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2016-05-14 11:09徐瑞辉刁新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

徐瑞辉 刁新平

摘 要 自野猪被驯化以来,养猪就成了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动物医学和养殖业相关技术的发展,使规模化养猪成为可能。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了养猪水平的提升,且对农民增收有巨大帮助。主要介绍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养猪中的应用及应当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养殖技术;规模化养殖;养猪生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118

自从猪被人类驯化以来,养猪就一直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人工自然养殖、散养、规模化养殖等几个阶段。散养是农民作为家庭副业而实现的,在这个阶段,饲养量不多,猪养殖水平不高,出栏率不高,饲养的周期长,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同时,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较低,效益不好,这难以满足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物质的高需求。因此,只有进行规模化养猪,才能提高养殖户的收入,增强养殖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养殖成本,发展养猪市场。

1 规模化养殖技术

随着动物医学、动物营养学、遗传育种学等技术的发展,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可能。从规模上讲,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对养殖规模的划分规定,猪的饲养量低于50头则为散养,超过50头为规模化养殖,但是细分为50~99、100~499、500~999、1 000~2 999、3 000~4 999、

5 000~9 999、>10 000这7种规模。

规模化养殖技术涵盖了猪场硬件建设、生猪杂交和人工授精技术、科学饲养技术、猪场防疫与疫病的监测技术,以及猪场的环境保护技术(主要是粪便处理)5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前4种直接与猪养殖相关的技术及应用。

1.1 猪场硬件建设

良好的猪场硬件设施设计和建设对提高生猪的饲养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猪的疫病有效保障。猪场需要建立标准化猪舍、温度调节设施和通风设施、防疫消毒设施、饲料加工区域及设备、饲喂设施、饮水系统、排污及环保处理设施等,这些设施可以保证猪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以标准化猪舍为例,标准化猪舍需要采用砖混结构,屋顶为圆木结构,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使之有效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考虑到实际需要,母猪舍的跨度建议为10~11 m,保育舍与育肥舍跨度建议为9~10 m,长度在60 m以上,猪舍墙体高度以3.2 m左右为宜[1]。

1.2 生猪杂交和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利用优良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提高生猪的质量。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生猪自然杂交的疾病传播等缺点,还可以提高受胎率。此外,人工授精可以将多头种公猪的精液混合后输入二元母猪,所产的猪的健康情况好、产仔量提高。在精液输入方面,采用母猪深部输精法利于节省精液。

1.3 科学饲养技术

猪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不同的营养、温度等,因此,根据猪的不同大小、不同阶段、不同体质综合考虑,对猪实行分区饲养。通过分区饲养,可以对不同区的猪投加不同的饲料,保证猪在不同阶段、体质条件下均能健康发育,保证猪生猪的整齐度,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率。

母猪分为空怀和后备、怀孕、分娩哺乳3个阶段,而在这3个阶段可以分为弱、中和强三类。针对这3个阶段要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对于处于空怀和后备时期的母猪,应当以保证发情和排卵为目标进行饲养。对于孕期的母猪,要保证受精卵在子宫中不同位置着床、发育、形成胎盘,在此期间,要让母猪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受到高温影响,不用有刺激性的饲料饲养。在分娩前1个月左右,母猪体质量剧增,需要加大饲喂量,保证营养供应。在分娩前1周左右,应减少饲养量,对于体质较差的母猪,可以在分娩前10 d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在分娩后逐渐加大饲养量,以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保证幼崽的哺乳需要。

1.4 猪场防疫与疫病的监测技术

猪场的生猪密度大,容易爆发各种疫病。因此,对猪场定期消毒、对猪定期进行预防免疫和加强免疫。同时,要实时观察猪的健康情况,并定期检测,发现已经患病或者患病可能性较大的猪只,应当注意治疗或者预防。

2 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养猪生产中重要意义

2.1 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规模化养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标准化生产。钟永新认为,标准化的生猪养殖是由猪的引进、饲料供应、药物使用、防疫措施和饲养人员等环节组成,这些环节利于政府管理。因此,猪的规模化养殖利于为社会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猪肉。同时,为问题猪肉的追踪溯源提供了可能[2]。

2.2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规模化养殖具有集约性特征。因此,规模化养殖是将养猪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集合在一起使用,如员工、场地等,这样能够提高对这些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自然也就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在规模化的猪场,有良好的配套设施,有成熟的技术、有经验丰富的饲养人员和动物医疗人员,以上要素的配合,可有效保障猪的健康成长,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提高了猪场对各种风险的抵抗能力[3]。

2.3 抵御“猪周期”

经过学者的研究,我国的猪周期为3~4 a,导致猪周期产生的原因有5点:一是生猪的出栏量不稳定;二是我国的规模化养殖程度偏低;三是疫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四是猪的生长周期较长;五是价格的波动导致养殖户亏本而减少养猪量甚至不养。整体而言,我国的规模化养殖程度偏低,这导致了生猪的出栏量不稳定、疫病不易控制。规模化养殖程度越高,生猪的出栏量就越稳定、疫病就越少,反映到市场上,生猪的价格就比较稳定,从而有效抵御了猪周期,延长猪周期。

2.4 利于环境保护

传统的散户养殖,通常兼顾了自用和出售两个目的,这也导致养殖户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进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同时,散户养殖大多是农户在村里养,这导致村里有恶臭,降低了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4]。规模化的养猪场离居住地较远,同时需要配套专门的环境保护设施用于处理以粪便为主的废水。这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了猪场的污染源,利于猪的养殖和防疫工作。

3 结语

我国在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养猪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客观上推动了养猪业的发展。但我国的规模化养殖程度还不高。政府可以引导农户的散户养殖向小规模养殖发展,小规模养殖向大规模养殖发展。此外,给予一定的猪场硬件设施的修建给予一定的补助进行引导。猪周期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信息的缺失导致,因此,设立养猪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参与,使养殖户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得以消除,从而利于养殖户调整自己的养殖规模。

参考文献

[1]濮存全.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6(9):24-30.

[2]钟永新.环保型畜牧产业开发与示范优化技术探析[J].广西农学报,2013,28(6):48-51.

[3]范春国,董国忠,肖驰,等.PIC配套系种猪引进、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研究报告[J].养猪,2003(5):16-17.

[4]何如海,江激宇,张士云,等.规模化养殖下的污染清洁处理技术采纳意愿研究--基于安徽省3市奶牛养殖场的调研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7-5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
广西钦州钦南区稻田鱼虾套养基地技术小结和发展思考
肉牛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效果
草鱼高产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
白山羊养殖技术指导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