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陆德祥
摘 要:海蜇是南通地区传统的海产品,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求量一直较大。随着捕捞量的下降,发展海蜇的人工养殖成为必然趋势。南通地区滩涂资源丰富,为发展海蜇养殖提供了必要条件。南通海区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底质等水文因素,能够满足海蜇生长的要求。本地区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在借鉴外地区成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池塘、港塭、大棚、围网等多种形式的海蜇养殖,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增加海蜇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
关键词: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3.21+3
海蜇是对大型水母的习惯称呼,特别是指可食用的水母类。我国沿海常见的食用水母共有5种,除了海蜇属的海蜇和黄斑海蜇以外,还有口冠水母属的口冠水母、叶腕水母属的叶腕水母和拟叶腕水母属的拟叶腕水母等3个种类[1]。国内也有对其它种类的大型水母开发利用其食用价值的研究[2-3],国外也有一些种类的大型水母可加工食用[4]。但海蜇因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口感好等优点,一直是重要的食用水母,也是传统的重要捕捞对象。在中国食用水母类总产量中,海蜇产量占80%以上[5]。
海蜇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蛰属,本文涉及的海蜇都是指海蜇属海蜇。海蜇的食用价值高,营养丰富,组成合理,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高。每百克海蜇含水分65 g左右、蛋白质6~12 g、脂肪0.1~0.5 g、碳水化合物4 g左右、热量276 kJ、钙182 mg、碘132 pg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6]。另外,海蜇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海蜇的伞部和口腕部均含有18 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海蜇口腕部、海蜇伞部氨基酸总量的26.62% 、26.6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分别是0.36、0.36[7]。可以看出蛋白质营养全面、氨基酸组成合理,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主要呈味的谷氨酸、甘氨酸等分别在口腕部、伞部中含量最高,使其口感出众。
1 养殖前景分析
海蜇是传统的重要的海产品,市场需求量大。20世纪90年代之前,产量主要来自捕捞生产。与其他海产品一样,捕捞量也经过了由少到多,到达顶峰后逐步衰退的过程。根据渔业统计资料,1980年中国的海蜇统计产量仅有0.9万 t,其后产量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至1998年产量达历史最高,为43万t以上[8]。其后至现在为止,产量基本呈现逐年持续下降的趋势。所以,发展海蜇养殖是市场和自然资源增殖的需要。
我国海蜇养殖及捕捞总产量年均近30万 t[9],捕捞产量大体上呈下降趋势,而养殖产量逐步上升,但在海蜇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仍偏少,尚不足20%[9]。海水渔业生产发展到现在,海水养殖总量已经超过捕捞产量,随着自然资源量的衰减,养殖越来越被重视,两者之间差距还会逐步扩大,很多养殖种类产量已远超捕捞量,所以海蜇养殖上升空间很大。为了生态的恢复、平衡以及保护,国家会加大海水捕捞限制的力度,而在发展人工养殖方面会提供更多的技术、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倾斜和扶持,这些也为发展海蜇养殖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海蜇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养殖风险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南通地区更具备温度高优势,相比较北方地区可以一年养殖三茬,产量可以提升1/3多。2004年山东东营河口大北养殖区养殖,平均单产海蜇6 750 kg/hm2,产值在60 000元/hm2以上,效益在37 500元/hm2以上[5]。随着海蜇的市场行情看好,价格一路上涨,养殖效益会进一步凸显。
2 南通海区特点
南通海区属于南黄海区域,长江入海口北侧,海岸带面积13 240 km2,约为全市陆地面积的15倍[10]。海产资源丰富,是南通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4年南通市实现渔业产值147.8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3.4%,全市生产总值的2.6%。渔业生产一直得到当地政府比较大的重视,有很多的鼓励、扶持政策,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越,这些都为发展海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1 水文条件
海蜇为我国食用水母的主体,中国沿岸分布极为广泛,从渤海到南海的沿岸水域均有分布[11],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海蜇幼体主要发生于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东、黄、渤海沿岸各较大江河的河口区,均是幼蜇繁殖生长的场所。南通海区地处长江口,有丰富的海蜇分布。
2005年对南通市近岸海域水质pH、盐度、水温监测研究,水质各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pH呈弱碱性(7.95~8.12);盐度、水温相对正常,量值范围分别是20.69‰~27.99‰、3.0~32.3 ℃;浊度范围在219‰~600‰之间[12]。海蜇最适pH为7.8~8.5,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2 ℃,最适水温为18~24 ℃,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2‰~36‰,最适盐度为18‰~28‰,喜栖息在光照强度2 500 lx以下的弱光环境[13]。南通海区具备海蜇生长的基本水文条件。
2.2 滩涂资源
南通全市海岸线206 km,其中潮上带面积近2万hm2,潮间带18万hm2,潮下带(-15 m等深线内浅海)26.7万hm2。沿海除30 km岸线为侵蚀型岸段外,其余176 km均是淤涨型的淤泥质海岸,平均每年以25~30 km的速度向外延伸,每年淤涨的滩涂面积约467 hm2[14]。南通滩涂资源很丰富,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多种形式的海蜇养殖。在潮上带、潮间带可以开展池塘养殖等方式,潮下带可以拦网养殖。
3 养殖方式
海蜇是南通传统的海产品,原有产量来自于捕捞,野生资源受制于气候条件、海洋水文因素等的影响,产量不稳定,而且捕捞量逐年呈下降趋势,而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逐步扩大,价格一路走高,从而发展海蜇增养殖是必然的趋势。在前期工作的充分准备下,南通在2013年春季进行海蜇育苗,当年就投苗试养获得成功,其后多家公司尝试海蜇养殖。
考虑南通地区的滩涂特点,借鉴外地区的海蜇养殖模式,以及其他海产品的养殖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方法的养殖实践。
3.1 池塘养殖
在潮上带以及潮间带地区,可以挖池塘蓄水养殖。池塘面积在2 hm2以上,大水面水质比较稳定。池深控制在1.5~2 m,池底平坦,底质泥底或泥沙质底,南通地区符合要求。海水水源优质,方便换水。附近具备淡水水源,可以在高温季节盐度偏高时调节盐度。池塘进水前进行清塘和消毒,清除掉大型的砾石、石块等,防止造成海蜇撞击受伤,用30~50 mg/L的漂白粉或1 500~2 250 kg/hm2的生石灰消毒。进水利用40~60目筛绢网过滤。海蜇营浮游生活,遇风易被吹向池边聚集,导致抢滩死亡,故应在池塘四周0.5 m水深处设置高出水面30 cm网带(网孔10目即可)。
苗种投放密度与池塘位置、换水量、投饵量以及管理水平等有关。一般养殖潮区偏低,日换水量达10%以上的池塘,密度可以在7 500头/hm2。如饵料充足,管理水平高,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如养殖潮区偏高,每半月换水量仅50%的池塘,养殖密度应控制在1 500头/hm2左右。
海蜇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和一些动物的卵粒等作为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海蜇对食物的种类选择性较弱,但对食物大小有要求,以1 mm以下的食物为主。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机肥和无机肥肥水或者接种小球藻、轮虫、卤虫等浮游生物的方式培养生物饵料,海蜇利用池塘以及换水带进来的饵料作为食物,养殖期间可不投放人工饵料,节约养殖成本。也可以建有配套的饵料生物培养池,培育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生物饵料培养池根据条件约为海蜇养成池面积的5%~10%,因饵料充足,可适当提高苗种放养密度,从而在海蜇个体规格、群体产量和养殖容量等方面得到提高。李晓东等[14]研究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对海蜇存活率以及生长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其生长率与试验饵料的种类关系不大,而与投喂密度有关。所以饵料池主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浮游动物供应,而品种选择可以根据来源方便、养殖难易、养殖密度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考虑。现在也有制成3 mm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池塘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30~40 cm左右,水色长期保持在茶褐色、褐绿色或黄绿色。透明度过小,控制施肥,加大换水;过大,加大施肥量,保证海蜇生长充足的饵料需求。
池塘肥水,以及自然海区的污染,可能导致养殖池塘的富营养化,池水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堆积,特别换水量小的池塘会尤其严重,从而影响海蜇生长,导致海蜇存活率下降。淤泥较多,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海区,可以利用人工培养的或市售的有益菌如光合细菌等来改善底质,同时提高换水量,停止施肥。
南通地区温度适宜养殖三茬,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暂养技术来提高存活率、延长生长周期以及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可在池塘中央或背风向阳一角,按池塘面积3%~5%的大小,用60目筛绢设置海蜇暂养池。5月份左右就可以进行头茬养殖。先将海蜇苗暂养,10 d后再拆网放至池塘养殖。一般海蜇生长到45 d,伞径达20 cm时,二茬海蜇苗围网暂养。海蜇生长到60 d,伞径达30 cm时,可以捕捞,此时可将二茬苗种网箱拆除,进行大面积养殖。依此模式,三茬养殖也是如此操作[15]。
海蜇放苗可以分为一次放足,也可以分批放苗,轮放轮捕。春天水温回升至16 ℃以上时第一批投苗,控制在总苗量的1/3左右。养殖20 d后,海蜇伞径达15 cm左右,投放第二批苗,同样是总苗量的1/3。再养殖20 d,投放余下的总苗量1/3的第三批苗。第三批苗投放一个月后,第一批苗达商品规格可以起捕上市[16]。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养殖设施,节约了时间,提高养殖效益,甚至可以进行第四茬的养殖。
3.2 港塭养殖
港塭是由人工在海湾中筑坝或拦网形成。港塭养殖主要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包括海湾、水质、天然饵料等,因势利导,形成一个适合人工养殖的设施。养殖过程有与池塘养殖相类似的地方。放水进苗前可以进行清底、消毒等,海水用筛绢网过滤。港塭水深要求1.5 m以上,底质泥质或泥沙质底,底部稍平坦。养殖过程中不投喂人工饵料,通过大换水,主要利用港塭天然生产力进行生产,放养密度不要超过4 500只/hm2。每天换水量大,可达30%左右,水质能得到保证。港塭养殖的关键因素天然饵料,港塭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组成和数量及其生产力决定了海蜇的放养量和产量的高低。选择港塭进行海蜇养殖,除了港湾、水文条件、底质等硬件条件外,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必须进行调查,从而决定有没有开展海蜇养殖的价值以及海蜇投放量的大小,以及经济效益大小的核算。
3.3 围网养殖
围网选择潮下带区域,大潮最高水位不超过7 m,大潮最低潮时最浅处应在0.5 m以上,防止海蜇搁浅。面积至少在10 hm2以上,面积较大,可以避免海蜇触网。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利于海蜇安全以及便于围网。养殖季节风浪要小。南通海区能够满足要求。围网养殖水质很稳定,但围网养殖的食物来源只能是天然饵料,所以围网养殖类似港塭养殖,必须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组成和数量及其生产力进行调查,从而决定养殖的可行性以及养殖密度。一般海区养殖密度同样不要超过4 500只/hm2。
3.4 大棚养殖
南通养殖户很早就开展大棚养殖水产品的实践,主要有河蟹育苗、南美白对虾养殖等,但海蜇养殖的大棚面积要求较大,宽度要达30 m左右,长度依地势,一般不少于100 m,面积达1 hm2左右。面积过小影响海蜇存活以及生长,面积过大则不易管理和调控。水深1.5 m。水质通过换水以及人工增氧来控制,增氧只能设置小型增氧机,通过铺设细管和气石来进行水体增氧,不能使用叶片式等增压机,防止对海蜇造成伤害。饵料可以使用配合饲料,辅以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大棚养殖人工可控性强,养殖密度可以达到50 000只/hm2。水色以茶色、茶褐色为好。大棚保温性好,可以及早放苗,延长养殖周期。
4 结语
海蜇是南通地区很重要的海产品,加工的海蜇头、海蜇皮因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一直是当地老百姓喜爱的食材,另外也逐渐成为南通地方特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符号产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捕捞量的萎缩,通过发展海蜇的人工养殖来提高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南通地区海蜇的人工养殖引进的较晚,有许多基础知识需要研究和完善。外地区的养殖模式和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但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另外其他海产品的养殖方式、养殖管理,也可以部分应用到海蜇养殖上,甚至养殖设施也可以被海蜇养殖利用或加以改造利用。通过借鉴外来的海蜇养殖方法和本地的其他水产品的养殖方式、养殖技术,开创出适合本地区的海蜇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1]
洪惠馨.水母和海蜇[J].生物学通报,2002,37(2):13-16
[2] 戴泉水,卢振彬,叶孙忠,等.福建海区海蜇渔业资源状况及其渔业生物学[J].福建水产,2004(2):1-8
[3] 彭永章,王惠瑛.霞水母资源亟待开发研究一一浅论渔船捕捞与机械加工霞水母一体化技术的开发[J].中国渔业经济,2007(2):43-45
[4] 吴宝铃.印度尼西亚的海蜇渔业[J].海洋渔业,1985(3):140
[5] 王树海,任方旭,孟卫芳,等.滨海海蜇生态养殖技术[J].北京水产,2008(4):45-47
[6] 张岩岩,王淼, 杨辉,等.池塘海蜇养殖高产试验[J].河北渔业,2009(8):27-28
[7] 李妍妍,杨晓红,杨春.海蜇和沙蜇的氨基酸分析[J].河北渔业,2004(5):10-11
[8]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中国海域两种大型食用水母利用状况分析及沙海蜇资源量评估[J].海洋渔业,2014,36(3):202-207
[9] 游奎,迟旭朋,马彩华,等.我国海蜇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2,30(5):108-111
[10] 陈洪全,唐莹.滩涂开发驱动力及对策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5):6-10
[11] 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农牧渔业部东海区渔业指挥部.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83-594
[12] 简慧兰,陶建军,张健夫,等.南通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J].海洋渔业,2012,28(4):342-345
[13] 孙振兴,张明青.海蜇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24(3):493-494
[14] 李晓东,刘铁钢,张长新,等.几种生物饵料对海蜇幼蜇生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3,22(3):4-6
[15] 张锡佳,刘相全.从产量到质量——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369-372
[16] 谢忠明.海蜇增养殖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