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温娜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正确的选拔和使用人才,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孙中山先生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才思想,特别是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方面更是独树一帜。认真地发掘和研究孙中山的人才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做好当代的人才工作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也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在此形势下,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及爱国人士开始放眼世界,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步认识到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的教育思想上的落差。由此,“教育为立国之本”和“教育救国”等思想应运而生。受此影响,一股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新的教育思潮在近代中国日益兴起。孙中山即是这一思潮的重要的提倡者和参与者。孙中山人才思想非常丰富,重温他的人才思想,不仅是对这位伟大革命者的深切缅怀,而且对我们做好当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人才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正确的选拔和使用人才,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其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并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关系社会兴衰发展的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在1894年6月,孙中山北上京津,给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了一封书。在书中,孙中山写到:欧美各国之所以强盛,不完全在于坚船利炮,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这四个方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孙中山的此种认识,实际山是把人才问题提到了影响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同时还尖锐地指出:“方今中国之不振,固患于能行之人少。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此中国之极大病源也。”[1]孙中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才凋零是当时国家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人才为本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一开始就把“延揽人才”作为根本宗旨提了出来,这是孙中山人才观的起点。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又提出了“人才平等,重视人才培养,合理使用人才”等一系列思想,可以说有着独具一格的丰富的人才思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思想,在这方面,孙中山主张积极吸取中国封建科举制度中合理的内容,以考试为主要手段来选拔人才,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人才的任用上,他主张坚持唯贤和选贤任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徇私情,不计前嫌。孙中山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育人、选人和用人,中华民族的振兴才指日可待。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尽管当代的中国与孙中山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研究孙中山的人才思想,尤其是他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思想,仍然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从而为当前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孙中山“考试择人”的选才思路
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中国在选取人才的时候一直采用科举取士的方法。这一路径延续到清朝已变得根深蒂固,成为政府选取人才的一项根本制度。孙中山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他研究了古今选才用人的制度。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尽管从形式上看也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但客观上由于封建等级制的存在,人才选拔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弊端。孙中山通过分析认为,科举制度以能写文章为万能,“多数才俊之士,废弃百务,惟文是务”,“一般士子求学之心思,皆以利权为目的。及目的达到,由是用其智权,助桀为虐,是学问反为贼民贼国之根”。[2]这是科举取士最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废止腐朽落后的科举选才制度。除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孙中山还研究了欧美国家的选举制度。他认为有些人尽管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但其实并无真才实学。还有一些人听起来讲的头头是道,然而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一接触实际就原形毕露。他早在1906年《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讲演时就曾强调指出:无论是选举还是委任,都有很大的弊端。由此,孙中山认为西方的选举制度也不能辨别一个人才能得高低。通过对中西各国选才用人制度方面的利弊优劣的考察和总结,孙中山最终提出了“考试择人”的选才标准,“必要设立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官吏是选举的抑或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3]也就是通过考试来选取和提拔人才。
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为孙中山实施他所主张的考试选才计划奠定了基础。他根据临时政府“各处待用之士,荟萃金陵,而各省办事人才,反觉缺乏”的现实状况,确定了“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4]的用人方针。在他的指示下,临时政府的内务部和法制局立即制定了《文官考试令》和《文官考试委员会职官令》等一系列相关的法令、章程。其中,《文官考试令》对文官考试制度进行了规范,把文官考试分为两大类:“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文官考试”。“高等文官考试”每年在南京举行一次;“普通文官考试”则由中央和各地方便宜举行,考试的时间、地点由考试委员会在考试前一个月对外公布。此外,临时政府还建立了各种考试委员会,试图通过最严密、最公平的考试来选拔优秀人才,以掌握和管理国家的一切重要事务。
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革命党人的妥协,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三个月便夭折了,孙中山试图通过考试来选才的各种美好设想无法得以继续实施。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放弃考试择人的选才思路。1916年8月,他在一次演说中还谈到,现今要实行考试制度,一个省之内,通过考试选出具备文官资格的一些人,然后再在获得资格的人中进行选取,这样“自能真才辈出”。[5]1918年5月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孙中山在总结革命失败经验教训的《建国方略》一书中指出,“国民大会及五院职员,与夫全国大小官吏,其资格皆由考试院定之”。[6]1921年,孙中山在广东教育会发表演说时再一次强调了考试选才的重要性:以后国家凡行政用人,必须经过考试,只有通过公开的考试才能将有真才实学的人士选拔出来供国家使用,否则就会埋没人才,误用庸才。此外,一定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只有考试权独立,才能真正发挥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优势。1924年8月,孙中山下达《公布<考试条例>及<考试条例实施细则>令》,公布《考试条例》,对考试选才做了具体规定。可见,孙中山还是有着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考试择人”的选才思路的。
三、孙中山“人尽其才”的任用策略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各自的人才任命和使用策略,也都想把人才用好。清朝的统治者同样如此。不过到了清末,仕途的腐败程度已经达到了极点,“亲贵以财贿招诱于上,士大夫以利禄市易于下,奔竞弋谋,相师成风。脂苇突梯,恬不知耻,以致君子在野,自好不为,事无与治,民不聊生,踵循不悛,以抵灭亡。”[7]孙中山深刻总结了历代统治者使用人才的经验教训,在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了“人能尽其才”的思想,强调并坚持任人唯贤、按能授职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对人才“任使得法”的一系列主张。
首先,人才的任命和使用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所谓“德”,主要是指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作风,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心,要全心全意为民众谋利益。所谓“才”,就是知识、能力、经验诸方面的综合,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孙中山明确提出:“想当议员或作官吏底人,必定要有才有德,或有什么能干,若是没有才,没有德,又没有什么能干,单靠有钱是不行的”。[8]这体现了孙中山选才用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在他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后,公开宣布了国家选举人才的标准和原则,任人唯贤,按能授职,并将这一原则贯穿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之中,在他批转的内务部《请颁文官试验令》中就明确体现了这一思想。
其次,人才的任命和使用须坚持不徇私情、不计前嫌的原则。孙中山在任使人才方面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并且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绝不因私人关系而任免官吏。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是南洋华侨资本家,他从小就被哥哥接到美国檀香山学习,后哥哥又资助他到香港学医,他弃医从政后哥哥又资助他革命,可以说哥哥对他的恩情很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之后,广东各界及华侨都积极提议让孙眉出任广东省政府都督,但这些都遭到孙中山的坚决反对。他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向广东各界代表进行解释,哥哥所长不在为官;另一方面主动去做哥哥的思想工作,最终孙眉并未出任政府机构,而是专心发展实业。此外,对于那些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确有才能的革命者,孙中山也是顾全大局,一律不计前嫌,委以重任。清末民初的思想家,辛亥革命时期的宣传家章太炎,曾公开攻击过孙中山,并先后掀起两次倒孙风潮,对此孙中山并不计较,在南京临时政府筹建时,还热情地聘请他为枢密顾问,参与国家的方针政策。
再者,人才的任命和使用须坚持五湖四海的包容原则。孙中山多次强调,任使人才,一定要摒弃狭隘的宗派观念,要“惟才能是称,不问其党与省也”,[9]如果我们党内有能够胜此大任者,则可以优先使用,如果党内暂时找不到这方面的人才,应当到党外去借才,不能以党派来论英雄。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知识分子容闳,尽管与革命派交往不多,但由于学识渊博,有影响力,因此孙中山仍写信请其回国,参与国家建设。同时,孙中山认为在任使人才上还要打破传统的地域观念,用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去吸纳各方英才,扩大人才基础,广泛地选用人才。
最后,人才的任命和使用须反对“以官赏功”的传统体制。“以官赏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一项基本的仕进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如果大臣为国家效力了,皇上就会以赏赐官职作为回报,而不考虑其是否能胜任这一职位。这是封建时代人事制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掌握政权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开始争功要赏,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对此,孙中山坚决反对,认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当官,而不能用奖励的方式赏官,要注意区分任官和赏功的界限,这一思想十分有见地。
总之,孙中山吸取了中国历代人才思想的精华,弃其糟粕,他的人才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他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和大胆公正地任使人才的思想,是对历代任人唯贤思想和按能授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可供现今我们人事制度改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3]《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胡汉民.《总理全集》(第2集)[M].上海:上海民智书局,1930.2.
[4][7]《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8]《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柏杨.孙中山人才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1]耿相魁.论孙中山的人才思想[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2:56-61.
[1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一)[J].汕头科技,2010,0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