。水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兴修水利历来是每个王朝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对黄河的治理。黄河在国人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她被称为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摇篮,她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黄河既有母亲宽容亲切的一面,泽被千里;但也有怒斥咆哮的一面,泛滥成灾。从黄河的分界看,黄河的上、中游落差较大,将近4400米,可谓气势磅礴,特别是中游经过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地区,而下游落差不足百米,河面又显宽阔,水流趋缓,由此造成大量泥沙沉积,从而使黄河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但随着黄河流域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西周后期铁器的出现,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的含沙量。所以黄河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成灾不可避免。在春秋战国时期,面对黄河的多次泛滥,如何有效治理黄河,成为了当时积极发展农业的各诸侯国一个重要课题。乃至无力的周天子也积极出面组织各国协调治水,但效果甚微。《孟子·告子下》中写道:“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从这一侧面的记载也可以看出,治水过程中嫁祸于他国的事例屡见不鲜,更何况还有恶意将灾难加给邻国的呢?分散的列国是难以治理奔腾怒吼的黄河,而孟子给出的答案就是“定于一”!在先秦的黄河流域,要保证国家的强盛,则必须积极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加强对水利的兴修,特别是对黄河的治理。由于治理黄河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协调黄河流域各区域共同协作,这就决定了黄河流域的政权必须走向统一;另一方面,治理黄河又需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需要快速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整治,这也对中国政治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后,中国政治从“封建时代”最终走向了“中央集权”时期。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秦朝,终于屹立于亚洲的东方。

三、降水、气候对中华文明的潜在影响

如果我们对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很惊讶地发现,秦朝的疆域和自然地理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秦朝的版图基本和除东北以外的东部季风区大体一致。再看战国时期的秦、燕等国长城,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界线几乎和这段长城相吻合。这绝不是巧合,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的中国大陆,400毫米等降水线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一条天然分界线。先秦时期的农耕先民们,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长城成为了两个民族的人为分界线(河套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灌溉条件,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成为农耕民族开拓西域的走廊)。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农耕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北方的疆域往往不会超过农牧业的分界线。即使占领游牧区,由于缺乏大规模的农耕开垦条件,难以解决粮食的供给,往往放弃或者只派驻少量军队集中驻守,如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但时间往往不长。然而,游牧民族则不同,他们的生存条件比农业民族低,并对农耕民族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加上游牧民族对降水和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降水减少或者气候变冷往往促使他们挥鞭南下。从两大民族在历史的交锋中可以看出,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往往采取攻势,而农耕民族则筑修长城采取守势。明朝是最需要修筑长城的,而清王朝却根本无需经营长城。毫无疑问,生产力低下的中国古代,农业民族不具有统一中国的条件;相反,牧业民族却能做到这一点。[2]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三次大规模南下,不仅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三次游牧民族南下有两次与当时的降水和气候直接相关。查看《一千七百年来世界温度波动趋势图》,和现在相比,东汉后期至隋唐之际,两宋之际直至清末,气温都明显偏寒。从十二世纪开启的“寒冷”模式,使北方的各游牧民族先后崛起,占领中原地区,促使农耕民族迎来第三次大规模南迁。中国历史上由于游牧民族南下的三次大规模南迁,促进了南方各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有力地巩固了中国南方的疆域;同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的引进,推动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至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式移至江南地区。由此可以看出,降水气候的细微变化,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间接而又持续的影响。

历史是一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科,更是一门能够开拓学生视野的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视野,我们需要在课堂中求新求变,以新的视角和新的观点融入历史教学之中。同样,教学模式的变革和高考试题的多样也已明确带给教师这样的信息:我们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越来越多的新视角、新史观、新的学术成果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关注好学术动态,打好宽厚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构建本学科知识的宏观大框架和微观小世界,把更多的“新意”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01).

[2]葛剑雄.统一与分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猜你喜欢
游牧民族农耕中华文明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农耕感怀
农耕园里收获多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
老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