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它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的体育游戏通过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拥有积极的情绪,愿意主动完成游戏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培养幼儿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幼儿园在创编相宜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有了以下探索。
一、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定目标
(1)发展基本动作: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保持愉快心情,在游戏过程中,运用身体协调能力将肌力、敏捷性、平衡感、柔软度、韵律感等,配合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平衡觉等感觉系统,发展幼儿走、跑、跳、踏、踢、丢、抛、接、拍、打以及攀爬等基本动作。
(2)培养规则意识: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唯我独尊,缺乏规则意识。体育游戏活动进行时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顺利开展下去的。它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能培养幼儿社会情感中的规则意识。
(3)提高抗挫心理:在幼儿体育游戏中,难免会有冲撞、跌倒、冲突等事情发生,幼儿需要从中学习保护自己与防卫他人,加强自身对挫折感的调适与解决能力。
(4)促进幼儿智育:在进行竞赛性游戏时,幼儿为了争取自身所属集体的荣誉,会主动关注“游戏信号”,牢记游戏的规则,积极思考应变策略等,加强和改善了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促进了幼儿智力发展。
二、紧扣目标,建立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紧扣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确立创编体育游戏的适应性、层次性、全面性原则。
(1)适应性原则:即创编的体育游戏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的兴趣。如在与幼儿接触中发现幼儿对奥特曼印象深刻,经常模仿,于是在学习低头弯腰侧身钻的动作时,我就创编了“奥特曼打怪兽之必杀技”的动作,幼儿们进入游戏情境,形象逼真、轻松愉快,收效甚好。
(2)层次性原则:即在创编相同内容的不同情节游戏时,把目标分解为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几个目标,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如为实现中班动作方面的目标:“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我们创编了5个小游戏帮助幼儿逐步练习。通过一组逐渐增加难度的游戏,使幼儿始终保持兴趣,锻炼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动作的能力。
(3)全面性原则:即创编的内容全面性,包括器械练习、单项练习和多项练习的内容。
三、以人为本,实施方法
(1)模拟法。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模仿、创编的游戏方法。如游戏“大雨哗啦啦”,模仿的是自然现象中的大雨,“大雨哗啦啦”喊出来,幼儿听令四散奔跑,锻炼奔跑的能力。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2)结合法。把两个不同的游戏或活动组合成一个游戏的方法。比如 “学做解放军”就把口令练习与大步跳、匍匐前进等动作用解放军训练的情节贯穿进行,这种结合法创编而成的游戏,发展了幼儿基本动作,还促进规则意识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3)变化法。游戏结构的各因素进行变化,更好地习得运动技巧,如游戏“小青蛙跳荷叶”包括预备、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基本动作。这四个基本动作为变化主线,创编出多维度、多情节的游戏。从预备动作“蹲立侧面”—起跳“单脚倾斜跳”—腾空时“触摸物体”—落地时“跨越”,形成了另一套完整的升级版动作,与一定情节、规则等再结合就构成一个新游戏。幼儿在多次变化练习中,提高了动作质量。
四、实践探索,效果反思
(1)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提高。对体育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间活动时,在走廊常会听到一阵“轰隆轰隆”声,一定是大班幼儿在玩“开火车”的游戏,跟着车头钻山洞、过隧道,这种幼儿自主创编、自我组织的游戏充分说明了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喜爱。
(2)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在实践探索中,教师欣喜发现,体育游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运动能力,而且为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体育游戏争取胜利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同伴配合,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联系,使得他们逐渐学会了谦让、协商,提高了交往能力,遵守了游戏规则,让幼儿形成了控制自身行为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应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采用他们喜爱的游戏情节,引导他们鉴别正误,接受正能量。创编游戏前要严格遵循高密度、低强度的生理负荷特点,运用多峰式的游戏结构,符合幼儿生理、心理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