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达克·克也哥米别克
摘 要: 进入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人类对于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复杂,图书馆开始向信息化管理发展。笔者简述了当前县地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信息化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7-0020-01
随着当前数字文化的发展,以及电脑计算机的普及,县级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县级图书馆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怎样将传统型图书馆逐步转型为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用当前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去管理图书,让图书事业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是摆在当前图书馆管理员面前的一个必须去面对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找出适应当前图书发展的道路,并付诸于管理。
一、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当前县级图书馆普遍相对较差,政府经费明显不足,政府主要将办学经费用于了城市的硬件建设维护等可量化、见效明显的项目上面,因此对图书馆的建设改造投入相对偏少。政府对图书建设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是当前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也是当前图书馆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外,由于投入资金的不足,图书资源也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绝大部分政府图书馆的馆存资料过于陈旧,图书质量普遍不高,图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图书的利用率也较为低下。
2.图书流失现象普遍。当前几乎每个县级图书馆都存在图书流失现象。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损耗和人为损失两种。自然损耗指纸质图书在流通、储藏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耗,诸如受潮、发霉、阅读时发生的损耗等。也有随着书籍的使用时间的延长,字体出现变浅、变模糊的现象,这些都是书籍使用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正常损耗。人为损耗指图书管理过程中能够避免的一些损耗。如部分图书馆管理松散导致的虫蛀损耗。由于藏书室得不到及时频繁的清理,滋生的害虫、霉菌就会对图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毁。此外就是借阅书籍无法及时收回或丢失造成的损耗。外借书籍无法及时回收的原因有可能是部分学生由于转借、丢失、占有等原因导致,也可能是图书管理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造成图书资源的流失。人为损耗是图书资源损毁最为严重的方面,也是最难杜绝的。一方面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图书资源无法及时补足更新,另一方面是人为、自然耗损造成的图书资源流失,对图书建设造成极大的压力,也成为图书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
3.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图书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前提。然而图书管理工作在政府历来不受重视,图书管理岗位一直被视为闲职,图书管理的各项制度都不够健全,在县级图书馆尤为严重。图书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管理观念较为陈旧、滞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仍以开放阅览为主,缺乏主动和创新意识。制度的不完备容易导致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松散和懈怠,服务态度不积极,致使图书资源浪费严重,资源流通效率极低。此外,由于政府的图书馆是非盈利性质的,又缺乏完善的相关资金的管理章程,使得图书馆的资金周转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也为图书馆的管理带来诸多隐患。
二、加强和改进县级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大图书管理投入。一是加大对图书馆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只有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图书馆基础建设薄弱、硬软件配备落后等问题。只有具备充足的资金, 才能更好地改善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加大对图书馆的资源投入。图书馆要对一些绝版的、有研究价值的书目加以保藏;对于发展较快的专业或学科,应当将相应的理论图书更新速度跟上;对于一些陈旧过时的图书,要注意妥善保存,应将其作为研究该门学科发展史的研究资料 以备不时之需。通过及时更新补足图书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时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对于读者反馈的信息要重视,要集中购买读者需求较多的图书,并做好新书上架和入库的工作,根据读者的需求采集不同类型的图书,以调动读者的积极性。
2.加强对读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图书借阅流通管理过程中,首先要使读者熟悉图书借阅流通的检索技术、方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在进行完整的馆前教育的前提下,提高读者对馆藏资源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认知,要广泛开展爱护图书的宣传活动,通过读者座谈会、报告会、专题讨论会等不同形式,增强读者的社会公德观念,要对不合道德的行为进行评判和辨识,大力倡导文明借阅行为。同时,还要引导读者正确使用“代书板”,采用宣传板的醒目宣传方式,告诫读者不能随意乱放图书,要正确使用“代书板”:进馆时要随手拿“代书板”;取书时要将“代书板”放于相应书架位置;阅读完要将书放归原位并取出“代书板”,从而减少“乱架”现象,实施规范借阅的行为。要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培养读者的检索意识和技能,开展图书上架比赛和找书竞赛等,并给予优秀者以一定的奖励。
3.建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升级借阅流通系统的功能。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建设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下的改革和创新,它可以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在带宽网络全面扩展的条件下,图书馆可以更新设备,提供数字化馆藏资源信息,使读者在网络平台上获得所需的资源信息,从而消解图书借阅量配额的问题。同时,还要从技术层面升级图书馆的借阅流通系统,实现人书的匹配,要将图书进行多元化的分类,要考虑图书的“学科”和“时效”两个因素,增加图书的有效价值。要对读者依照其需求背景进行分类管理,体现出不同读者在图书借阅中的差异性,并建立图书内容与读者之间的关联,在动态的匹配之下,产生图书借阅应有的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然而,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分析研究 相应的 对策,积极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平.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高师学报,2013.
[2]张文娟.读者决策采购(PDA)组织模式多样性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