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清 刘建清
【摘 要】为更好地实现口语表达与习作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我在研究分析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地语文实践活動,创造各种衔接,努力实现口语表达与习作的有效衔接与整合。
【关键词】口语表达;习作;衔接;桥梁
为更好地实现口语表达与习作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习作实践活动。习作实践活动,是以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和习作兴趣为基础,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增强口语练习,提高习作水平为核心。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活动,搭建起语文口语表达与习作衔接的桥梁,首先应注意习作实践活动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课内创设情境,增强口语练习,为优秀习作做准备
1.创设情境,提供展示活动过程的平台
(1)扮演体验情境。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习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再现事情的经过。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说的能力和表演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更丰富了个人内心的情感。这样,学生反映在习作中便有话可写,有情可发。如班上有一位学生,在玩耍时发生了意外,需要不少的医疗费,老师便在班上开展了题为“车祸发生之后”的募捐活动。采用“角色表演法”将该生车祸之后家里悲凉的情形展示出来,由于情境感人,学生们踊跃发言,并自发捐款,所以在习作时便显得得心应手。
(2)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习作实践活动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带进习作实践的美妙情境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指导写《我的家乡》播放《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产生写家乡的欲望。写《我的老师》,带领学生深情歌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心头便会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对辛勤园丁的劳动增加理解,笔下老师的形象才会丰满、感人。
2.运用现代媒体,再现活动过程,增强衔接性
在课内习作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再现活动全过程,能增强口语与习作的有效衔接,诱导学生说、写实践活动兴趣。现代媒体具有形象性、重现性和可控性的特点,能将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运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利用媒体再现情境,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吸取营养,积累素材,更有助于克服传统习作训练的单调、枯燥的弊端。如在进行对学校环境的描写习作中,先让学生说说你眼中的学校,再结合CAI课件展示校园风光,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激发说的兴趣,习作的欲望,从而写出内容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
二、课外指导观察,增强口语与习作的衔接性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文字。”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习作目的,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习作素材,触发习作的灵感和激情,将心中的美好事物用自己可爱的小嘴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说与写的衔接。
1.实地观察,口述之后用最快的速度写下来
实地观察能让学生直接获取习作素材,产生习作欲望。在学生实地观察前,应选好观察的地点,观察的事物,拟定出观察的层次。学生边观察,边表达,学生表达时,教师巡视,指导他们如何表达仔细,选择事物的哪些特点作为重点观察,并要求学生边口述边作好记录。由于这时学生已有了习作的材料,习作欲望更强了,有一吐为快之势。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种玩具时,让学生说出你最喜欢什么?你喜欢它的什么?为什么会引起你的注意……表述之后,习作便很简单了。
2.事件观察,口述清楚明了后再写下来
学生中经常发生不同的事情,在事情发生时,及时指导学生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与习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如果学生能经常不懈地观察、记录,存储了一定的习作材料,习作时可以随心所欲了。如我班一位学生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无钱购买学习用具。当同学们知道后,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很快为她准备好了学习用具。在这件事情发生中,我及时指导同学们观察该生的语言、动作、神态、心情和同学们的语言、动作,事后让同学们以《我们的班集体多温暖》进行习作。由于同学们在习作实践活动中注意观察,积累了习作素材,习作兴趣极浓,写出的文章叙事生动、极富真情实感。
3.自主观察,学会说写结合,最后形成文
学生在习作实践活动中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尝到了观察是获取习作素材的甜头,这时应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将自己周围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细心观察,清晰表述,获取习作材料。为此,我们特别安排了一次习作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留心观察,习作时,先表述后再写下来。一周后,我们特地精选了一部分优秀作品开展语文表达实践活动。其中有一名学生用他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描述,再现了他的作品《一件令人深思的事》。同学们听得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像这样的习作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习作实践活动兴趣
部分中下等生在口语及习作活动中缺乏信心。要改变这种心境,就必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地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先说后做,使他们看到习作的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悦;要重视学生在习作活动中平等的激励作用。对长期习作水平低、评价等级低的学生,请同龄人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也可以激发他们的习作信心。学生在习作活动中树立起了信心,也就激发起了他们口语表达与习作的兴趣。
综上所述,要实现“口语表达与习作的有效衔接”,经常开展习作实践活动益处多多,而要在习作实践活动中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就应让学生进入大自然,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带着愉悦的心境发挥感官和心灵的作用,具体去感受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学生在习作实践活动中的口语表达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他们“情动辞发”,进入叶老所述的“语语摹其形”、“语语传其情”、“语语悟其神”的习作境界,习作起来“文思泉涌”,就能做到口语表达与习作表达同步,获得语言思维和习作智能的飞跃,享受习作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杨再隋:《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