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该文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二句。《语文》教材注释为:“下”为“视”的状语,“下视”指从车上往下看,“轼”作为名词,作动词“登”的宾语,“登轼”指登立于车前轼木之上。翻译为:(曹刿)从车上往下看了看(齐师的)战车驶过后留下的车辙痕迹,又登上车前扶手的横木,眺望齐师军队的情况。我们认为,原文的句读应该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理由如下:
第一,《吕氏春秋·忠廉》:吴王曰:“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有人认为,这里吴王说要离连拔剑举臂、上车登轼这样容易简单的事也做不了,极言要离的无能。其中的“登”有凭义,“登轼”即是“凭轼”。我们认为前言“拔剑则不能举臂”,是说要离拔出剑来却不能将持剑的手臂举起;后言“上车则不能登轼”,是说要离爬上战车却不能登于“轼木之上”,这些在吴王看来还不是很难的事情,要离却做不到,还谈什么“杀王子庆忌”的事。
第二,“登”据《广韵》乃“都滕切,平,登韵,端”。《汉语大词典》在“登”条目下共有23个义项。我们没有找到“凭”义项。《辞源》注释该条,第二个义项为:“升,自下而上”,例证是《左传·隐十年》:“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我们收集《左传》中含有“登”用法共65条,其中,可以作为“登”的宾语的“台”最多(7条),其次是“登陴”(3条)、“登城”(3条),此外还有登(巫山、昆吾之墟等),有时,带上介词“於”再带宾语,如:“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公不射,古之制也。”在众多的用法之中,“登”所支配的对象,多为具体的事物名词。在这些搭配使用中,“登”的意思都是“升,自下而上”。
第三,能否“登轼”?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轼”。《周礼·考工记·舆人》记载,古代马车的车厢,形为半筐,前面和两旁有木板作为屏蔽,后面有口供人上下车。车厢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占车厢深度的三分之一,围住这部分的前面和两旁的木板上,镶嵌有木条,这就是“轼”。后面部分占整个车厢深度的三分之二,它的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人的身体,称为“车奇”。“车奇”上镶有横木,叫做“较”。“较”相对较高,“轼”相对较低。(参看戴震《考工记图》,商务印书馆,1995年11月)。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车前三分坠之一皆可谓之式(轼),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而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手者,皆通谓之式……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周礼·考工记·舆人》关于古代车马的介绍以及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对于古代“式(轼)”的介绍,可以相信,《曹刿论战》中,为了清晰地观察齐军旗帜的情况,完全会采取“登轼”的做法。
第四,我们收集了《春秋左氏传》中跟“下”有关的用法,共有253条,“下”可用作名词(含方位名词):如“上下、天下……”等;可用为形容词作定语,如“下臣、下位、下军”等;有时则是两个形容词并列(有指称用法),如:“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有时是用作动词,带宾语(也有不带宾语的),如“將求於人,則先下之,禮之善物也。”在所收集的条目中,作动词用法的共有35条,约占13.9%。也有作状语的用法,如“下拜”共出现5次。有“视下”,但未见有“下视”的搭配。根据共现的频率,我们认为“下视其辙”,应该断为“下,视其辙”,因为,前文中有交代,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如何才能做到“深谋远虑”?这离不开对敌军情况的“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当时,要通过细心观察敌军车辙是否凌乱,作为断定敌军是溃不成军的逃窜还是假装撤退诱敌深入的依据,由此决定是击鼓进军还是鸣金收兵。要对敌军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恐怕非得从车上下去,对齐军的车辙作一番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可,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从车上下去,这样更符合当时的情形。有了“下,视其辙”,后面肯定要上车,站在车上向远方的敌人眺望,这还不够,因为,目力所及毕竟有限,为了将战场上的情形看得更仔细,曹刿“登轼”远望,这与前文的“下,视其辙”目的一样,都是不放过战场上的任何蛛丝马迹,以作为对形势正确估计依据,而且可以与前文形成呼应之势。曹刿是一个不同于“肉食者”的人,他之所以“战则请从”,为鲁庄公出谋划策,自有他超人之处,这一超人之处,我们认为,就是他的非凡的洞察力。
罗琪翔,中学生,现居武汉。