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6-05-14 12:07李卉
中文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农村

李卉

摘 要: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其子女大多数仍然生活在老家,由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2011 年起,全国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与预防违法犯罪试点工作,将农村留守儿童列为重点青少年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专项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小中见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寻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便为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队伍。双系抚育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境。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承担着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如何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获得和其他儿童均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资源,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7-0211-04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点

从公共管理上看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问题,是它不容回避的实际问题之一,与公共服务项目落到实处密切相关,处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是公共管理的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增强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必然要求决定这个问题必须解决。[1]

1.1教育管理对象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数目多的特殊部分。近期发现,在城市扎根的农民的数目不断变多,随之农村儿童的数量在增加,成为特殊群体。

1.2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区域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是公共管理有待提高一个高度。

1.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组织机构有很多建设缺陷问题。依据乡镇具体状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基层工作较弱,与农村儿童有关的服务站很少,大大限制了孩子们的活动,政府公共管理中供给农村留守儿童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2.深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是在特殊历史阶段和特定的社会环境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影响,虽然很多农民工可以长期在城市居住,他们的子女因户口、上学等原因只能和家里的老人居住,父母和他们的子女不能在一起,而且没有好的办法解决。[2]对孩子们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也是孩子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没有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中没有有效的交流,没有亲情呵护,思想上缺少正确的指引,能够给留守儿童造成很多问题像性格缺陷等。所以,在公共管理上看,他们是特殊的同时也是容易忽略的,为了更好的解决儿童们的问题,公共产品、服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够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利益,能够帮助公共管理者的制度框架上提供解决方法,最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农村留守儿童是“三农”问题范围中的一个,也是数目较多的一个群体,与教育工作和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状况

根据实际调査显示,父母长期在外工作,且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几乎没有沟通,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要求,并占绝大部分的祖辈隔代监护教育又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对爱的渴望,其身心健康,品德方面的发展等出现偏差,学习条件也受到影响。

1.1思想品行方面

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人生支柱和精神脊梁是不容忽略的道德行为问题。通过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意识研究的形成过程表明,年龄小的儿童,从行为到思考意识或从感知运动而到具体的概念还正经历着“缓慢的分化过程”的关键转折期,还未完成,“这个过程依赖着同化转换的作用”,而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则是在这种同化过程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趋势,如打架,打架斗殴,偷窥打爹骂娘,等现象,这是常见的;法学与毒品有关的谋杀和烧伤,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也有报道。据红网论坛报道,2011年1月3日,有一 14岁留守儿童亲手杀害了 4个人,其中1人是其爷爷,其原因是爷爷没有给他上网的钱。令人震惊的谋杀案背后,虽然有很多原因,但与缺乏家庭教育中的道德伦理,法律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有直接的关系。

1.2身心健康方面

在国内很多关于健康的留守儿童文学研究,虽然方法,研究的视角和参考值是不同的,但结论几乎是相同的:健康状况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指标低,令人担心。王利芬(2002)调查,留下的留守儿童中年龄小的比年长的儿童心理问题要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主要存在很多劣势方面,及时交流和易情绪化的问题。由于与父母长期分隔两地,严重缺乏来自家庭的温馨和双亲的呵护,很多留守儿童已经慢慢产生了一些消极心理。

1.3安全防卫方面

在留守儿童安全防卫方面的相关著作和研究文献表明,父母长期的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很多隐性的威胁。基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使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和挑战。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留守儿童由于自己行为没有受到监督而产生失控所导致的安全问题。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它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失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的会毁了你的生活。二是容易遭到别人的侵害。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他们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很差;父母双亲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也使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大大打了折扣。由于家庭成员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监护力度不到位,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最令家长和监护人担心的问题就是其安全。[3]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儿童教育发展过程中,其主要是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关于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2.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自身问题需要重视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管理者首先要意识到这点,这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差,而且往往伴随着倦怠厌学情绪,甚至逃课现象。”是父母的教育水平不高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较低的期望值,导致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只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孩子本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监护人的及时指导和监督,容易导致孩子学习兴趣降低,只为满足普通学校的完成,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很容易导致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产生厌怠情绪,因而陷入恶性循环,这是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的孩子成绩很差的原因。[4]

2.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需要补位

关于家庭教育特别是亲子教育的缺失,这是为什么目前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由于父母亲不在家里很长一段时间,家庭结构不完整和正常家庭结构的稳定被打破,,让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在“家庭情感缺失”的状态。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是青春期的发展重要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育,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其他监护人是无法满足这类家庭照顾和帮助,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生长和心里成长不够健全发展。[5]

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随着整合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已经影响了农村社会的价值观,而此时是孩子形成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正确及时指导,容易导致认知的偏离。而监护人的意识不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照顾不周到特别是心理上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已经面临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状态,监护人虽然不完全替代父母的重要作用,但在生活起居,关心爱护,家庭教育方面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事实上,监护人多数仅仅满足于食品来照顾这些孩子吃住衣行方面例如亲情关爱方面很少涉及,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正当需求和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2.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需要化解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基本现象是看似都在管,实则谁也没管好的尴尬局面,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从家到学校,还是从政府到社区,都开始越来越关注农村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但普遍都缺乏统一正规的机构在管理,导致雷声大雨点小现象。这个现象也提醒大家,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孩子问题是,应该明确好单位牵头的功能,采取科学的管理系统,调动各方力量一起管理。

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虽然一些农村学校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重视,配备生活教师,但大部分都是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兼职,他们日常要负责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对陪伴农村留守儿童的带有义务性质,这导致他们很难充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里需求,此外,他们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焦虑出发,谈不上细致的身心照顾,对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教育采取措施,只能简单停留在多一点关注,多一些讲座,只要你能遵守纪律,不做任何捣蛋的事,基本上都不会再多关注的。[6]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但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也有目前我国体制导致的,既有家庭学校双方的责任,也有农村留守儿童本身问题。具体如下:

3.1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出现偏离

多年来,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虽然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现象,但客观上一个由于差异在不同的地方出生和身份的“自然”,所以,大量的农民工被强行排除在城市以外的居民,他们会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将要承担“高价的借读和生活成本”,这些原因导致他们的孩子被迫回到他们所在地在生活学习。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还比较落后。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工作是提高家庭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根本原因。解决城市农村儿童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最直接的方式背后,但这需要法律制度和经济的支持,目前,许多城市准许释放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但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的承载能力和教育资金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政府面临众多考验。此外,在中国公共政策实施中,往往是意识到的风险,缺乏预防风险的避险机制。

3.2 社会层面支持动力不足

社会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而农村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社会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重要影响。虽然目前社会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仍主要停留在他们的生活条件等基础上的关注,对农村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背后的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阶段,无论教育或生长,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人们长大,作为一个社会人不能脱离社会,人们直接影响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而年轻人的价值观形成阶段,社会环境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3.3 缺少对家庭教育的有效干预

“一个人从出生,以适应社会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家庭环境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一些问题在农村留守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如家庭结构是不完整的等存在各种问题,具体如下:

3.3.1正确判断父母缺席的消极影响

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家庭的影响是双向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一般来说,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的。

3.3.2缺乏对监护人的旧观念的深刻理解

在留守儿童的监护方面,无论是单亲监护、隔代照顾还是其他照顾,存在这监护人教育地位不高,自身素质偏低,留守在农村的孩子的情况,一般都是没有接受学校教育体系,低文化品质,和不知道如何来教育他们的孩子等特质,无论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或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不能彻底满足要求。

3.3.3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性缺乏准确定位

农村留守儿童人口虽然数量不少,但在争取权益方面还不能独立,需要他人做代表,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无法直接从家庭得到帮助,更容易对同学,朋友和其他同龄人寻求帮助,但这个求助过程中,因为阅历浅,和缺乏经验,不能判断对错,容易向不良社会群体靠齐,并误入歧途。在一些无所事事的青年教唆下开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4 学校方面没有履行教育管理全部职能

学校对儿童健康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发展的质量,但是应试教育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思想仍然存在应试教育,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学校缺乏提高质量,培养美德良好的环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味只追求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心里教育质量很难跟得上。有效地衔接好学校和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密切协调好孩子的成长过程,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人格,心理,人际交往等障碍,这都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尽力弥补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的缺失作用。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特殊群体,需要特别考虑专门的教育活动,然而大多数学校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和治疗普通的孩子设置一样的教育课程,对知识教育外如生活和心理方面的缺乏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期。

三、深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并且该人群数量也将继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教管问题,不尽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公共服务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支持。因此, 我们需要从经济发展、政策保障、公共服务、社会参与上入手,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协作,彻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1.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让农民在本地安居就业,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向非留守转化的出路。首先,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其次,政府应从战略上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扶持力度,尤其是偏远山区、落后地区,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的方式直接增加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强度,在宏观规划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目标,通过投入包括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加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教育环境,逐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再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近当地经济快速跨越,改善投资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扶持带动地方经济繁荣稳定增长,推动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打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7]

2.完善公共政策保障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理应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施方案,有效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最基本的生活、教育权益,制定一整套行政有效的公共政策保障制度,从长远战略角度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公共政策保障注重公共政策的长远性。公共政策制定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是确保政策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目的、达到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政策中必须考虑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需要,制定符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际的可行方案,保证政策的社会收益最大化。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对数量关系着参与政策监督的公众数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政策的执行往往能够吸引其家庭成员、社区居民、学校教师的广泛参与,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环境。为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及社会监督的广泛参与,可完善监督制度,把各种政策执行的全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全面监督,杜绝农村留守儿童政策执行中的越轨事件。

3.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刻不容缓,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迫切要求。随着公共质量水平的逐步提升,不断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不同层次的需求。

3.1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满足“生活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滞后于社会发展,而且伴随城乡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在欠发达的地区仍需加强。可以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分布集中的地方,建立起符合当地情况的教育管理制度,如试办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在这里可以选派有经验、素质高的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行为、心理等各方面情况动态跟踪,并及时分析进行一一化解,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教育的需求。

3.2 提供公共安全服务,解决“安全需求”

目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把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安全作为重点内容,净化社会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实现安定有序的新农村和谐环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摸清乡镇、社区应当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逐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管档案,根据其具有的安全隐患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其中要把存有较大安全隐患的作为重点管理对象。

4.提高社会化程度,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营建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环境。在社区、村居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监控体系,纳入新农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留守儿童身边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可以在群团组织主导下,动员辖区内积极因素,如开展青年志愿者助力行动、爱心妈妈春蕾关爱活动等等,让公众有机会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主动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在县域层面,受地域所限,电视仍然是公众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生热点焦点的主要宣传阵地,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宣传的作用,集中宣传时间制作几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节目,或是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及家庭制作教育知识类的专题片,邀请当地知名人士和政府负责人进行讨论,引起社会的共鸣,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及时宣扬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先进事迹先模人物,曝光那些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恶劣行为,达到弘扬正气的效果。

5.完善多位一体的教管模式,增强教育合力

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看,接触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家庭、学校、社区等主体需要在政府部门领导下,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幸福生活舞台,分工合作,协同配合。

5.1 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部门或政府委托的群团组织为核心,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师为主体,广泛吸收那些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并具备一定素质的监护人和志愿者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与部署区域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为本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这种领导体制不同于官僚机构设置,他是以自觉自愿的原则组建起来的,不具备强制力。因此,领导小组在区域规划上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最为有利,在同一乡镇中,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一致,加入领导小组的成员之间较为熟悉,方便工作开展。

5.2 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应当为孩子提供必须生活学习条件,这本身作为一种对孩子关心的表现,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感受。其次,家庭观念应当适应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关键,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摒弃读书无用的狭隘观念,克服急功近利的金钱驱使,鼓励农村留守儿童树立远大理想,支持其接受高等教育,并通过努力学习,拼搏奋斗去实现,严防农村留守儿童伴生学习不如去打工的错误想法。同时父母方面,应给予监护人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让监护人放手管理自己的孩子,并维护监护人的权威,在监护中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效,避免监护人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另外监护人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应常与孩子父母、老师沟通,在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中形成多方共识。

5.3 发挥学校教育管理优势力量

学校是孩子系统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在教育管理农村留守儿童方便担负着其他机构和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学校应当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各方力量中的核心。 多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方面应当摸清学校农村留守的数量和基本情况,采取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方式,详细记录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性格爱好以及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监护人情况,以便开展有效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组织结对帮扶行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交流、心理障碍等问题,组织有爱心的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在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引导所有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构建学校的监护体系。学校应当自觉承担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6.调动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问题,不能忽视了其自身的关键作用,在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如能确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敢于面对挫折困难的勇气,就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反之则只能靠学校、社会等外界对其实施干预。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农村留守儿童参加各种实践,发掘自己的优势,平时增强农村留守儿童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消除孤独无助感,多给农村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归属感。在有些时候,农村留守儿童并非只能作为被同情、被救助、被关照的对象,在开展的针对其他弱势少年儿童群体或特殊儿童群体的活动中,如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流浪儿童等等,也可以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参与到关爱行动中,在这种帮与被帮的角色转换中,学会感恩,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结语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和发展,关系到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在过去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两年中,笔者在走访中,感受到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生活环境的艰难,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的严重缺失,引发了在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一些想法,也在进行了研究尝试后,得到一些结论。从实践上看,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这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方正视问题和积极研究对策,在当前的公共政策体系中,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当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整个社会中普遍存在。从家庭到社会到政府,都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不断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

既然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要积极想办法解决,特别是作为一个公共问题,更多的要从公众角度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各种问题。从公共机构,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来对问题进行初步探索,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问题的几个方向,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各种措施,此外,还应继续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的控制儿童教育管理研究,进一步全面分析“留守”对教育管理积极和消极的表面效应。目前,关于这种特殊的文献研究不是很多的,而且大多停留在现象表明,缺乏参考学习学习的理论,加上我的水平有限,有许多不足之处,较为肤浅,因此,我恳请各位专家、老师们等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孙刚成,闫世笙.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

[2]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6).

[3]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05).

[4]吴永华.服务型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责任和对策[J],魅力中国,2010(17)

[5]李涛.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归因[J].学前教育研究,2006, (2):42.

[6]李培,何朝峰等: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何资桥,黄宁,曹中平.进城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的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

[8]龚维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9(1).

[9]广田康生,马铭译.移民和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李玉文.制度、组织与运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3]王为伟.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以闽侯县农村为例 [D].福建农林大学,2012.

[14]臧亚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为例[D].吉林大学,2012.

[15]王邵斌.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思考[D].云南大学,2012

[16]史玉丁.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一基于渝东南三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2

[17]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http://www.stats.gov.cn/ tgfx/t20110428_402722253.htm

[18]新华网.陈锡文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EB/OL].http://www. xinhuanet. com/zhibo/ 20060222/zhibo.htm.

[19]新华人民网.胡锦涛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EB/OL].http://cpc. people, com. cn/GB/64093 /64094/5446573. html. 2007-03-07.

[20]人民网.义务教育法[EB/OL]. http://edu.people.com.cn/GB/4547065.html

[21]搜狐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EB/OL]. http://learning.sohu.com/ 20070628/ n250817633.shtml.2006-4

[22]搜狐网.农村留守儿童还要守望到何时[EB/OL]. http://news.sohu.com/ s2008/8257/ s255395179/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