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咏莉
于我而言,家,不只是夜归时门窗缝隙间透出的温暖灯光,不只是大年夜合家欢聚时的欢声笑语。家,刻在我心底的还有父母努力前行的背影,言谈话语中传递的思想……这一切给予我的,有待人的友善与温暖,还有做事的努力与坚定。
每次回家我都要带好多东西,全家人的照片、孩子们的作品、妈妈喜欢的茶叶和爱看的杂志、我最心仪的书籍、朋友从天南海北带来的家乡特产……回家的背囊永远都是饱满的、沉重的。
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你每次去看姥姥都要带那么多东西?”我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因为她是我的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妈妈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再多的东西也不足以报答母亲的恩情……”女儿似懂非懂,又好奇地追问:“妈妈,那为什么你不多带点钱,到了姥姥家再买?”我蹲下来,打开背囊,告诉她:“这是咱们家的合影,这是你和哥哥最让妈妈得意的作品,我要把它们带给我的妈妈,告诉她,我也有个幸福的家,我也是个好妈妈;这是我特意留给妈妈的茶叶和杂志,因为我知道这是妈妈的最爱;这是我喜欢的东西,我想和她分享;这是各地的特产,我想让妈妈知道中国有多大、世界有什么……”
其实,小的时候,我也曾经陪着妈妈整理东西,问过妈妈类似的问题。那时,妈妈告诉我,父母爱孩子是天性,没有谁会真的在乎那个物件、那口吃的,能打动父母的,只有那个物件上、那口吃的中所包含的深意——对父母的惦念和感恩。
从妈妈那里,我学会并懂得:爱,从来不是一个词,它蕴含了一系列的内涵,有惦记,有感恩,有体谅,有耐心;而且,爱需要媒介,或借助言语,或借助物品,或借助肢体,或借助活动——把心意寄托在媒介上表达出来。
如今,我向孩子讲述着妈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做着妈妈曾经做过的事,这就是爱的传承。
在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不仅教会我爱的内涵,还让我懂得责任的重要。
妈妈教会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成长在多子女家庭,在后天的学习和观察中,我发现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的人,忆起小时候,最难忘也最不忿的是“公平”问题:爸爸妈妈爱谁多一点,爸爸妈妈给谁多一点机会。成人之后,他们承受的无奈则多为“杀富济贫”的要求:年迈的父母总是希望那些过得相对好的子女,要对那些过得相对不太好的子女更多一些资助,更多一些担待,而且常常将之与“孝敬父母”“兄弟和睦”之间划上等号。
但是,我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就是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很小的时候,我就被告知:父母待我们三个孩子一样好,会给每个人同样的机会,不会因为谁弱就会多拥有一次机会,也不会因为谁强机会就一直属于谁。高考前,妈妈认真地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只有一次高考机会,家里不提供复读的机会。后来我们三人相继考入大学,成为当地的佳话。除了学习,生活中的每件事几乎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周末,我们三人负责洗衣服,姐姐搓洗、哥哥漂净,我则负责晾晒和回收。
妈妈常对我们说:“不论是谁,都要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没有人‘应该对你的生活负责。我希望你们懂得,不要羡慕、嫉妒、恨别人比自己过得好,那是因为人家付出了,而且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我们应该去尊重人家、敬重人家,我们能做的是自己去努力。”妈妈的教育不仅没有影响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反而减轻了我们交往中的心理负担,使我们的相处真实、自然、轻松,生活中处处相互扶持。
妈妈还教会我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但是,在我的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妈妈就跟我说:“孩子出生以后,你们要自己带,让孩子闻着你们的味道长大。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是你们应尽的义务,不能托付给别人。”母亲的这番话让我懂得,为人父母是一项沉重的责任。因此,在孩子出生后,我们夫妻两个一直亲自带孩子、教育孩子,希望我们的言行举止能够影响孩子,让他们在父母的呵护和教诲下健康成长,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
妈妈爱我,却也一直在“逼迫”我:孕吐之时,妈妈“逼”我学习承受孕期的苦,懂得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月子里,“逼”我们夫妻晚上自己照顾孩子,体验养育子女的辛劳和乐趣……看似被“拒绝”,看似被“抛下”,我却深深知道,那也是一种爱,一种更为深沉而有力量的爱。
妈妈一生的智慧,在我心里种下了种子,让我终生受益。妈妈的爱和教诲让我懂得自立自强、对己负责,让我学会责任与担当、尊重与珍爱。如今,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让我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