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林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只有读懂教材,才能挖掘教材的内涵。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的活动中,我准备执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当打开教材时,教材只呈现了一幅统计图。于是我开始思考:如果直接进行情境导入,传授新知,半节课时间,课程就有可能结束。但效果怎样,不得而知。经过反复磨课,我重新设计复习导入这个环节,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以及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接着开始探索新知,让学生提出一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提出一些与百分数有关的问题,加强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地挖掘教材内容,促进知识的迁移,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和类比的思想。教学效果显著。下面我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为例,谈谈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师: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28= 0.85= 1.8=
1/4= 2/5= 7/10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1:0.28=28% 0.85=85%1.8=180%
把小数扩大100倍作百分号前面的数,就可以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生2:1/4=25% 2/5=40%1/10=7070
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如果分数的分母是100的因数,可以把分数的分母扩大若干倍,把分数的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然后把分母是100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设计意图】首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内容,为新知教学做准备,为知识的迁移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
师:这幅情境图呈现的是一幅统计图。请学生说说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
生:统计图中横轴表示姓名,分别是王红、李芳、林小刚;纵轴表示路程/千米,每一格表示1千米。
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生:①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②王红跑的路程是李芳的几分之几?
③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
师:这些问题你是如何解答的?说说你的想法。把什么看作单位“1”?分别用一句话把这些问题换成含有数字的语句说出来。然后列式解答。
生: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是5的几分之几?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4÷5=4/5
答: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4/5。
师:王红跑的路程是李芳的几分之几?
生:把李芳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就是求“5是4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是“标准量”,另一个是“比较量”。5÷4=5/4
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李芳的5/4。
师: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
生:把林小刚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就是求“5是7的几分之几?”5÷7=5/7
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5/7。
2.根据统计图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吗?
生:①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②王红跑的路程是李芳的百分之几?
③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
师:这些问题你是如何解答的?说说你的想法。把什么看作单位“1”。分别用一句话把这些问题换成含有数字的语句说出来。然后列式解答。
师: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生: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就是求“4是5的百分之几?”
4÷5=4/5=0.8=80%
答: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80%。
师:王红跑的路程是李芳的百分之几?
生:把李芳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就是求“5是4的百分之几?”
5÷4=5/4=1.25=125%
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李芳的125%。
师:③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
生:把林小刚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就是求“5是7的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是“标准量”,另一个是“比较量”。即林小刚跑的路程是“标准量”,王红跑的路程是“比较量”。5÷7=5/7≈0.714=71.4%
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71.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们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通过类推、迁移旧知,思考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三、巩固运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师: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把什么看作单位“1”?
生:题中的条件是“六年级有学生150人,其中30人是学校的环保志愿者”。
问题:环保志愿者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把六年级学生150人看作单位“1”。
列式解答:30÷150=0.2=20%
答:环保志愿者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20%。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
1244÷9040≈0.138=13.8%
答:我国鸟类种数约占全世界的13.8%。
【设计意图】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中,学生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进行转化,体现迁移思想和转化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反思】
1.读懂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
首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进一步巩固学过的内容,为新知教学做准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为了统计与比较的方便,人们经常用百分数表示调查与统计的结果。注意把百分数的学习置于统计活动的背景之中。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统计数据求出相关的百分数,利用这些图表--中的百分数,进行比较和判断,进一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决策。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深刻体会百分数的应用价值,增强数据分析观念。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借助图形直观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体现分数、百分数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住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巩固解题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类推、迁移旧知,思考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设情境时,呈现学校田径队三名队员在一周中参加长跑训练所跑路程的统计图。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问题,数形结合,把百分数的学习与统计有机结合。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中,学生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进行转化,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体现迁移思想和转化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将待解决来,转化为较容易解决的分数问题,最终使百分数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能力,发展良好的数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