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6-05-14 08:08徐建刚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历史知识古代文学初中语文

徐建刚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代文学;历史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101—01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占了很大的比例。传统教学一般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古文,背诵翻译。致使教与学陷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害怕古文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也无法体会到优秀的古代文学的魅力,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素质教育的提升。在当前互联网发达,教学硬件水平很高的条件下,教师要创新古代文学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推动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了解古文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达到知识与能力和情感的统一。除了传统教学方法之外,在教学中有如下几点体会,分享给各位同仁。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的与过程,体现教与学的平等

教师要首先弄清古文作者的生平,社会背景。其次,对古文要在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指导思想,站在学的角度上设计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古代文学的探索与学习当中,提高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国文水平。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使用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比如学习《杨修之死》时,利用课外时间提前观看《三国演义》杨修之死那一集电视剧,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带着知晓故事情节学习杨修之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尤其对杨修与曹操人物性格、以及杨修之死的原因分析上,各抒己见,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进而补充讲述三绝说:“诸葛亮的智绝、关云长的义绝、曹操的奸绝。”激起学生对《三国演义》阅读的强烈兴趣。最后对罗贯中和《三国演义》做了介绍,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收集。在故事会活动中让每个学生讲述一个三国故事。既拓展了课堂,了解了历史,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古代文学教学与历史知识相结合

古代文学与作者都跟历史紧密联系。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历史与古代文学的紧密结合。比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在了解司马迁的基础上与历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挂钩。让学生先复习历史知识,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课文《陈涉世家》,学习语文与历史知识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既不费力,又理解较为深刻,既提高了学习古文的兴趣,又强化了历史知识,何乐而不为?又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要知道白骨精的由来,必须了解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构的知识。知晓妖魔鬼怪就是特务的化身,他们都从皇帝那里来,祸害百姓,不受法律的约束,白骨精就是特务的不同变化,让人们防不胜防。通过妖魔鬼怪与特务的挂钩,明白《西游记》就是明朝的现实,只是作者不能明写现实,借妖魔鬼怪反映明朝的现实。然后总结唐僧、悟空、沙僧、八戒的人物性格,学生都能基本总结出来。达到了历史与古代文学的结合,既学习了知识,又了解了历史,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多阅读,拓展延伸

古代文学文章浩如烟海,要学完每一篇古文,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感情的能力。可以结合古代文学的具体内容展开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学习能力。比如,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充实读物,引导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在班级专题故事会上进行故事演讲,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既锻炼学生的语言演说能力,又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又拓展了课外阅读,达到了语文教学所要求的目的。

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瑰宝。加强古代文学的教学,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创新模式,树立新的理念,来推动国文的发展。

由于水平有限,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难免有弄斧之嫌。敬请各位同仁雅正,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历史知识古代文学初中语文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几点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