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兴起和发展,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是现阶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近年来,芒市积极探索创新以党建为引领,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围绕产业转、党员创业示范带、群众致富跟着干的发展新路。
一、芒市农民咖啡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2015年底芒市咖啡种植面积88115亩,收获面积60867亩,收获干果9338吨,咖啡产业收入8404.2万元,占全市农村经济产值总收入581306万元的1.4%(数据不含后谷公司基地数据),在农村众多产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个合作社:
(1)弄丘村团结村民小组咖啡专业合作社。距离遮放镇政府8公里,农业户数81户,农业人口334人,耕地面积999亩,其中水田371亩,旱地62亩,农村经济总收入496万元,农民所得总额2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39元,咖啡种植面积28.5亩,咖啡收获面积28.5亩,产量(干果)4.3吨,咖啡收入3.87万元。团结村咖啡种植为群众自发种植,基层情况和弄丽村差不多,由于目前鲜果价格低,且公司拖欠2015年鲜果款,群众对咖啡种植没有信心,少部分众把咖啡砍掉种植其他作物,大部分群众在观望状态中。
(2)弄坎村贺焕村民小组咖啡专业合作社。距离遮放镇政府15公里,农业户数90户,农业人口419人,耕地面积1157亩,其中水田468亩,旱地689.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655万元,农民所得总额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8元,咖啡种植面积492亩,咖啡收获面积468亩,产量(干果)702吨,咖啡收入631.8万元。弄丘自然村弄丽村民小组咖啡种植模式为群众自发种植,2015年咖啡种植面积307亩,咖啡收获面积307亩,产量(干果)46吨,咖啡收入41.4万元。遮放镇弄坎村委会贺焕村民小组咖啡专业合作社,属于公司基地+群众模式,咖啡种植面积492亩,咖啡收获面积468亩,产量(干果)702吨,咖啡收入631.8万元。群众对发展咖啡产业有一定的信心,过去因为缺水,山地半山地基本是荒芜无收成,咖啡种植解决了群众山地半山地的种植问题,虽然收成不是太高,但是总还是有一定的收成,咖啡公司也没有拖欠鲜果款。
咖啡种植基本上每亩平均产量1-1.5吨,按2015年保护价格2.5元/每公斤计算,产值为2500-3750元,扣除管理费用和人工采摘费用,每亩基本纯收入800-1900元左右,按目前产值计算属于能脱贫但不能致富的产业,很容易被其他产业代替。从2015年统计数据看,如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提高收购保护价格,稳定咖啡产业发展,对芒市山区半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存在无办公场地、无经营场所、管理不规范、运转不正常等问题,有的纯属想套取国家项目资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比如,在石斛产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过去的几年中,实施“待免扶补”贴息贷款政策,要求贷款必须要有营业执照(工商和民政注册),各种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得到发展,数量猛然增加,但是享受政策后,没有按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发挥相应的作用。
二是缺乏资金注入。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原是一些服务型的组织,自身没有资金积累,后期虽发展了一些经营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但由于经营时间短,再加上合作社的分配原则规定可分配利润的60%用于分配,留作滚动发展的资金少;另外,没有抵押资产,不能满足金融部门贷款条件,资金不足是当前合作社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三是内容单一。如后谷咖啡公司组建的咖啡专业合作社,由公司投资合作社的办公场地和经营场所和办公所需设备,基本条件具备,由于是单一产业的合作社,入社群众少,辐射面窄,影响小。在芒赛村咖啡专业合作社时了解到,农户并没有入社,合作社由公司聘请村里的一个老党员和2个村民来管理,平时的工作由公司的人下来安排指导,只是相当于公司的代办点,根本没有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碍了咖啡等其它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和农技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长远发展眼光,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有的经营水平不高,组织能力不强,无法把合作社做大做强。
三、重点打造新模式下的专业合作社试点的意见及建议
1.加大农村产业扶持政策力度,加快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为更好的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扶持标准、降低审批门槛,让政策惠及更多的群众。通过产业扶持,让农村更多的农品集中到专业合作社,让专业合作社有产品可销售、有内容可服务。
2.发挥党建平台作用
按照项目化的管理模式,把基层党建工作分解成具体项目,整理包装了综合服务平台、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党建示范点、村集体经济、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培训等七个项目,使每个项目都能辐射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
3.整合项目资金
按照“整合项目、聚合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整体推进”的原则,整合各级涉农项目资金。
(1)整合财政、发改、扶贫、交通、民宗、新农村、环保等资金项目进行整合,扶持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
(2)涉农项目向专业合作社倾斜,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3)积极争取省、州对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的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4)整合“党建+金融+产业+扶贫”新型党建模式,依托3亿元红色信贷,通过“党建+金融”的方式,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帮扶、项目带动、政策优惠”等手段,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
(5)加强土地合理流转,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
4.实施“互联网+专业合作社+党建+”试点项目
通过“互联网+合作社+党建+”的新模式,把合作社覆盖到所有农业产业服务上,提升合作社服务功能,培训当地的村民干部、老党员和积极分子,再由这些骨干力量带动和培训所有村民,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咖啡专业合作社由于只是针对咖啡产业服务,影响面和辐射面小,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功能不明显。单一的专业合作社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农业产业发展和服务的需要,必须探索综合服务性的“党建+合作社+”的新模式,通过党委政府进行政策扶持,把合作社+的模式扩大到农村所有的产业上,充分发挥党建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核心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才会得到新的发展,合作社功能才能得以发挥,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